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机体免疫力低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粒细胞减少有关。
我们报告一例严重嗜中性白血球减少肾移植术后由于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缺乏症。
在儿子的母亲与已知网,定期展示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在出生后几个月。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是指中性粒细胞浓度低于正常值。
目的评价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经验性治疗肿瘤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较低的活动能力与剂量减少的上升、3-4级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发生率的上升有关。
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肺炎。
此类案例报道并不常见,因为除了少见的危险因素,一般只会造成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
最常见的3至4级不良事件为放射性粘膜炎、放射性皮炎、淋巴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为了评价降钙素的诊断价值,对158名来自欧洲的患有发热并伴随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研究。
3级或4级贫血率没有差异,血小板减少症或白细胞减少二者之间也没有差异。
头孢他啶单用与联用万古霉素治疗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液肿瘤患儿的疗效比较
妊高征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影响因素研究
联合应用抗生素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期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粒细胞减少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炎症反应研究
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妊娠期同种免疫疾病——胎儿及新生儿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肿瘤患者经验性二线治疗
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的初步探讨
抗菌药物联用治疗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研究
癌症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南
亚太地区中性粒细胞减少伴不明原因发热治疗指南解读
结果:(1)本组393例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08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症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