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总计494位皇帝,谁能称得上千古一帝?唯有这4人当之无愧

青文评过去 2024-05-23 07:35:07

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诞生了494位皇帝。这其中虽然有不少庸碌之辈,但是也不乏英明神武、能力出众之人。但是,在一众皇帝中,真正有资格称作“千古一帝”的,只有4人。

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人,要么做了开创性的举措,要么做了什么后世无法企及的事情。

他们都是谁?对历史有何贡献呢?

秦始皇嬴政

提起“千古一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秦始皇了。因为他做出的开创性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横扫六合,天下归一。

秦朝之前,虽然也有夏商周朝,但是这些所谓的朝代,天下是分散的。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下面几百上千个诸侯。所谓的天子,只是实力最强的那个诸侯罢了。

一旦天子衰弱了,下面那些诸侯就会蠢蠢欲动。周天子的下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从秦朝开始,再也没有诸侯了,这天下都姓秦。这样纷争少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不是像春秋战国时期,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

“皇帝”这个称号就是他发明的。

秦始皇横扫六合,建立秦朝后,觉得自己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按照当时的习惯,称“君”或者称“王”都无法显示出他的伟大。

秦始皇让大臣们集思广益,那些大臣都是墨守成规之人,翻遍古籍,认为古代有天、地、泰三皇,泰皇最尊贵。所以建议秦始皇上泰皇的尊号。

但是秦始皇是什么人?他怎么愿意沿用前人的称号?最后他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发明了皇帝的称号。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

改“分封制”为“郡县制”,确立“中央集权”,后世朝廷都是在此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

从夏朝开始,历经商朝、周朝,一直到秦灭六国为止,天下采用的都是“分封制”。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士、大夫。往下层层分封。

这么做的缺点很明显,分封到后面,会出现主弱臣强的情况。比如周天子,到最后就是封无可封,只能把自己仅有的城池分封出去,然后寄居在大臣的屋檐下。一代天子,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而“郡县制”将国家划分成若干个郡,郡下面设县、乡。郡守、县令皆是朝廷任命的,只忠于朝廷。

此外,朝廷设立三公九卿。大臣各司其职,确保朝廷的正常运转。如此完善、健全的官僚体系,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书同文,车同轨,天下大同。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律法、度量单位各不相同。这使得各诸侯国百姓的生活是割裂的,无法互通。

自从秦始皇废除六国文字、律法、度量单位后,各诸侯国百姓的生活开始出现交集,呈现了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朝的时候,人们之间再无隔阂,成为了一个民族,汉族。

而这,也是秦始皇的功劳。

开疆拓土,威震四面八方。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并未志得意满。他一方面发兵50万南征百越,另一方面,命令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

匈奴在秦军面前不堪一击,屡战屡败。秦朝在匈奴故地设置44县,并且修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原本的长城裂解起来,并进一步延长。

匈奴原本就不是秦朝的对手,现在有了长城,就更没胜算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匈奴都只能躲在草原深处瑟瑟发抖。

汉武帝刘彻

单论声望,汉武帝还在汉高祖刘邦之上。刘邦虽然是汉朝的缔造者,但是其能力和对后世的影响其实是无法与汉武帝相提并论的。

提起汉武帝的贡献,那就绕不开匈奴。而汉武帝最大的功绩也在于此。

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汉朝富庶到什么程度?仓库里装满了粮食,陈粮永远吃不完,新粮就进仓库了,以至于总有些粮食会放着放着就放坏了。

而此时汉朝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便是匈奴。自从秦朝灭亡后,匈奴就开始不安分了。汉高祖刘邦曾经尝试率领大军征讨匈奴,结果中计,反而被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这样让他意识到,当时的汉朝无力消灭匈奴。于是他选择了和亲,来暂时稳住匈奴。

但是和亲并不能解决问题,匈奴也不守诚信,隔三差五就会举兵来袭。

汉武帝意识到,想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还得要使用武力。

不得不说,汉武帝的运气也不错,竟然让他捡到了卫青、霍去病两位“战神”。卫青擅长排兵布阵、稳扎稳打,而霍去病则擅长长途奔袭,偷袭敌人大后方,

在二人的率领下,汉军势如破竹,多次大败匈奴。漠北之战后,匈奴单于远遁大漠深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敢再踏足汉地一步。

开拓丝绸之路,促进汉朝与西域的方文化、贸易的交流。

在对付匈奴初期,汉朝君臣都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猛。为了提升胜算,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塞外,寻找匈奴的宿敌月氏,寻求结盟。

张骞意外发现西域有很多中原地区没有的东西,比如汗血宝马,比如香料。于是,在匈奴问题解决得差不多后,汉武帝开始派人开拓西域。汉朝与西域诸国建立了紧密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双方贸易往来频繁,西域的香料、汗血宝马在汉朝大受欢迎,而汉朝的茶叶、丝绸等物品也深受西域百姓喜爱。

此举促进了双方的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双方文明的发展。

尊崇儒学,为后世儒学成为显学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之前,汉朝的皇帝、太后,大多崇尚黄老之学,讲究无为而治。当时的汉朝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倒也合适。

可是等恢复得差不多了,还实行黄老之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汉武帝发掘出儒学,重用儒生。很多儒家子弟得以登堂入室,执掌朝政。在当时,儒家思想无疑是先进的,进步的。重用儒生,使得汉朝的文化、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也为后来儒学成为官学、显学,奠定了基础。以至于后来科举都要考校儒家经典。

唐太宗李世民

要说古代最完美的皇帝,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能文能武,还听人劝。更关键的是,他开创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富庶的朝代,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他功过三皇五帝也不为过。

毕竟说起“三皇五帝”到底做了多少厉害的事情,还真的是乏善可陈。相比之下,唐太宗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

也许有人会拿“玄武门之变”说事。但是这算事吗?“千古一帝”看的是对历史的贡献,秦始皇晚年整天求长生,且秦法严苛,还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再说了,这皇位就该是李世民的,李唐的江山,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这皇位,他不坐,谁有资格坐?

好了,话归正题,我们来看看唐太宗李世民都有何值得称颂的事情。

盛唐的缔造者。

虽然李世民算不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李唐江山半数是他打下来的。论起能征善战,李世民在当时绝对算得上第一。

要是没有李世民,就没有唐朝。更重要的是,他在坐上皇位后,依然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怠慢。

一方面,他积极发展农业,使得唐朝从隋末的战乱中快速恢复。另一方面,他鼓励经商,商人的地位大幅提升。很多西域商人频繁往来唐朝和西方诸国之间。唐朝时期的经济之繁荣,远超其他历朝历代。即使是以富庶文明的宋朝,相比之下也自惭形愧。

因为李世民知道,仅仅靠农业,最多只能让百姓吃饱饭。只有商业,才能让财富流动起来,国家才能焕发活力。

与此同时,在商人们的帮助下,唐朝的富庶与强大被西方诸国知晓,这才有了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大景象。

也正是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才有了贞观之治。

而这,也为唐朝后来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李世民定下的基调,后面的皇帝是不敢逾越一步,违背“祖制”的。

大力推广科举,使得更多寒门得以鱼跃龙门。

虽说科举在隋炀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是也仅仅是存在,并没有得到推广。毕竟隋朝的朝廷,还是被世家大族把持着。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李世民开始推行科举取士,此举使得寒门子弟有了出将入相、为国效力的机会。一些有才能的人,终于不用为出身所限制,可以一展抱负。

也难怪李世民能够自豪地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正是因为有李世民开了这个头,后世的皇帝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最终使其取代门第,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要是没有李世民,科举猴年马月才能普及,就是个未知数了。

最听人劝的皇帝。

古往今来,听人劝的皇帝少之又少,像李世民这么听人劝的皇帝就更是万中无一了。

对于那些直言进谏的大臣,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其实都不是那么喜欢的。昏君自不必说,人家压根就没兴趣听这些大臣唠叨。至于明君,往往能力出众,这种人多少都有些刚愎自用的。他们觉得自己才是最聪明的,对于大臣的谏言能听一半就不错了。

但是李世民不一样,他能力出众,文韬武略样样在行。但是对于大臣的谏言,只要觉得有道理的,甭管他多么不喜欢,都会采纳。

在一干谏臣中,最有名的当数魏征来了。据史书记载,魏征一生谏言超过200条。此外,王圭、褚遂良、马周等大臣也是频频进谏,李世民大都采纳了。即使是没有采纳的建议,也都给出了解释。

毕竟,大臣们只是做建议,真正做决策的还是他这个皇帝。如果皇帝一味地只知道采纳大臣的建议,而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也是很危险的。因为这说明他无法辨别建议的好坏,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历史上,能力出众还愿意听人劝的皇帝,唯李世民一人也。

永乐大帝朱棣

古人总喜欢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将这四位皇帝摆在一起。但是说实话,宋太祖赵匡胤何德何能,能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相提并论?

真正能和这三位相提并论,被称作“千古一帝”的,唯有永乐大帝朱棣了。

也许有人会说:“朱棣抢了侄子的江山,就这点,他就不配‘千古一帝’这个称号”。

还是那句话,这算事吗?真要说的话,赵匡胤黄袍加身,抢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江山,那才是“千夫所指”吧?

更何况,明朝的江山是老朱家的。是朱棣做皇帝,还是朱允炆做皇帝,对百姓来说其实没啥区别。

但是纵观历史,能和唐太宗相提并论的皇帝,寥寥无几,朱棣就有这个资格。他治下的明朝,是当时最强盛、繁荣的帝国。即使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做不到这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开创者。

自从朱棣将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成了明朝的国策,任谁都不可动摇。

在这点上,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无人可出其右。毕竟皇帝乃是万金之躯,养尊处优惯了,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但是朱棣就有这个魄力,事实上,他戎马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少说也打了几十场,绝非那些深宫中长大的皇帝可比的。

幸亏古人讲究“祖制不可违”,他后面的那些皇帝就算心不甘情不愿,也得老老实实待在北京城,做好准备,随时面对来自草原的威胁。

能有如此魄力的皇帝,也只有朱棣一人。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了。

郑和下西洋,使得明朝声名远扬,万邦来朝。

朱棣在南征北战、扫平四方,发展经济、国泰民安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他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浩浩荡荡的舰队下西洋,宣扬明朝的威势。

虽然有说法说,朱棣其实是因为到处找不到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才让郑和去海外寻找朱允炆的。他一直不相信朱允炆真的死了。

郑和下西洋也许有这个目的,但是这肯定只是附带的。毕竟如果真的只是想要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派锦衣卫暗中寻找就行了。何必如此大张旗鼓?就不怕打草惊蛇?

而郑和不负众望,他去了很多国家,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让那些远离明朝的国家,知道原来有明朝这样强大、富庶的国家存在。有的国家托郑和带回礼物,向明朝示好。有的国家干脆派出使者,跟着郑和一行一起来到了明朝。

到后来,才有了万邦来朝的盛大空前景象。

由于很多国家是第一次知道明朝的存在,以至于前来朝贺的使者甚至超过了盛唐时期。如此盛大的景象,纵观人类历史,也找不出来几次的。

史无前例的《永乐大典》

朱棣组织人手编撰的《永乐大典》,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永乐大典》收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经史子集,内容五花八门,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内容都是孤本、绝本。朱棣此举对于中国文化的保存、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永乐大典》的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很多失传的技术、工艺,都保存其中。

而下旨编撰《永乐大典》的朱棣,自然也是居功至伟了。

虽说清朝乾隆年间也编撰了《四库全书》,但是说实话,《四库全书》相较于《永乐大典》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首先,《四库全书》的很多内容就参考了《永乐大典》。没有《永乐大典》,也就没有《四库全书》。

其次,《四库全书》在编撰的时候,有不少不利于清朝的书籍直接莫名其妙消失了。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

再次,《四库全书》求量,因此内容参差不齐。一些水平很低的笔记作品也被收录其中,拉低了《四库全书》的水平。

怎么看《永乐大典》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凭借这三点,朱棣这“千古一帝”也算是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

《史记》

《新唐书》

《旧唐书》

《明史》

0 阅读:186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