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十讲》是其不同时期研究中国古籍的论文汇编。
从中可以看出其治学重点由史学、经学转向文字学的变化脉络;
1879年,也就是演讲前6年,伦敦哲学协会着手一词典的事。字典后来成为OED(牛津英语大词典)。
在这一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文献考证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又注意借助《周易》和易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而无论占体还是近体小说,其中都有大小不等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我们不能不予以重视。
基于语言学和古文书学证据,他推论它的日期大约是公元后第三世纪末。
他提出了文献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并确立了文献学研究的三个标准。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哲学的思考。
从语言哲学到比较民族学--布斯拉耶夫神话学理论探析
1·It is opposed by the Philological and Mythological schools.
这是反对的语言学和神话的学校。
2·Bakhtin 's philological theory is a critical theory, which is built on the criticism of Freudism and Formalism.
巴赫金的语言学理论是一种批判理论,它建立在对弗洛伊德主义和形式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
3·This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this problem more deeply so as to promote the philological theory construction.
最后指出,为了推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建设,有必要将有关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4·Metaphor which is a kind of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natural language, is not only a philological and rhetoric problem, but also a kind of cognitive nature of human being.
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修辞学问题,也是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