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兵少粮,明知襄樊是坑还跳,关羽之死背后,是场冷酷的君臣博弈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5-24 10:55:37

公元211年,刘备终于下定决心率兵入川,沿着长江水道,由秭归进入了蜀地。此后,他用了3年时间,在214年终于拿下成都,占据了整个益州。

然而入川并非万事大吉。树欲静而风不止,看似平静的天府之地,却暗流涌动。

一连串的谜案接续产生:

关羽进攻樊城威震华夏,却中途缺粮缺兵陷入死局;孟达准备欲降蜀,却反被司马懿所剿灭;刘封被派往上庸委以重任,没过多久却被赐死;李严高开低走,先是成为托孤重臣,随后却一再遭贬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这些事件,彼此独立,犹如迷雾中散布的一串孤岛,每个都让后世人捉摸不透。

但如果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似乎可以发现,这实际上是刘备、诸葛亮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消灭“国中之国”等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操作,是为了实现益州真正的统一而进行的艰难斗争。

在魏国,曹操虽然拿下河北、北伐乌桓,可直到曹丕收服青州兵,北方才算真正被平定。

而在蜀国,情况却复杂得多。所谓“拳打卧牛之地”,在益州刘备、诸葛亮的操作面临着诸多牵掣:

首先,刘备不能太过怀柔。刘璋之所以失去益州,就是因为对益州的东州派和益州派过于宽容,导致最后双方都不买刘璋的账,分崩离析之际刘备乘虚而入。如果刘备此时也采取宽仁的态度,那么益州将重现一盘散沙的局面。

其次,刘备又不能太过暴虐。当初刘璋之父刘焉主政益州时,为了树威曾一口气杀了益州十几个豪强,此外还招纳几万家外来流民创建了东州派,让外来的东州派和本地益州派形成尖锐对立,导致后期局势崩盘失控。刘备不能带着荆州派重走这条老路。

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是益州派顽固而强大,而刘备还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这注定是一场高难度操作,关乎蜀汉的兴废存亡。

那么应该如何既避免形成内部激烈冲突,又能有效地将割据势力清除干净呢?

刘备入蜀

“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的“雕弓天狼”局

围绕关羽之死,有着太多的谜团。

关羽之死的责任,全部委罪于刘封,怪其见死不救显然失之偏颇,毕竟上庸也要重点防守、不容有失;说樊城距离蜀地遥远,临时难以长途调兵救援,也难以成立,因为同样的理由也出现在后来的孟达之死中。既然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军事行动,怎会没有预先安排和部署?多次出现来不及救援的失误?

《关羽传》卢弼《集解》中,引用了清末广东巡抚黄恩彤的观点,认为刘备和诸葛亮在当时举措有乖张之处,其中隐晦地提到:“非千载下所敢臆度者矣。”而清代文学家姚范对于《三国志》语焉不详的原因,认为是“蜀之谋士当不若是之疏,陈寿或不能详耳”,认为在救援荆州和关羽如此重要的事件上,蜀国的谋士们不应该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而其中内情恐怕陈寿也没能完全弄清楚。

到了近代,章太炎终于直面关羽之死,先是认为诸葛亮为了蜀汉稳定而“借刀杀人”。而后自己又否定这一观点,认为诸葛亮当时并无掌控全局的权力。在否定之后,章太炎推出最终观点,认为“荆州之败,始于娆吴,终于失援,则先主之褊迫疏慢为之”。真正的责任不在他人而在刘备。

真相究竟如何?

要理清这个论断,先从弄清楚几个问题开始:

1、关羽为什么要打襄阳?

关羽攻打襄阳的主观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宛城叛乱和曹魏集团内部谋反带来“天下有变”的形势。这些事件早有迹象,只是临时被触发而已,并且若真是“天下有变”,关羽北伐的规模肯定会更大,其进攻的战略目标也不会仅有襄阳一城而已。

让我们换个角度,将曹魏内部乱局、房陵上庸之役和襄樊之战联系起来看,会发现,这些都仅仅是局部战略。它们参与人数、涉及地区、产生影响以及战略优先级,都远不及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汉中之战。

可见蜀汉之所以在一年之内引发这么多战役及事件,那么其目的显然只能是配合汉中之战的战略对决。

也许有人就会问了,汉中之战是最先结束的,还需要关羽等人配合什么呢?

因为汉中之战,曹操从汉中迁走了数十万人口,几乎将汉中变成了空城,让刘备不得不大规模地从蜀地调集军队迁移人口,防守压力巨大。

关羽、孟达、刘封等人在襄阳、上庸等地发动的攻势,客观上无疑有助于牵制魏军,协助刘备尽快在汉中站稳脚跟。 

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

2、关羽打的是突袭战还是攻坚战?

在襄樊之战中,曹魏先后派遣了三波兵力:第一波,驻守樊城的曹仁、吕常、庞德等部共计约一万人左右;第二波,于禁督七军共三万人救樊;第三波,徐晃以及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加在一起约在二万左右。这样三波曹军总规模约为五六万人。

而关羽仅有一波兵力:按照攻城战的标准,关羽所率军队应该在三万左右。而后关羽在得不到刘封、孟达支援的情况下,不得不临时从荆州抽走了一二万军队,导致荆州空虚被吴军所攻下。

这样一对比,关羽缺乏后援的进攻更像是一次突袭,而不是长期对峙的攻坚战。应该是按照“偷袭-攻占-防守”的打法。

而关羽一旦突袭没得手,理应撤退才能避免被魏军援军所包围。

3、为何死战不退?    

关羽水淹七军,大破于禁三万军队,但依旧没能攻进樊城。既然突袭失败,且没有后续援军,那么关羽为何死战不退,以至于被魏吴给截断了所有退路?

这或许是因为关羽背负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攻下襄阳,打通汉中-上庸-襄阳的汉水航道,将汉水变为蜀国内河,为全面北伐创造有利态势。

众所周知蜀道难,若从汉中发起北伐,蜀军的补给成本巨大,这也限制了北伐的规模。而如果打通汉水之后,蜀军可以部分绕开关中这个易守难攻之地,同时从襄阳、上庸等地出兵,与汉中形成掎角之势,从而威胁到魏国的许昌、洛阳等核心区域。此外,通过汉水,蜀军可以实现军队、物资的快速输送,让多个战场形成联动。  

刘邦之所以能够由汉中攻入关中,就是依托了汉水的运输便利。若蜀汉想要在北伐上有所作为,汉江将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

汉水将几个重要战略要地连接起来

而在219年,蜀军依次拿下了汉中、上庸三郡,接下来就看襄阳能否拿下了。由此也可知,关羽攻下樊城的压力有多么巨大!

就是这样一个目标,要了关羽的命。

因为与汉中、上庸不同,襄阳的情况更为复杂,难度也呈几何倍数增加:

1、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孙权为了试探关羽,曾提出两家联姻,但是关羽态度极不友好。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这说明双方的关系并不和睦,随时存在崩了的可能。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关羽要同时战胜魏军和吴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前方缺兵后方缺粮。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补给的作用举足轻重。

可没想到,后方糜芳、傅士仁连物资输送都保障不了。而在前方,刘封孟达也迟迟不发援军。

发起一场战役,前后方都掉链子,背后还有敌人虎视眈眈。形势如此凶险,普通人都懂得趋利避害的道理,那关羽为何还要发起襄樊之战?特别是在襄阳城下形成僵持后,关羽为何还要死守不退?

有人说,是关羽好大喜功。

但襄樊之战并非私自行为,而是连通汉中、上庸、襄阳的“汉水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进或退,显然不可能完全由关羽一人来决定。

当中还穿插着一些“隐秘”的操作:

1、选将不力

明知孙吴虎视眈眈,却任用麋芳为南郡太守驻江陵、士仁为将军守公安,这显然不当。既然江陵战略地位如此重要,应当派更为得力和可靠的将领去驻扎。

派刘封往上庸也不合适,本可以派其他将领,比如张飞。在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后,可以让张飞到上庸三郡去掌控局势,结果肯定比派刘封要好得多。并且张飞还能与关羽达成默契配合,有力地策应襄樊之战。

2、还军成都

如果说汉中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局势的关键之战,那么“汉水计划”如果成功,将有望让蜀国实现逆袭,转守为攻,进而逐鹿中原。

但刘备在汉中之战后,并没有继续在前线调度指挥。

于是(刘备)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

这就让人感觉很诧异了:在襄阳,“汉水计划”的收官之战进入关键时刻,刘备不仅不急于指挥调度,反而一身轻松地回到了成都。

此后便信息不通,调兵迟缓......

3、指挥配合失灵

当年七月,费诗曾到关羽处,他回成都见到刘备后,肯定会详细汇报襄樊之战的情况。

显然当时刘备是支持起码没反对关羽的行动。而刘备对于吴蜀的紧张关系肯定也了若指掌,就冲着江陵及襄阳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应提前进行一系列调度。

比如对从邻近区域调兵,提前对上庸兵力进行增补,以方便刘封出兵救援;调集秭归的军队及粮食,用以加强江陵防守等等。

完成了这些,关羽能不能打下襄阳先不说,起码荆州和上庸都能保得住。

可这些理所应当的部署,却一个都没有。

这可以视为蜀汉参谋指挥系统的集体失职。但综合汉中之战的表现,这种低级错误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既然发生了,就只是理解为有人促成了这一切,并暗中迫使关羽趟了这滩浑水。

襄樊之战

因为关羽已经处在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地位,他正在逐步脱离刘备的领导。

214年,马超投奔刘备,关羽看到马超受到重用,颇为不满地问诸葛亮,马超在武将中处于什么水平?诸葛亮回答,马超堪称一世之杰,只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远远比不上关羽出众的才能。在诸葛亮的协调下,关羽的不满才有所缓解。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即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这在关羽看来,是一种“不公”待遇。关羽闻说黄忠与自己并列,大怒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

关羽目中无人,对刘备的安排不满,但却手握重兵镇守要地。这让刘备不得不联想到前任刘璋:刘璋手下的东州派势力原本也极为忠诚,可当他们日渐强大后却开始不听招呼,甚至对抗刘璋,直接导致了刘璋被架空。而日益膨胀的关羽会不会像过去的东州派一样,等阿斗刘禅即位后,也不听招呼肆意妄为?

所以考虑到刘禅难以管得住,“易世所不能御”的问题,关羽就不得不除了。

但刘备又不可能公开地处置关羽,这将损害他仁义之名,动摇他的统治根基。为了达成目标,刘备设了一个局:迫使关羽攻打难度系数爆表的襄阳。

首先,以配合汉中之战的名义,让关羽不得不入局。  

其次,为了防止关羽攻打不下中途安然撤退,刘备便力促“汉水计划”成型。

眼看汉中之战、上庸之战都取得了全面胜利,自视甚高的关羽应该如何去做呢?自然会使出全力去攻打襄阳。

并且一旦关羽出手,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因为关羽拿不下襄阳,打通汉中至江陵通道的计划就不能实现,整个打通汉水的作战目的将落空,到时候天下人都会耻笑关羽的无能。

就算关羽进攻失败能活着撤离,兴师动众却无功而返的罪名也是轻易甩不掉的,这样就有理由将之随意处置了。

关羽向来性格自负,当然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失败。所以偷袭樊城未得手后,他并没有及时撤退,而是率军在樊城陷入苦战。徐晃刚到前线,就四处散布孙权给曹操的密信,可关羽得知孙权将攻江陵后,仍继续打援与围城;被徐晃击败后,他不甘心就此失败,“舟船犹居汉水”,还试图反攻。

关羽还抱有一线希望,他认为刘封孟达会从上庸派兵支援,相信秭归方面会调兵协助江陵固守。

希望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上庸的援军久请不到。守江陵的麋芳跟随刘备多年,是刘备的内兄;守公安的士仁是幽州人,是刘备老部下,可他们竟然令人费解地同时投降了东吴,最终断掉了关羽的生路。

这,不禁让人想到“雕弓天狼”之局:

古代有个天才的神射手,恃才傲物、嚣张跋扈,得罪了不少人。有个老者为了整治他,便给他讲了一个后羿射日的故事,让年轻人以后羿为榜样,将灾祸之星天狼星射下来。年轻人不甘示弱,从此就一天到晚弯弓射天狼,直至最后一事无成。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版本,比如武状元路过一地,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当地人便跟他讲了武松打虎的故事。高傲的武状元不屑地上山杀虎,却不料当天就命丧虎口。

关羽也正是陷入了这个局中。虽然他也心知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在汉中、上庸连续大捷之后,强烈的胜负欲驱使他一心要攻下襄阳。

所以关羽这是在豪赌,他为了名誉,不惜用蜀军将士和自己的性命做赌注。

但很不幸,成都方面的不作为,让关羽被釜底抽薪,失去了一切配合和支援,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

四川名士廖立便道破个中秘密:

后丞相椽,(李邵)蒋琬至,立计曰: ……昔先(主)不取汉中……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子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得汉中与失去荆州和上庸的关联,就已经被很直白地指出来了。

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了《蜀记》的记载,在攻打樊城之初,关羽做梦有猪咬他的脚:“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醒来后他对关平说:“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显然,关羽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但当时他已经身处“雕弓天狼”之局中,骑虎难下,再无退路。

关羽死后,原先跟随刘备入川的将领中,再没有了强势难以管理的人。刘备由此实现了对荆州派的有效控制,蜀汉立国的根基才得以巩固下来。

败走麦城

对孟达与刘封的“借刀杀人”

关羽之死,在蜀汉高层引起人心浮动,尤其是一些非嫡系派别更是忧惧交加。 正是在这种情况,川蜀名士彭恙按捺不住,跳出来劝告马超反了。因马超密报,彭恙被捕 “竟诛死,时年三十七。”  

为此刘备不得不考虑笼络下益州本土势力,李严由此登上前台。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在平息了荆州派的不满,将其充分掌控后,益州本土势力就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益州本土势力中包括两个派别:益州派和东州派。益州派主要由益州当地官员和豪强组成,东州派虽然是由外来人士组成,但是在益州发展已久,与益州派既团结又斗争,共同形成了益州土著势力。特别是在刘备率荆州派入川,借法正之手以严刑峻法打压益州豪强后,迫使东州派和益州派为了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相互抱团取暖。

刘备已经意识到益州本地豪强的崛起,所以在白帝城托孤时,选中了李严作为托孤重臣之一。

有关李严的定位。有人认为是用来牵制和防范诸葛亮的。这种说法过于高估了李严,因为李严在被托孤前的资历并不深厚。223年,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可在十年前,就是213年,李严还是刘璋的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此后,李严被刘备收编,帮刘备平定过几场地方叛乱,219年参与劝进刘备为汉中王。先后任犍为太守、江州都督,刘备伐吴败归后,召李严进宫任尚书令。

这样一个军政资历都略显简单的人,肯定在朝堂上不具备什么影响力,根本没法指望他能和诸葛亮相抗衡。

让李严被托孤是因为其背景:他代表了本土的东州派,与益州派人士交情都不错,比如孟达。此外,李严手握重兵,经营江州多年,而东吴对江州垂涎已久,只有稳住李严才能保住江州。

这样看来,李严实属益州本地土著的代表人物,刘备之所以对其委以重任,就是想通过他将益州的一帮土著豪强稳住。

但这都只是表面的光鲜,李严除了获得高位之外,并没有取得与其地位相应的权力与资源。李严后来想划五郡由自己担任刺史,开府治事等等,都需要得到诸葛亮的首肯。

由此也可以得知刘备和诸葛亮对于益州土著的态度都一致:笼络、分化、蚕食。

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刘备要调另一位益州土著的杰出代表孟达,在汉中之战期间去进攻上庸。

孟达取上庸

这个孟达大有来头,他父亲孟佗家中富裕,散尽钱财巴结宦官张让,捞得凉州刺史的职位,成为威慑一方的豪强。

孟达和法正是咸阳老乡,建安初年,孟达与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刘璋,从此在蜀地开枝散叶。211年刘备入蜀时,刘璋派去迎接刘备的使者就是孟达和法正。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平定蜀地后,孟达便被派往外地,开始了流浪之旅:刘备先是命令其驻守江陵,随后任命其为宜都太守。

刘备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孟达离开原有环境,以便削弱蚕食其在蜀地的势力空间。

孟达的遭遇在益州土著中很常见。

所以,后来刘备派遣孟达、李严去攻打上庸三郡就不难理解了。刘备就是想让益州土著中的实力派成为炮灰,通过战争将其不断削弱。

也许和李严暧昧顺从的态度不同,通过多次考察,刘备发现孟达更难以控制。后来孟达反复无常地在魏蜀之间来回横跳,也证实了刘备的看法。

这种人,如果放任其发展,终将成为影响全局的大患。

于是,孟达被派往了改变他命运的地方:上庸三郡。219年,孟达奉命北攻房陵,杀房陵太守蒯祺,随后乘胜进攻上庸。

可就算孟达是去当炮灰,刘备都不信任他,担心他势力壮大后带兵跑路。“阴恐达难独任”。该怎么办呢?那就派个制约孟达的人:刘封。

选派刘封,刘备应该是有充分考量的。如果派去制约孟达的人太强,有可能就会配合关羽拿下襄阳,日后关羽就更难控制了;如果派去的人太弱,达不到制约的效果,孟达日渐强势就会与朝廷分庭抗礼,甚至转而降魏或者降吴,根本无法达成配合汉中之战的目的。如此看来,刘封反而是派去上庸的最佳人选。

上庸之战获胜后,刘封等将领都受到嘉奖,但孟达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坐实了其炮灰属性。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

攻下上庸后,孟达实力已经很雄厚,不对其进行封赏,就不怕他反了吗?

实际上无须担心,因为上庸之战成功后,襄樊之战也即将展开。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剧本,关羽大概率即将陨落。

面对弥天大祸,孟达将是最合适的背锅侠。而等清除了孟达,他手下的割据势力和上庸三郡将全部被朝廷所接收。

那么孟达的命运就已十分明朗:为策应汉中之战,他作为炮灰发起上庸之战,并在取胜后迫使关羽为接棒完成打通汉水的计划,不得不发起襄樊之战。随后再借关羽之死,顺便将孟达一并除去。

对于孟达来说,他进入了一个“借刀杀人”之局。

但刘封毕竟还是太年轻,他并没能有效控制住孟达和他手下的那帮弟兄。襄樊之战后,老油条孟达感到大势不妙,趁刘封不备带着军队投降了魏国。

此时,他的势力已经相当强大:

达(孟达)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余家归魏。

孟达降魏

但关羽死亡、江陵陷落,如此巨大的战略失败总要有人负责吧?

既然孟达跑了,刘封就不幸地成为那只首当其冲的替罪羊。

对拿刘封替罪问题,刘备曾经反复犹豫过。毕竟刘封和刘禅之名合起来就是“封禅”,是帝王之礼,表明了刘备称帝的志向。这足可见虽然刘封是干儿子,但其对刘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救援关羽不力、丢失了上庸三郡,这个天大的罪名谁也无法洗脱,如果处置不当将导致蜀汉难以服众、根基动摇。为丢卒保车,诸葛亮不得不劝说刘备痛下决心。    

诸葛亮再三向刘备强调,刘封过于刚猛,担心刘备之后的君主难以御制,力劝刘备断绝后患。

既然刘封罪名已经难以洗脱,并且还存有隐患,那么长痛不如短痛。于是,刘封终被赐死。

刘封被赐死,孟达降魏,一定程度上是削弱了益州本地势力,有利于巩固蜀汉基业。

但凡事有利有弊。可惜蜀汉宗室本就很弱,唯一得力的养子刘封还被杀,下一任君主可以仰仗的力量就更单薄了。这也为蜀汉日后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刘封赐死

对李严过河拆桥

关羽、刘封已死,但襄樊之战的影响仍远未结束。

益州本土势力中,孟达的割据势力被清除了,但李严的顺从也并不能等同于忠诚,在刘备死后,他一直在想办法扩大自身势力。李严、李丰父子在江州扩充势力,欲拥兵自重,与诸葛亮分庭抗礼。

李严最终还是图穷匕见,打算重走孟达割据一方的老路。这让诸葛亮有了紧迫感。

诸葛亮没有选择与李严硬刚,而是打算以北伐为借口,对李严来个釜底抽薪,将其军队调到北伐前线,从而彻底架空李严、消灭其势力。

就在此时,本已降魏的孟达再次联络蜀国,让诸葛亮想到了另一条一石二鸟的妙计。 

蜀国容不下割据势力,魏国同样也容不下。占据上庸的孟达在魏国,处境同样日益艰难。

曹丕死后,孟达失去了皇帝的庇护,而之前和其关系不错的尚书令桓阶、夏侯尚等人也已去世,孟达在魏国朝堂已再无支持者。特别是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而魏吴边境也日趋稳定,孟达的割据势力就失去了存在价值。野心勃勃的司马懿便想到讨伐他用以树立威望。 

为了自保,孟达又开始与蜀汉热络起来。这正是诸葛亮打算发起第一次北伐的前夕。  

诸葛亮打算利用孟达这个在上庸三郡的棋子,为其北伐创造良好的条件。

“达得亮书,数相交通,辞欲叛魏。” 

但诸葛亮并未想要真正招降孟达。

除了孟达反复无常不可信任外,此时形势也不允许。当时诸葛亮正想办法将李严的军队调出江州,而一旦同为益州本地势力的孟达重新降蜀,两股势力合流将更难对付。

心有异志的李严

借司马懿之手解决掉孟达,将有助于削弱魏国,利于诸葛亮的北伐。

所以诸葛亮想一方面利用李严来诱降孟达,造成孟达叛魏降蜀的既成事实;另一方面则派遣蜀国大臣郭模投降魏国,将孟达想投降的事捅出去。

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

这样就给了司马懿讨伐孟达的理由,并最终对孟达形成了绝杀。孟达死了,还能让劝降的李严落得个坑自己人的名声,使其在益州本地势力中声名扫地,导致益州本地势力陷入内部矛盾中。

李严或许意识到自己诱降孟达的战略价值,通过与诸葛亮讨价还价,拿到了丰厚的回报:以其儿子李丰继任“江州都督”为交易条件,让李严在联系孟达的同时,另率部两万赴汉中助战。

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  

尝到甜头的李严,开始出面与孟达沟通投降事宜。

至此,一个消灭孟达、削弱李严的局就形成了。

228年,在郭模告密后,司马懿决定出兵讨伐孟达。

孟达果然是一个左右逢源的高手,他得到了吴国和蜀国两方面的救援。“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吴军远水难救近渴,而蜀军则行军缓慢。

《费诗传》曰:司马懿讨孟达,“亮亦以达无诚款之心,故不救助也”。

大家一起坐看孟达被斩杀,这就对了。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率军自宛倍道兼行千二百里,八日到上庸城下,擒斩孟达。

司马懿千里奔袭斩孟达

孟达之死对上庸的防御造成明显削弱,诸葛亮的北伐得以迅速推进。

随后诸葛亮也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李严。230年,在孟达死后,在益州影响力和实力都大为削弱的李严不得不奉命率兵北上汉中。

231年,诸葛亮对后主称李严“延误运粮、又搬弄是非”,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这样,从219年开始,到231年结束。蜀汉朝廷先后消除了关羽、孟达、李严等强势势力,最终让皇权得以巩固,奠定了刘禅过渡的基础,蜀汉得以平稳延续了数十年。

关羽、刘封、孟达、李严的经历告诉我们,身处职场,要懂得随形势走。

过去他们是刘备的兄弟、义子和功臣,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敢拼敢闯的精神让他们在蜀汉的上升期吃足了一波红利。但现在蜀汉已经建立,发展进入稳定期,玩法一变,自己的位置和态度也得改改了。否则一旦动了蜀汉发展的根基,就算是亲兄弟都不好使。

过去成功的经验固然可贵,但是若不顾形势、一意孤行,就无异于刻舟求剑,最终只会脱离现实。只有时时刻刻保持冷静头脑,不断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做法和态度,才能有助于自己找到合适定位,笑傲江湖。

2 阅读:322
评论列表
  • 水月 13
    2024-06-21 09:51

    瞎扯淡。刘备入川预备谋取时,留下张飞诸葛等在荆州,入主后独留关羽守备,这已经很能说明情况了!荆州比益州重要了不止半筹。樊城之战,主要归咎于关羽,这是战术的成功,却是战略的失败。一,关羽出兵留傅士仁糜芳守备,并且此前曾和二人有间隙,用人不慎,行为不智。二,中了吕蒙陆逊计谋,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三,在得知曹魏增援、孙吴背刺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第一时间当机立断撤退(这时候还有希望的),可谓是昏了头脑。这一仗关羽所有的缺点都集中爆发了。理论上能及时救援关羽的只有孟达刘封,刘备得知关羽被围的时候,关羽早死了,毕竟隔太远。这一仗,失败。季汉方面是关羽个人原因,就算攻不下,撤退也是可以的嘛,成果已经很大了。孙吴方面则是吕蒙,加上外交上和曹魏达成了默契,直接背刺。孙吴帮谁,在这一仗中是关键。曹魏方面,和孙吴达成默契让其出兵,并且增兵。还有曹仁的善守死守也是至关紧要的一环,若不是曹仁沉马发誓将士一心,曹魏南线危矣。

  • 2024-06-03 19:17

    有道理

  • 2024-06-09 17:56

    腹黑理论

  • 2024-06-20 04:48

    偏安一隅还如此勾心斗角,自取灭亡吗?!

  • 2024-05-30 11:03

    为了除掉大将,数郡之地都不要了。鬼才一样的逻辑

  • 2024-06-02 06:06

    没有谁会拿自己的半壁江山开玩笑,只能说刘备太天真没有想到孙权会再次偷袭。荆州的三万降卒可能是压死糜芳和世仁的最后一棵稻草,孙权偷袭想抵抗但城内军心不稳一多半降卒怕他们造反。荆州缺德不是兵而是能够让这三万降卒真心归顺的大将和中下级军官。如果关羽水淹七军后派张飞和赵云带五百军官到荆州归化这些降卒即使孙权偷袭也不会成功的。

    平静~开开开 回复:
    关羽修了烽火台,说明关羽很清楚,你说刘备天真就搞笑了
    牵着纲子去打猎 回复:
    刘备天真?[得瑟]
  • 2024-05-26 06:07

    胡扯淡好吗

    小书蟲注定一生孤独的猪 回复:
  • 2024-06-16 08:14

    刘备设想中,托孤中,李严掌握兵权,跟诸葛互相制衡,后面诸葛从常房事件开始逐步将李严手中兵权一步步拿到手中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