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司马懿如此难杀?曹操布局失误,不仅保其平安,还拱手让皇位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5-11 05:11:16

司马懿,西晋的奠基人,三分天下的最大赢家。

世人将司马懿与曹操并称,认为他简直就是“奸诈”一词的代言人。但曹操平定北方,在三国中实力最强,差点就一统天下。在这样的雄主手下做事,显然仅凭一点奸诈是远远不够的。

在追随曹操的过程中,司马懿有三次险些丢掉性命。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应当是在曹丕曹植的立嗣之争中,在杀掉杨修等人后,曹操完全可以找一个借口轻而易举地将司马懿杀掉。

但最终司马懿躲过一劫。

除了司马懿的隐忍低调之外,这还和曹操的布局失误不无关系。

当时司马懿所属的汝颍集团已呈独大之势,最初跟随曹操的谯沛集团已经日渐势微难以与之抗衡。也就是说曹魏篡汉离不开汝颍集团的支持,杀司马懿相当于自断根基。在这场平衡的权游中,老曹家彻底输了。

但这种困局并非无解。在东吴,同样存在随孙策入江东的淮泗集团以及本地的江东大族两股势力。但孙权能够让两股势力保持平衡,通过两宫之争,重新重用淮泗集团,并成功除去陆逊等一批江东大族的代表人物,维持了朝局稳定,让东吴得以成为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得以上位,是因为他活得久,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可如果让司马懿做孙权手下,他还有机会夺取大权吗?

司马懿

立嗣之争一度让司马懿离死亡很近

司马懿一生至少三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被迫出山。时任司空的曹操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就派了人去征召他,被司马懿托病拒绝了。后来曹操成了丞相,大权在握,再一次征召司马懿做官。他对派去征召的人说:“如果他(司马懿)再找借口推托,就直接将他抓起来。”眼看一场无妄之灾都到了门口,司马懿迅速改变主意同意出仕。

第二次是献“得陇望蜀”之计遭猜忌。公元215年,曹操讨伐张鲁。在占领汉中后,司马懿力劝曹操趁着刘备在益州立足未稳,乘虚而入占领益州。显然司马懿想诱骗曹操进入蜀地的泥坑,从而阻碍其称王甚至称帝的过程。曹操没有跳入这个坑,并对司马懿等人说:“人苦于不满足,既然得了陇右地区,还想着要获取蜀地吗?!”当看到曹操开始猜忌时,司马懿赶紧掉头,带头劝曹操登基称帝。

第三次是立嗣之争,绝对是司马懿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在曹操去世之前,围绕曹丕曹植谁应当继承魏王之位的问题,曾有一场激烈的立嗣之争。

时间一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他们各自结为党羽,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曹植因为文采出众为曹操所赏识,在这场争夺战中渐占优势,有几次机会能当上世子。但因为曹植行为任性,平时不注意节制自己,而且还醉酒擅闯司马门,终为曹操所不悦,与王位失之交臂。

其实细细品味,立嗣之争绝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曹丕就被委以重用,而曹植只授爵位不任职。随后曹植不拒绝不负责,被众人推着和曹丕夺嫡。

仔细看看夺嫡之争受害者,似乎可以发现他们有着某种相同的背景:崔琰、毛玠、杨修、丁仪兄弟都是势力强大的世家豪族,并且都打心里忠于汉室。

显然如果未来哪天曹家人试图篡汉自立,必然会遭到这些豪族的反对。

对于曹操父子而言,这些人就是曹魏今后最大的风险点,必须对他们进行打压,让他们的家族在压力之下俯首听命,这样曹丕的称帝便顺理成章再无阻碍。  

虽然是为曹丕称帝扫清障碍,但其中也有两股势力争斗的影子。

当时曹魏朝廷内,追随曹操的主要是汝颍集团以及谯沛集团。

汝颍集团是一批出身高贵的世家大族,而谯沛集团则是元从曹操的宗室新贵。

汝颍集团后期发展迅速,荀彧、崔琰等人几乎把控了曹魏的人才选拔。对此,曹操也想过办法,比如接连逼死了荀彧、崔琰,让汝颍集团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试图建立“强主+弱臣”的体系。但曹操这种借用君主权力打压世家大族的做法很难持久,毕竟谁都难以保证下一任君主能够继续强势下去。而谯沛集团主要活跃于军界,在朝局上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很难对汝颍集团形成制约。

这就意味着,如果曹操之后哪一代出了庸主,没人帮忙管不住汝颍集团不说,还会反受到其控制。

在这次立嗣之争中,汝颍集团的人为儒家弟子,倡导嫡长子继承制力挺曹丕,而曹植实则得到谯沛集团的支持,曹植的主要支持者如杨修、丁氏兄弟都是沛人。

虽然借立嗣之争,忠于汉室的人被扫除一空,但曹丕最终获胜,也带来了汝颍集团强势和谯沛集团的走弱。

曹丕称帝后,两派实力强弱分化更加明显,本与军权无缘的汝颍集团不仅参与政事,还逐渐掌握部分军权,而谯沛集团在朝堂上影响被削弱不说,也失去了对军权的垄断。

所以到了后期,司马懿与宗室曹爽在高平陵对决时,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一举轻松获胜。 

可以说曹操的立嗣之争作用极其有限,还导致了两股势力出现一边倒。  

就算曹操也曾对司马懿动过杀心,他当着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但曹操这场立嗣之争重点是为篡汉做准备,司马懿跟汝颍集团都表现异常低调并支持曹魏篡汉,于是得以躲过一劫。

曹丕和曹植

东吴“两宫之争”差不多将江东大族头面人物清除一空

数十年后,东吴版的“立嗣之争”又上演了,这便是“两宫之争”。

只是这场宫斗更为激烈复杂,连东吴丞相、荆州牧陆逊都被逼死。 

起因是当时一些朝廷重臣如张昭、诸葛瑾、顾雍等都已经相继去世,陆逊成为仅存的元老,并且手握军政大权。

而陆逊恰恰又表现出限制皇权,纵容江东大族的想法。太子孙和已经在陆逊的教育下完全儒家化。也就是说如果让孙和继位,并且托孤给陆逊,那么孙和将会高度认同陆逊的儒家思想,对其言听计从,成为其的傀儡。

孙权不甘心大好江山受制于人,便在临死之前依靠最初跟随孙氏打入江东的淮泗集团,对陆逊所代表的江东本土大族开始了最后的反击。

孙权选择扶持四子鲁王孙霸,形成“二宫构争”的局势。围绕立嗣之争,朝臣们分为了两派:拥护太子派主要是江东士族顾、陆、朱、张,拥护鲁王派主要是淮泗集团人士步骘、吕岱、全琮等人。

孙权先是对陆逊的党羽进行尝试性打击。孙权先将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等人以“亲附太子”的罪名全部流放。随后太子太傅吾粲也因多次与陆逊书信往来而被下狱处死。

孙权借着立嗣之争,将骠骑将军朱据赐死,将尚书选曹郎陆胤下狱,将太子辅义都尉张纯弃市。

而看到同僚一个个被杀,陆逊感到自己的未来也不乐观:孙权不断派遣使者斥责自己,显然自己已经成为下一个目标。

陆逊没想到孙权会下此死手,最后愤懑而死。东吴唯一在地位上能和司马懿相提并论的人物,便就此早早落幕。  

这次两宫之争,江东大族的主要人物差不多被清除一空。皇帝、淮泗集团、江东大族之间重新形成了一种均势,从而没有出现某方势力强到能够威胁皇帝的情况,东吴因此延续到280年才被晋朝所灭亡。

陆逊

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的底层逻辑

有人说司马懿是因为活得久,先后磨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个皇帝,最后才战胜曹爽,夺得了曹魏大权。

当然不容否认司马懿低调、善权谋,让其能够一次次躲避危险,获取胜算。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从曹操开始出现就出现的权力漏洞。

不仅仅是曹操,刘备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当刘备率领荆州派强势杀入益州时,也曾对益州本土势力进行打压。比如让法正用严法治蜀,借刀杀人打击益州豪强势力。随后又釜底抽薪,将益州本土派的代表人物孟达、李严等人调离益州。

刘备试图建立“强势皇帝+弱势荆州派+弱益州派”的体系。虽然这种体系一时奏效,但随着荆州派日渐式微,刘禅继位不再强势,垄断了人才、资金、粮草渠道的益州豪强们迅速反弹并占据了朝堂,他们反对姜维北伐,劝刘禅放弃抵抗魏军、开城投降,卖国求荣直至将蜀汉拖入灭亡。

曹操试图借汝颍集团之力实现称帝的梦想,而对颇有实力的谯沛集团却顾忌重重,不允许其染指朝局。当曹操强势时,这种局势十分稳定,但随着曹魏皇帝越来越弱之后,权力尽数落入以司马懿为代表的汝颍集团手中,谯沛集团一再被边缘化再无制衡之力。司马懿由此起飞。

曹叡死时,让曹芳搂住司马懿的脖子,将之视为重要的依靠。在这一刻,篡权的想法便在司马懿心中开始萌芽。

而假如司马懿身处东吴朝堂,在各方势力的制约下,他很难实现权力的快速增长,就算勉强崭露头角,也极可能在两宫之争中和陆逊一起被清理出局。

曹操若有孙权那样的均衡之术,可能曹魏便不会早早退下历史舞台。

孙权权谋更胜一筹

虽然司马懿玩的是权游,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乏可取之处。在曹操的高压之下,司马懿的发展环境可谓是恶劣至极,从被逼出山开始,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现实中,我们有时候也不免会被环境所影响,做任何事都举步维艰。但此时我们就需要学习司马懿隐忍的心态,哪怕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但是可以选择冷静而有条理地完成手头的一切,从而避免沮丧、悲观、无奈的消极心态,从内耗中解脱出来。所以不必担心未来会如何,只要做好当下的事就已足够。

所以面对曹操派去的刺客,司马懿可以卖力地“表演”,整天直挺挺躺在床上;被曹操揭穿“鹰顾狼视”“非人臣,必预汝家事”,但司马懿也不慌不忙地抱紧曹丕的大腿,帮助其夺嫡成功。

只要足够尽力,便可不必遗憾。所以与其抱怨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我们不如学习司马懿,像他那样不动声色地将眼前事做到极致,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

或许这才是可靠的逆袭之道。

1 阅读:1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