但该组织表示,中国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可能使出口增长的放慢程度不会如人们广泛预期的那么大”。
十多年前,澳大利亚为自己历史上最大的繁荣,以及一系列财政预算盈余而沾沾自喜。
鉴于外汇储备的累积速度如此之快,中国经常账户一直存在巨额盈余,也就不让人吃惊了。
俄罗斯很多年一直是储蓄过剩,但是,它的经济也是受到了资本外流和存款减少的打击。
但同样,靠把盈余限制在GDP的一定比例上来对抗这点似乎毫无道理。
然而,汇率低估对中国盈余状况有多大影响,则不那么清晰。
但是爱尔兰和西班牙却根本不是这回事情,危机发生之前,这两个国家的债务水平很低,预算盈余。
马丁谈到了中国该如何应对其不断膨胀的贸易顺差的问题,但没有提到世界其它地区该如何回应。
结果就造成,必须有巨额贸易顺差,以便消化大规模投资造成的制造业产能过剩。
通常而言,只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小国或主要石油出口国才会积累如此大规模的经常账户盈余。
两者进入经济下行时较少受到私营部门债务负担的拖累,并拥有巨额的经常账户盈余(见左表)。
这些经济体大都是出口导向模式,因此,更高的增长意味着有外汇大量节余来增加货币供应量。
如果发展迅猛,愚蠢的政策还可以容忍,因为盈余依然会增长。
德国公司自从2004年至今一直是现金盈余,那年利润上涨,成为了国家收入的一部分,而实际工人工资没有上涨。
经济衰退迅速打击了拥有大量贸易顺差或逆差的国家,同样,德国也对此深表震惊。
“一旦德国的贸易盈余不复存在,该国将会陷入严重衰退,”希腊著名的经济学家雅尼斯•瓦鲁法克斯说。
但这同样是财政状况抵消私人部门储蓄盈余激增的结果。
在公平持正的经济学家看来,贸易顺差对全球和谐的危害不亚于相应的逆差。
但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中国囤积大宗商品的行动告一段落,贸易盈余很可能再次膨胀。
这一低百分比使得处于上升趋势的投资和贸易顺差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主动力。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帮助世界消化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更大出超。
日本和德国这两个长期维持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家便很好体现了这一点。
对于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来说,这简直是小菜一碟,因为它们与美国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手中持有大量美元储备。
历史上决定削减巨大而且持续激增的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的经历如何?
现在,有巨额盈余的政府纷纷成立基金,以确保这些财富以盈利及专业的方式得到投资。
证据似乎表明,外国的盈余是结构性的,或者至少是相当持久的。
此外,在经济氛围如此悲观之时,西方国家也不太可能出现足以抵消亚洲盈余的投资热潮。
如果大幅削减财政赤字,其余经济部门的盈余必须也跟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