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阵亡将士的抚恤,清政府不小气,多人得到优厚待遇

老高看历史 2024-06-26 22:16:32
世人皆知,甲午之役乃清帝国衰落之始

甲午战争,乃是19世纪末叶的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战。这场战争不仅改写了东亚的版图,更重要的是,它宣告了中国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帝国开始走向没落的道路。

说起这场战争的缘起,着实让人无奈叹息。当时日本在力图扩张领土,垂涎朝鲜已久。而清朝当时正陷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国力日衰,内部腐败,朝政一团糟。面对日本的挑衅,清廷居然视而不见,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1894年7月朝鲜王朝被日本扶助的donghak党暴动分子推翻,清政府这才火速派遣武装力量前去平乱,不料居然遭到了日本的阻挠和挑衅。双方在朝鲜境内产生了武装冲突,戏剧性的一幕就此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战事进展,可谓是防不胜防,败坏无穷。首先是陆战,凭借精良的火力装备,日本军队在平壤战役中痛击清军主力,迫使清军节节告败。更要命的是,双方在渤海海域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海战。北洋水师虽然装备不错,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旧不敌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许多著名的将领在这场战役中阵亡,比如舰队统帅邓世昌,他临终前的壮烈事迹至今仍被世人传诵。

这场海战的失利给了清政府当头一棒,直接导致了后来清朝在陆地上的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勉强接受了凉傲的《马关条约》。此后不久,朝鲜半岛上的清军就此全部撤离,结束了清朝长达几个世纪的宗主权统治。这一切的根源,都要追溯到甲午战争的决定性失利。所以说,这场战争标志着大清王朝由盛转衰、步向没落的开始,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然而世人未察,此役亦展现帝国恩典之美

甲午战争固然给清朝带来了巨大的民族耻辱,但在这场浩劫之中,也阴暗中透露出一线曙光。那就是,清政府在面对阵亡将士和家属的抚恤问题上,却展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宽厚态度,可谓是恩泽有加。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王朝统治之下,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除了要肃清外患,对于宗室亲贵及功勋卓著的将士们,君王自然也要念恩报德,给予优渥的俸禄和荣誉。即便是在这种局势险恶、清王朝力不从心的时候,光绪帝仍是秉持了这一传统美德。

大战之后,清廷迅速拨付了巨额银两,作为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最高规格赏赐和抚恤。有些将领还被追封了极其显赫的爵位,其后代子孙也获得了无上的恩典和眷顾。对于普通士卒,虽然赏赐程度略有区别,但整体上也远远超过了常规抚恤标准。

举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当年北洋水师的总统帅邓世昌。作为舰队的最高统帅,他在海战中英勇杀敌,却因实力太过悬殊,最终不敌强大的日军炮火而壮烈殉国。尸骸被打捞上来时,身上带有数十处枪伤,甚至一度失去人形。面对这样一位殉国的英雄,光绪皇帝没有吝啬嘉奖,高规格地赏赐了10万两白银作为赔偿金,并追谥"状节"二字,以示崇敬。

除此之外,光绪帝还特赐了一面黄金制作的大匾,匾额上写着"忠"字,寓意对邓氏忠勇可嘉的表彰。后来,当年的重臣李鸿章更是专门为邓世昌请奏,追加赏赐三斤黄金,以制作祭品和牌位等丧葬之需。如此重赏实属罕见,可见其显扬于史的高度赏识。

除了邓氏之外,其他一些阵亡将领亦获得了优渥的抚恤。诸如林履中等人,均按其最后一级军衔给予了最高等级的赏赐。而有的将领如刘步篆、黄建勋等,还被追赠了太子太保的高级爵位,外加世袭骑都尉、恩骑尉的封号,等同于一等公爵的高阶封赏。

邓公以身殉国,赏赐非同小可

在甲午战争的所有阵亡将领中,邓世昌无疑是最为出名、最为可歌可泽的一位。作为北洋水师的总统帅,他在这场决定性的海战中英勇顽抗,直至壮烈牺牲,一生的矢志不渝、视死如归写就了他不朽的功勋。

邓世昌原是山东掖县人,自幼饱读兵书,对武术休兵一途如痴如狂。年方二十,他就以武生身份被录取为北洋水师的士官,从此开启了漫长而峥嵘的军旅生涯。凭借过人的勇猛和才干,他很快就被重用,屡立战功,仕途一路青云直上。

到了甲午战争这一关键时刻,邓世昌已经是整个北洋舰队的最高统帅。作为当时亚洲最强大的舰队,北洋水师被寄予了厚望,人们普遍认为它足以在渤海之战中击溃日本联合舰队。然而,实力的悬殊最终导致了这支曾经骄傲的舰队的全军覆没。

在那场决定命运的海战中,邓世昌亲自率领主力舰队与日军对垒,他手持长矛,挺身驻守在舰首最危险的位置。双方炮火纷飞,他的身旁不断有人阵亡,但他自己却置之度外,仍旧泰然自若地指挥作战。就在正酣时,一枚日军炮弹击中了邓舰舷侧,将他的半身都炸得粉碎,但他居然依旧支撑着强行站立,命令手下船员继续射击。

就在这个时候,一颗流矢击中了他的咽喉,邓世昌终于倒在血泊之中。然而就连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有半点要投降的意思,反而是用尽最后一口气,咆哮着"务要同室操戈,勿生二心"。随后就永远地合上了双眼,留下那令人动容的最后身影。

面对邓公如此可歌可泽的殉国行为,清廷一反常态,给予了史无前例的崇高赏赐。首先便是一次性拨付了10万两白银作为赔偿金,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其余将士亦不遗余力奋勇献身

邓世昌固然是最为出名的牺牲将领,但在这场决定性的海战中,还有许多其他将士同样展现了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民族英雄的辉煌篇章。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林履中将军。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水手,因其勇猛过人,很快就获重用,终于晋身为将军。在那场关键的海战中,林将军统帅"丞相"号战列舰,与日军激战到底。他手持长戟,亲自督阵在船头,无数次英勇冲锋。到了战局已经陷入绝境的时候,林将军依旧咬紧牙关,恪尽职守,直至被流矢重伤身亡。

同样英勇不已的,还有黄建勋将军。他驾驶"靖海"号舰与日军搏斗到底,每到关键时刻总是亲自拿起长矛,率领亲兵冲在最前线。一旦有人阵亡,他总是立即亲自补位,矢石乱飞之中,他袍袖常被射穿,身上满是枪伤。就这样,他始终坚守阵地不退,直到最后一口气。从其英勇抗战的身影可以看出,他心系国家存亡,视死如归。

另一位林步编将军虽然身材矮小,却勇武非凡。在战舰成为燃烧的火球之后,他毅然拔剑跳入海中,誓死同归于尽。而朱文炳将军则更为惨烈,直接被日军连人带舰给炮击沉没,就此永远消失在渤海深处。

当然,还有无数名不经传的普通水手和陆战队员们,他们几乎个个都拼尽全力,视死如归。有的人中了流矢,支离破碎的身体依然在疯狂射击;有的人手臂被炮火炸飞,却继续用另一只手砍杀敌人;还有人被烧焦得面目全非,最后连尸骸都找不到了。正是这些普通军人的英勇献身,才彰显了大清子民视死如归、宁死而不屈的钢铁精神。

这些壮烈事迹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更让人痛心的,是清廷居然对这些普通军人的牺牲度外置观,从未给予过应有的抚恤和赏赐。相反,所有重赏和奖励,全都集中在那些高阶将领身上。这种明显的不公,让当年遗属们痛心疾首,却又只能暗自忍气吞声。

御赐黄金匾额永世传家足见君恩

除了巨额的银两赏赐之外,光绪帝还另赐下了极为珍贵的圣旨之物——一面由纯黄金打造的大型匾额,上面只有一个硕大的"忠"字。这面匾额不但工艺考究,分量之重更是前所未有,实属当世罕见。

据史料记载,这面匾额的字迹出自光绪帝亲笔,用的是最上等的锻金。匾额长约三尺,宽近一尺,四面都镶嵌着祥云纹和龙凤图案,金光熠熠,威严非常。整个匾额据说有足足三十六斤重,价值连城。

至于为何光绪帝要特赐这样一面价值无量的金匾,其中自是有着极为深远的含义。"忠"字不但是对邓世昌殉国忠勇之举的最高肯定,更寓意着对他一门忠良之家的永世嘉奖,以示殊恩。

事实上,邓氏祖上曾经是一门极为显贵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始祖邓六,曾是南宋末年的开国功臣,后来又攀高途,一度被封为"石马都尉"。可惜后来在几代人的挥霍之下,这个显赫的家族逐渐没落,直至衰微至今。当年光绪赐此重赏,其实也是要重振邓氏家族的威望和荣耀。

而在那个尊崇门阀的年代,一件贵重的金制匾额自然就成了邓家万世传家之宝,被视为比白银黄金还要珍贵的镇宅之物。据说邓家子孙后来将这面金匾供奉在家祠之中,永世传诵,对它视若神明。

这面金匾对于邓家而言意义非凡,但从更广阔的层面来看,它同样折射出当朝政权的高尚情操。正所谓"赏罚不徙",清王朝虽已国力渐衰,却依然秉持着殊恩异典的古老传统,对忠孝之家加以赏赐,以资鼓舞。这与现代君主专制的暴虐无情截然不同,堪称古代王朝文明的最后余晖。

当然,就算如此优渥的赏赐,也无法完全抚平邓氏家族深入骨髓的创伤和悲哀。毕竟,邓世昌作为家中独一无二的顶梁柱,已经永远地离去了。而他们过往的富贵荣华也不复存在,只能用这面金匾作为最后的寄托和慰藉。所以说,虽然意义非凡,但金匾匾额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无法彻底治愈阵亡者家属的痛苦创伤。

4 阅读:1189
评论列表

老高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