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目送丞相离殿尽显恭敬,退朝后突然有人说:丞相大祸临头了

青文评过去 2024-06-11 13:46:41

汉文帝继位后,周勃因为有从龙之功,得到重用,后来甚至坐到了丞相的位置。此外,汉文帝对于周勃这位老臣那是十分尊敬,每逢退朝的时候,总是目送其离去,然后才回宫。

周勃十分享受这种待遇,直到有一天,有人提醒他:“大人,陛下对你礼遇有加,你却安然接受,长此下去,必将大祸临头。”

周勃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觉得皇帝这么对待自己,脸上倍有面子。结果不久之后汉文帝便出手了,周勃最后差点死在牢狱之中。

至此,大臣们才意识到,这位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的皇帝,并不简单。

汉文帝的小心思

公元前180年,长安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由陈平、周勃为首的一群大臣,以吕后的族人意图作乱为由,将其全都除去,此事被称作“诸吕之乱”。

与此同时,这些大臣还将吕后所立的小皇帝给赶下皇位,拥立代王刘恒继位,这刘恒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汉文帝。

汉文帝不负众望,总是一副翩翩君子的做派,对待大臣那是礼遇有加。尤其是面对周勃,其表现都不像一个皇帝该有的样子。

其实,汉文帝也不想这样,奈何他的即位名不正言不顺,全靠这群大臣抬举,他才能坐稳皇位。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臣们今天能废掉小皇帝拥立他,改天看他不爽了,就能废了他拥立其他人做皇帝。这点,汉文帝看得十分清楚,因此,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削弱大臣们的权力,增强皇权。

在拥有了一定实力后,他决定杀鸡儆猴,好好敲打敲打那些大臣。

那么谁来做那只被杀的鸡呢?汉文帝选来选去,选中了周勃。

当时,在朝臣之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陈平和周勃了,平定“诸吕之乱”的时候,就是此二人一文一武配合,才轻易除掉了吕氏一族。

不过陈平这人是个人精,做事滴水不漏,而且为人低调,汉文帝还真拿他没办法。而周勃是个粗人,大半辈子都在行军打仗,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没啥心眼,好对付。

加上周勃手握兵权,对汉文帝的威胁也大一些。因此,汉文帝决定对周勃出手。

汉文帝的第一步棋

不过,说周勃好对付,那也是相较于陈平而言的。能坐到周勃这个位置的人,又有谁是真的好对付呢?或者说,好对付的人,压根混不到周勃的位置上。

周勃从刘邦起兵初期就追随左右,经历大小战事上百场。在反秦战争、楚汉争霸以及平定异姓诸侯王的战争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其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如果周勃愿意,振臂一挥,远的不说,这长安城的禁军八成会跟着他反了。

因此,对付周勃,汉文帝不得不小心谨慎。

这也解释了汉文帝为何对待周勃要如此客客气气,每次退朝要目送其离开。目的就是为了稳住、让周勃放松警惕,让他轻视自己。

既然汉文帝一直在朝臣眼中是个“好好先生”的形象,那么为何会有人提醒周勃,将要“大难临头”呢?

其实,这便是汉文帝的第一步棋。

《史记》中并未记载是何人对周勃说的这话,但是在当时的朝堂上,会这么说的,只有可能是汉文帝的人。毕竟,没有人会觉得,汉文帝这个“软弱”皇帝能拿周勃这个“权臣”怎么样。

前面说了,汉文帝原本是代王。他在前往长安继位的时候,从代国带了一批心腹一同前往。后来,便将这群人安排在朝廷一些要害位置。

那个告诉周勃“但那临头”的人,应该就是这些人中的某位。

汉文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试探一下周勃,看看他什么反应。万一周勃反应激烈,汉文帝也好推脱。当然,那位说话的大臣怕是要成为替罪羊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汉文帝其实挺“腹黑”的。

结果周勃没啥反应,汉文帝这下就放心了:看来这周勃不过如此。

于是,他的计划进入第二步。

汉文帝的第二步棋

周勃因为平定“诸吕之乱”,加上从龙之功,得以身居丞相之位。汉文帝想要对付周勃,首先就要罢了他的官。

其实,要说罢官,汉文帝恨不得把满朝文武的官都罢了。

当时,朝中大臣大多由列侯兼任。这些列侯大多是当年追随刘邦的功臣。他们仗着自己资历老,把持了朝政。

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想做点什么都需要得到这些大臣的支持,否则寸步难行,这让汉文帝很不爽。

为此,汉文帝想了个办法,要将这些大臣都赶出朝堂。

列侯都是有封地的,这些人一边享受着封地的税赋、权力,一边还执掌朝政,好处全让他们给占了,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当然,汉文帝也不能硬来,于是他以恢复“祖制”的旗号,要求这些列侯都回到封地,打理自己的封地。毕竟刘邦当初分封列侯,是希望他们能帮助朝廷管理地方的,这理由也说得过去。

可惜这些人都是老油条,自然不肯就这么作罢。他们一个个装聋作哑,汉文帝的诏令已经下达快一年了,连个做做样子的人都没有。每次汉文帝提起此事,这些人就不断推诿,找出各种借口,就是不肯放弃到手的权力。

前面不是说汉文帝想要用周勃来杀鸡儆猴、敲打百官嘛,为的就是这事。

这一次,汉文帝一反常态,决定对周勃来硬的。他给周勃下了一道圣旨。里面写道:朕遵循“祖制”,让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国去,结果大半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周勃,你身为丞相,乃是百官之首,你就做个表率吧。朕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周勃毕竟年纪大了,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在接到圣旨后,汉文帝对他的态度突然变得严苛起来,再加上汉文帝还派人去吓唬周勃。他脑袋一热,竟然真的上表请辞,告老还乡了。

至此,周勃便失去了实权。不过这还没完,如果就这么放过周勃,汉武帝震慑群臣的目的显然是无法达到的。于是,不久之后,他祭出了杀招。

汉文帝的杀招

所谓杀招,自然是要人命的。

说实话,周勃一把年纪了,早该急流勇退了,这样方能明哲保身。可惜他不懂这些,本来年纪大了,脑袋不好使了。加上前面被汉文帝的人一番吓唬,导致他回到封地后整天疑神疑鬼的。

他大概想到了韩信的下场,因为,每当朝廷的人途经他的封地时,他总觉得是汉文帝派人来抓他下狱了。

到了后来,他干脆整天穿着盔甲,武器不离寸步,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说实话,事情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这么做有意义吗?双拳难敌四手,汉文帝派个几百上千人来,该这么抓还不是照样抓?

汉文帝正想找借口将周勃下狱,结果周勃自己给了汉文帝借口。于是,汉文帝以谋逆的罪名,将周勃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

大牢中的那些狱吏可不是善茬,周勃被他们折腾得嗷嗷叫。好在周勃的脑子还没完全废掉,他拿出上千钱,求狱吏指条明路。

这狱吏的职业素养还行,拿了钱,态度立刻好了许多。他们告诉周勃:“大人,并非我们故意想刁难您,这是得到那位的命令,不得不这样。这事情,那位不松口,谁也救不了您。听说那位的公主是您的儿媳,不妨让公主出面帮忙求情。如果您还能找到其他在那位面前说得上话的,都去试试吧。”

周勃闻言,对狱吏那叫一个千恩万谢。他一方面让自己的儿媳为自己作证,说自己并没有谋逆。另一方面则派人给薄昭送去了一份厚礼。

这薄昭乃是薄太后的弟弟,也就是汉文帝的舅舅。汉文帝从代国带到长安的一批人,薄昭便是其中之一,算是汉文帝的心腹。

作为汉文帝的心腹,薄昭明白汉文帝的目的是敲打周勃,并非一定要了其性命,这才大胆收下礼物,替周勃求情。

为了保证一定成功,薄昭还请动了薄太后。汉文帝对于周勃的死活并不在意,只要答道震慑群臣的目的就行。于是他骑驴下坡,假装是迫于薄太后的压力,将周勃放了。

虽然在大牢中只待了短短两个月,但是周勃却仿佛一下子老了10岁。当年那驰骋疆场的老将军,此时已经是一位唯唯诺诺的老人了。

此后,他待在自己家中,再也不敢过问朝堂上的事情。而经过此事,那些大臣们也见识到了汉文帝的雷霆手段,明白这位皇帝是不好惹的。剩下的人,要么乖乖做事,要么选择和周勃一样,回家颐养天年了。

这些人反倒得以善终。

说白了,这整件事情中,无论是汉文帝、狱吏还是薄昭,都是明白人,唯独身处事情中心的周勃,到最后都是一脸懵逼。他不被整,谁被整?

很多人都喜欢说“难得糊涂”,其实真正有几个人是明白人呢?位高权重如周勃,不也一样看不清自己面临的这个局吗?



参考资料:

《史记》

0 阅读:19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