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为何宁愿辅佐有勇无谋的吕布,也不肯追随胸怀大志的曹操?

佳霖谈历史 2024-05-25 08:01:49

前不久,“捉放曹”的故事又火了一把。

话说曹操行刺董卓失败后,在陈宫管辖的中牟县被擒。

不过,陈宫并没有贪恋功名,反而因为钦佩曹操刺杀董贼,毅然放弃官位,成为大魏集团的00002号员工,追随曹老板一起出逃。

后来,二人在出逃的路上,由于曹操疑心太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还留下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千古名言。

陈宫因不齿其行为,自认为看走了眼,对曹操心灰意冷,毅然离去。

经此一别,直到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征讨徐州时,两人才再次见面。

关于这一幕,老版三国电视剧演绎的非常传神。

曹老板当时正在守灵,本来谁也不见,但听到陈宫的名字,马上改了主意。

可一见面,曹老板就夹枪带棒地问道:宫台,别来无恙啊,如今在哪高就?

得知陈宫只是区区从事,曹老板冷哼一声,就像嘲讽前女友一般,傲娇地说:“做得好大官哪!”

言外之意,后悔了吧!知错了吧!当初你要是跟着我,何至于还是芝麻绿豆官。

陈宫没心情翻旧账,直言道: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但尊父乃是张闿所害,非陶谦罪也。且州县之民,与明公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但曹操一心要翻旧账,指着陈宫鼻子就骂:“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

这一幕,像极了功成名就的记仇傲娇男,数落曾经看不上自己的“白月光”。

见话不投机,陈宫转身离去,先投陈留太守张邈,后又辅佐吕布,偷袭曹操老巢。

打得曹老板一度只剩三座城池,在阵前破口大骂:陈宫竟敢为虎作伥,我誓杀汝!

然而真到了白门楼生擒吕布,要处决陈宫时,曹操却傻眼了。

因为陈宫一心求死,态度坚决,这与曹老板的预想大不相同。

难道不应该是陈宫哭着求自己,发誓痛改前非,然后自己大度地表示既往不咎,顺便赏一个大官吗?为什么实际情况和剧本不一样啊!

迫不得已,曹老板只能打感情牌:“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

面对道德绑架,陈宫不为所动,决绝道:“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

有些人如果对另一个人失望到极致、寒心到极点,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这时候,曹老板才终于意识到,当初二人决裂,并不是因为自己落魄。

于是,他说话的语气,从最初的得瑟变成了商量,最后又变成了祈求。

仿佛只要陈宫说一句“孟德,我累了”,给个台阶下,这个事就过去了。

但陈宫头也不回地径步下楼,左右拦都拦不住。

哪怕是赴死,他也绝不假以颜色。

眼见事已至此,曹老板只能求仁得仁,泪送陈宫。

同时下令,送陈宫家眷去许都养老,怠慢者斩。

话说被曹老板厚葬的人不少,为之痛哭流涕者亦有。但其中大多是虚情假意,真情流露的并不多,陈宫算一个。

由于心情极度低落,送走陈宫后,曹老板连表演机会都不想留给吕布,只听了刘备的一句忠告,就直接把吕布宰了。

总之,曹操在演义小说中给人留下的是奸雄印象。

吕布嘛,有勇无谋,因多次不听陈宫的建议,遭致失败。

陈宫给人的印象,则是一个绝对的英雄形象。

有本事,有谋略,有抱负,有主见,分黑白,明善恶,又有原则,有气节。

而一个如此崇高伟岸的人物,却殒命于白门楼下,让读者们感到颇为惋惜。

不过,以上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演义小说虚构的情节。

正史记载中的陈宫,虽然一度追随曹操,但谈不上是曹操的“白月光”。

公元189年底,董卓废汉少帝,改立汉献帝,又派人毒杀少帝母子,专擅朝政。

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洛阳。

逃至成皋时,曹操在故交吕伯奢家中大开杀戒。

具体原因,史料有不同说辞。

按照《魏书》的记载,吕伯奢的儿子与宾客想谋劫曹操,结果被曹操反杀。

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魏书》

而《世语》则记载,吕伯奢的儿子热情招待,曹操起疑,趁夜杀死八人而逃。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魏晋世语》

不管什么原因吧,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陈宫不在现场。

并且他也不可能在现场。

因为《三国演义》闹了个乌龙。

成皋县的位置在中牟县的西边。

曹操逃离洛阳后,一路向东。

他不可能先去中牟,然后再向西折返回成皋。

类似南辕北辙、地理错误的情况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这里就不多说了。

行至中牟,曹操被捕。

结合《三国志》和《魏晋世语》记载,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亭长将曹操捕获,押到了县衙。

中牟县的功曹(萧何就做过功曹)认出了曹操,并认为曹老板是乱世人才,便说服县令释放了曹操。

这个县令是不是陈宫,史料并无记载,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至于史料明确记载陈宫和曹操的首次见面,则是一年以后了。

据《典略》记载,陈宫是兖州东郡人,从小聪慧过人,性格刚直无私,是东郡当地有一定名望的士人。

公元191年,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

大概也就是在这年,陈宫出仕,在曹操手下为官。

公元192年,刘岱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兵败被杀。兖州刺史职务一时空缺。

陈宫见兖州处于无主状态,靠着多方运作,说服济北相鲍信,让曹操来接盘。

可以说,曹操能从依附于袁绍的东郡太守,一跃为兖州之主,开启枭雄人生。陈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翻阅史书,却找不到当时曹操封陈宫一官半职的记载。

可能是史家们认为这事不重要,没有记录。

也可能是曹操压根就不重视陈宫。

不过,陈宫真正想辅佐的主公,也不是曹操,而是张邈。

为什么是张邈?后面再分析。

先说曹操和张邈的关系,这两人很早就是好朋友。

有一次,曹操领兵征讨徐州,临行前,他对家人交待:“如果我战死了,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张邈字孟卓)。”

后来曹操凯旋,见到张邈,两人“垂泣相对”。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亲密。

但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对好哥们终究还是决裂了。

公元193年,因看不惯兖州士族时不时跟自己摆谱,曹操一怒之下,做掉了兖州名士边让。

这一下坏事了。

在兖州士族看来,曹操只是大伙请来的职业经理人,我们才是董事。

现在曹操居然过河拆桥。不可饶恕!

既然可以请你来,也就可以让你滚。

陈宫曾力荐曹操,现在他必须给兖州士人一个交代。

于是,陈宫再次作出了一个影响了兖州,乃至整个中原未来的决定。

他要重新为兖州寻找一个主人,一个近在咫尺,能代表兖州的士人。

这个人,正是张邈。

前面说了,曹操和张邈是好哥们。

背刺兄弟,张邈下得了手吗?

一开始,张邈还有顾虑。但边让之死,让张邈很不爽。

因为张邈也是兖州士族。曹操的存在,同样伤害了他的利益。

另外,张邈和袁绍也有矛盾。

袁绍曾多次暗书曹操,找机会做掉张邈。

虽然曹老板不同意,张邈知道后,也感激涕零。

但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张邈因此总是惴惴不安。心里渐渐有了反曹的念头。

公元194年夏,趁曹操报差父之仇,征讨徐州之际,张邈、陈宫迎奉吕布为兖州牧。

一时之间,兖州80多个县响应起事,曹操仅剩鄄城、范、东阿三座县城。

这里有个问题:张邈难道不能自领兖州牧吗?为什么还要请吕布来做CEO?

论地位,张邈当然有资格做兖州之主。

但论实力,张、陈二人不得不承认,他们打不过曹操。

更何况,曹操后面还有袁绍撑腰。

所以,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打手”,而这时候的吕布就是最好的“打手”。

自从被李傕击败,逃离关中后,吕布四处流浪。先投袁术,后投张扬,又投奔袁绍。

估计是自认为杀了董卓,替袁家人报仇的缘故。

吕布在袁术、袁绍帐下,没大没小,惹得袁绍起了杀心。

见袁绍要杀自己,吕布仓惶逃离冀州,准备再次投奔张扬。

路过陈留时,吕布受到了张邈的热情款待。

张邈要招“打手”,吕布又没地方可去,两人便一拍即合。抄了曹老板的老巢。

一州之地,被打得只剩三个县。这是曹操一生中的两个至暗时刻之一,唯有官渡之战可以与之匹敌。

绝望之下,曹老板心灰意冷,决定出卖自主权,重新依附于袁绍。

但程昱劝住了他。

值得注意的是,程昱也是东郡人。

陈宫建议张邈迎奉吕布,程昱坚决反对,并且还说服了一批兖州人追随他。

这说明,当时的兖州士族分裂为了两派,一派跟着陈宫拥戴张邈,一派则追随程昱继续忠于曹操。

曹老板和吕布、张邈激战一年多,最终实现反杀,不仅夺回地盘,还被汉献帝正式拜为兖州牧。

事后,曹操夷灭张邈三族,而张邈在投奔袁术的途中被部下所杀。

心仪的兖州之主死了,陈宫只能率本部人马与吕布一起流浪。

陈宫和吕布,一个出身名门,一个出身寒微。且吕布两次弑杀旧主,品行不端,不管怎么看,这俩也不是一路人。

但吕布为人处世,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如李傕、郭汜叛乱,攻破长安后,吕布逃命,还记得叫上王允。

只是王司徒不愿意走,才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后来吕布投奔刘备,鸠占鹊巢,无论刘备混得有多惨,吕布始终没动过刘备家眷。

另外,众观吕布一生,从来没有公开反过汉献帝。

据《英雄记》记载,公元195年,献帝趁李傕和郭汜内斗之机,离开长安,在准备返回洛阳的路上,献帝无视了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唯独下诏令吕布勤王。

这说明吕布是汉献帝认可的汉室忠臣。

当然,吕布所谓的忠于汉室,只是他有勇无谋,缺乏政治主张罢了。

但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吕布胸无大志,这倒正好给了陈宫施展才华的空间。

陈宫这个人,野心非常大。

据《三国志·张邈传》记载,陈宫劝说张邈反曹时,完全不在乎百姓死活,也完全不提匡扶汉室、保境安民,只说张邈“足以为人豪”、吕布“善战无前”,二人若是合作,共牧兖州,亦可“纵横之一时也”。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张邈、吕布,其实都只是陈宫实现野心的工具。是他自己主动选择了曹操、张邈、吕布,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而非大众认为的,是曹操、吕布聘请了他。

既然要利用合作伙伴,那么能不能利用就很关键了。

曹操是人中龙凤,绝不可能容忍他人分享权力。陈宫起初选择了他,见无法利用,后来又反叛了他。

陈宫拒绝追随刘备,亦是同理。

刘备与曹操一样,胸怀大志,并不是陈宫理想的合作伙伴。

所以趁着刘备与袁术交战之机,陈宫与吕布合谋,趁虚而入,夺取徐州。

反倒是缺乏远见的张邈,因为利于掌控,因而才被陈宫奉为“明主”。

吕布一介匹夫,固然其出身与陈宫不搭界。但二人在政治上可以互补,形成暂时的盟友关系。

待榨干吕布的利用价值后,陈宫就会将其抛弃,然后由自己掌权。

事实上,陈宫就这么干过,只是没成功罢了。

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96年6月,吕布窃取徐州不久,他的部将郝萌造反。

平定叛乱后,吕布认为郝萌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胆子,追根溯源,结果这一查,发现陈宫是幕后黑手,顿时让陈宫尴尬不已。

布将河内郝萌反……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旁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后汉书》

只是吕布顾及大局,才没有深究陈宫的责任。

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信任便无从谈起了。

此后三年,吕布、陈宫相互提防,导致“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

最终,面是心非的俩人被曹老板一锅烩。

陈宫、吕布兵败被俘后发生的故事,史料记载与演义小说的内容大体相同。

吕布祈求活命,刘备和主簿王必补刀,吕布卒。

陈宫耻居人下,一心求死。

曹老板问:你死了,你的母亲又怎么办呢?

陈宫表示:我听闻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别人的亲人。你看着办吧。

曹操又问:那你的妻儿又怎么办呢?

陈宫表示: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明君,不会断绝别人后嗣。你看着办吧。

曹操还没来得及回复,陈宫又说:请将我带出去处死,以明军法。

说完,便快步走出去等着行刑,谁也无法阻拦。

直到此时,曹操仍未与兖州士族彻底和解。

而要想和解,唯有先安抚好陈宫,才能安抚陈宫身后的兖州士人。

但陈宫坚持求死,曹老板只能流泪送行。

陈宫死后,其母由曹操养老送终。陈宫的女儿,由曹操操办婚礼。

曹操通过这种“待其家皆厚如初”的方式,一定程度缓和了与兖州士人的矛盾。

0 阅读:10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