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唯一你能够严肃认真地读些东西的方法,不管它是柏拉图的著作,还是德里达对柏拉图。
德里达后期思想有一个伦理学转向,绝境的概念就是在伦理与哲学双重语境中来讨论的主题。
德里达恰恰在这一点上与胡塞尔发生根本冲突。
法国哲人雅克·德里达(译注:JacquesDerrida,法国著名解构主义哲学家)将写小说类比成编软件程序,一个运行在以你的大脑作为硬件的程序。
而德里达却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接著德里达等人更提出「文本主体性」的观点,也就更加凸显并宣示了后现代翻译美学的精神。
正如上周的各条讣告所记载的,德里达是“解构主义”之父。
本文从语言这一角度出发,运用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分析男性中心话语中的女性话语。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很熟悉对在场的批判,尤其是雅克•德里达所表述的。
(并且要记住,如果你先读柏图的话,你在读德里达对柏拉图的时候就会得到更多)。
哈贝马斯与德里达的理论之争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的重要内容。
德希达与哈伯玛斯皆肯定启蒙时期世界公民权与世界公民观的正确性。
对杜威的这一发现与我和德里达的最初的邂逅(这,我要感谢乔纳森·阿拉克[JonathanArac],我在普林斯顿的同事)是同时发生的。
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在舒尔茨的小说中,(按德里达说的,)“那书”总是已然丢失。
国内现在出版的现代西方哲学书里,基本上都收入介绍了德里达的解构思想。
如果你想知道解构为何物,那可就难了,因为德里达自然舍弃了这种“实在论的”定义。
德里达和齐佩利乌斯。1987。一个完全可解的非对称神经网络模型。欧洲物理学通讯4(2):167–173。
象德里达这样一度掩盖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面目的思想家,也愤然驳斥福山观点。
从“继续生存”说开去——德里达翻译思想中原文和译文关系初探
德里达的解构与西方现代宗教社会学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