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沸水的温度都在100°C左右,为何还要区分大火快炖、小火慢炖

珠乡的烟火煮夫 2024-03-13 08:42:14

用水做加热体的传热情况

水的传热能力很差,它在受热后温度所以能全部升高并使水中的食物受热,主要是靠对流作用。

因为水的性能是能够在不断受热过程中,使自身的温度上升到100℃而沸腾起来;一般的菜肴原料在这样的温度中,即会发生质的变化,而达到成熟。

水的沸点是100℃,也就是说,不论火力怎样旺,水的温度只能达到100℃,超过了100℃,它就要变成为蒸汽而逸散到空间。

如果我们需要提高锅中水的温度,使水的沸点高于100℃,一般有两种办法。

1.盖紧锅盖,甚至在锅盖的四周用桑皮纸密封以增加锅内的压强。

根据物理学知识,容器内的压强增加,容器内水的沸点就会升高,也就是到了100℃还不会汽化,使锅中水的温度可以高100℃。

当然,盖紧锅盖,用纸密封的方法,只能使锅内的压强略为增加一些,因此锅中水的温度也只能略高于100°C,约为102-105°C左右。

用蒸汽做加热体的传热情况

蒸汽,也称温压汽。利用水加热沸腾后汽化的水蒸汽作为传热的介质,将食物加热成熟,传递方式主要是热湿汽的对流。

如果将蒸汽烹具密封,不使热湿气外泄,内部压力增大,沸点可以提高,温度可达102℃。

如果用高压锅,水的沸点可达到120℃。所以,它的温度随压强的增大而略高于水。

原料内部热的传播情况

菜肴原料在不同的传热方式下受热以后,原料表面的热量继续向内部传播,使原料内外部完全达到成熟。

这一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所以,我们要尽快地了解它、掌握它,做到既能保证食物成熟和充分杀菌消毒,又能保证食物的色、香、味、形俱佳和营养成分不致过多损失。

我们知道,一般食物原料都是一些热的不良导体,本身的传热能力都很差,虽然经加热后的菜肴原料表面温度已经很高,但由于加热的时间长短不同,原料内部不可能随外部的温度同时达到相应的温度。

根据实验:一块1500克重的牛肉放在沸水内煮一个半小时,才能把牛肉内部的温度提高到62℃。

一只重3000克左右的火腿,放在冷水锅中逐渐加热,当水达到沸点时(即100℃),火腿内部的温度仅有25℃左右。

一条拍上干粉的大黄鱼放在油锅内炸,当油的温度达到180℃,鱼的表面也达到100℃左右时,鱼的内部也还只是60~70℃左右。

可见,菜肴原料的传热性能是很差的。所以,在烹调中,对食物原料加热时,必须掌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一)如果是运用旺火短时间的烹调方法,应把原料尽量切得小些,薄些。如原料略大略厚,应在原料上剞一些花刀,以便使热能容易传播到原料的内部。

(二)如果是大块肉加温,均要采用小火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要使鱼、肉的内部呈灰白色无红色血迹(即断生)才能保证充分杀菌消毒。

因为动物的血色素要达到85℃左右时才能破坏,由红色转变成灰白色。

当鱼、肉的内部呈灰白色无红色血迹时,也就说明它的内部至少已达到85℃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细菌一般都可以杀死了。

要使鱼、肉的内部达到这样的温度,加热时间相对较长,但如用旺火一直烧下去,锅中的水分要大量蒸发,锅中的水分可能很快耗干,而鱼、肉的内部还没有成熟,因此长时间加热应采用小火。

炖、焖、煨、烧等烹调方法都有一个用小火加热的过程,就是这个道理。

(三)在菜肴加热过程中,必须注意原料各部分受热均匀,使原料表面的温度能同时向原料内部传播。

例如炸、熘、爆、炒等旺火短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更应注意这一点,也就是要加以翻锅或用手勺翻拌。

(四)烫、泡食物时水均需烧至沸腾,而且水量要尽可能多一些,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菜肴成品的要求及特点。

观察菜肴表面和内部受热的程度,对掌握火候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优秀厨师的基本功。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