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大哥要和初恋结婚,被母亲一句话打消念头,如今不要太幸福

农一代民工的事 2024-06-12 16:48:24

为了增加可阅读性,部分情节做了艺术化加工,请注意甄别。

我大哥是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因为是家里的老大,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要带着,他是我们家“吃苦”最多的人,连初中都没有上,直接回家帮父母干农活。

那些年,因为父亲在公社当会计,虽然每个月都能领到一定的现金,大队也会记工分分口粮.但只有母亲一个人出全工,家里六七张嘴要吃饭,队上分的粮食就有点不够吃,这也就是大哥早早回家务农的主要原因。

其实,大哥读书时的成绩还不错,很多年后我们都长大了,父母都总是会提醒我们,将来一定要多孝敬大哥,才算对得起他为这个家的付出。

大哥从13岁开始务农,经历了大集体的最后几年,等到80年代包产到户时,年纪轻轻的他,却已经是湾里认可的干活里手了。什么耕田翻土、什么挑担下种无所不通。再加上也遗传了父亲身上那种儒雅的气质,在他们一帮同龄人里,确实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转眼来到了87年,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一个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哥哥突然对父母说:我要和小娥结婚,不知道你们同意不?

听说大哥要结婚了,最兴奋的竟然是我。父母还在讶然没来得及说话,我就忍不住跳起来哇哇叫:好啊好啊,小娥姐姐好漂亮还温柔,我喜欢她当我的嫂子。

按说,儿子长大了,父母心里最大的希望就是给他娶亲成家。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哥说出这个消息后,父母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是对望了一眼,然后就是母亲开口了:

小兵,虽然我们都不否认小娥很好很优秀,模样上和你也很般配,但你要是想成家后多点幸福,我劝你还是不要打这个主意。

母亲看了看像一盆冷水淋头说不出话的大哥,最后叹息地说道:你是我们的大儿子,这些年你为这个家付出很多,做父母的都看在眼里。

天下父母心,我们绝对不会害你的。你要是铁了心要娶小娥,我们也不拦着,但今后的好日子还是麻纱日子,那可都是你自己选的,不能后悔哦。

原本听母亲说不同意,大哥心里肯定是很恼火,也明显有了点激动的神情,但听了母亲后面半截话,应该又马上恢复了理智,沉默了一阵之后,最后答应这事暂缓,自己考虑考虑后再决定。

后来的事情很简单,大哥和小娥姐的婚事真的就没有了下文,没多久就有人给大哥说媒,下半年就把小玉姐姐娶进了门,成了我的大嫂。

其实,大哥和小娥姐“恋爱“的事,我也早有耳闻,甚至也曾好几次亲眼目睹过。

那年代农村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吃过晚饭之后,基本都是年轻人相互串门去玩耍,一般都是男孩子去有女孩子的人家玩。

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有长辈在,也不会是单独的两个人相处,也就无需忌讳点什么,而大哥他们一帮人去得最多的就是小娥姐家。

小娥姐也是我们湾里的人,我们湾里基本都是黄姓,小娥姐却是少数几乎姓李的人家。她家有五个女儿,小娥姐排行第三,而且是五姐妹里最突出的一个。

小娥姐的大姐年龄大很多,也早就嫁人了,从二姐开始到老四三个闺女待字闺中,也就吸引了所有同龄男青年的眼光。

而这三个姑娘里,小娥姐的模样最俊不说,她还读了高中,成了我们村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高中生。

小娥姐高中毕业后回到家,先是跟别人学了几年裁缝,出师之后,反正她家就在大路旁,于是便在家里开了个裁缝店,基本都不用干农活,只需要呆在家里给人做点衣服,顺带做点家务而已。

这样一来,和其他姑娘比起来,小娥姐身上确实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即使是比她小了那么多的我们这帮小孩,在背地里议论时也一致认为她就是我们的村花。

我们这帮小屁孩都识货,大哥他们那帮正当婚配的后生家岂会看不出来?于是,去他家玩的男孩子们,最开始都不约而同把火力集中在小娥姐身上,二姐和老四基本被忽略了。

农村男青年表达爱意的方法很直接,大家平时在别人家帮忙时,东家会有点零食或者香烟。男青年们都会偷偷留着,晚上聚到一起了,就会把口袋里的零食掏出来送到女孩子面前,顺带给”未来的岳父“敬上一颗烟,就会觉得倍有面子。

而我也亲眼见到,大哥大把大把的零食掏出来送到小娥姐手里。而小娥姐也会笑着收下。

当然,并不是小娥姐贪图吃那点东西,我也亲眼见到,好几个男孩在她面前碰过一鼻子灰。

由此可见,小娥姐对我大哥也确实心有所属。

还有一些事是我自己猜的,每当邻村放电影,我们都会去凑热闹,只是因为我年龄小,也习惯跟在大哥屁股后面当拖尾巴。

但后来慢慢地,大哥就不怎么喜欢带着我了,有几次甚至亲眼见到他和小娥姐一起去电影,却就是不肯带上我。

有几次大哥被我缠得没法只好捎上我时,小娥姐也会掏出点糖果什么的塞给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哄着让我别跟着她们。

在我的认知里,大哥和小娥姐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漂亮又贤惠的小娥姐,父母为什么不乐意她做儿媳妇呢?

大概过了半个月吧,大哥和父母的一次谈话被我偷听到了,我才听到了原因。

母亲当时叹着气说:小娥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只是和你之间的差距太大。人家读了高中,你却是个小学生。

文化水平差得远,待人接物的认知上就会存在太多的差距。你们真的做了夫妻,每天的柴米油盐,很大程度上就会让你们的差距成倍放大。

母亲最后还不好意思地说了另外一个理由:小娥自己虽然文静贤淑,但他母亲可是我们湾里出了名的暴脾气,吃不得半点亏,一丁点小事就一定要和别人争个长短。

这样的原因,虽然也是因为她们家是小姓,不得已需要自己争气才能立足的缘故。但这样的脾性几十年了,我们湾里这么多女人,有几个没有和她吵过架的?

虽然父母的缺点是父母,但脾气性格上是很有遗传倾向的。小娥的母亲这么强势,她这个女儿大概率也不会弱。

婚前还是大姑娘,可能还没机会表现出来,一旦成家了那就是家庭主妇,那肯定就会性情流露的。

到时候你这个老实的本性,不和她争吧,肯定会觉得家人受委屈。和老婆争吵吧,娘家那么近,你能保证她母亲不会过来训你?

母亲的这番话,大哥听了当时一言未发,最后也就默认了和小娥姐分手的结局。

那段时间里,大哥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的,连带我这个不是当事人的儿子也对母亲有点看法:那么漂亮的小娥姐,别人求都求不到,你却主动往外推……

看着大哥有点消沉了,心病还需心药医,父母的拜托,下半年就有人给大哥说亲,对象也是本村的小玉姐。

小玉姐虽然是我们本村人,但我竟然完全没有印象认识她,乃至在订婚宴的时候让我叫嫂子,我还吞吞吐吐地问她:我怎么不认识你呢?

小玉姐在镇上的皮鞋厂干活,据说有了四五年时间了,这就难怪我不认识她。

其实自从说亲之后,大哥就和小玉姐你来我往了,因为小玉姐在镇上的皮鞋厂干活,对镇上更熟悉,他们”拍拖“期间会经常去镇上的电影院看电影。

那时候大哥买了一台自行车,未来的嫂子小玉姐就坐在后座上,我一开始也经常赖着要跟着去去。

大哥当然很不愿意带着我这个拖尾巴,但小玉姐则很大度,只要我流露出想去的神态,她就会主动开口叫我,让我坐在自行车的前杠上。

于是,很多年后我也长大时,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时,我还会主动对侄子说:当年你老爸老妈约会,我可当了一年的电灯泡的。

正是因为小玉姐对我的大度,我心里很快就“忘掉“了小娥姐,说是喜新厌旧也罢,没多久就承认了小玉姐这个大嫂的地位。

第二年年初,大哥就结婚了,昔日陌生的小玉姐,就成了我嘴里的大嫂,那时候,我还刚上初一。

哥嫂婚后的第二年,侄子就出生了。而我中考时考上了中专,每次回家,大嫂就会给我做好吃的,还会给我准备一些零食带去学校。临走前,父母给了生活费之外,大嫂还会偷偷点塞几块零花钱给我

这样一来,大嫂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很快就牢不可破了。没多久,当时“失去”小娥姐的不忍也就彻底被我遗忘。

后来我毕业了,最开始在乡里的学校教书,后来南下广东,应聘到了中山的学校,随着事业的稳固,也就把家安在了中山。

离家远了,在照顾父母的问题上,我这个儿子确实是做得不到位的。

但大嫂却一直鼓励我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不用挂念家里的老人。这么些年来,父母慢慢变老,如今都已年过八十,几十年来,他们和大嫂从未红过脸,婆媳之间相处得比其他亲母女都要好。

而大哥大嫂结婚后,先后生了侄儿侄女,如今侄儿大学毕业了,也在广东这边打工,侄女却嫁在镇上,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再说回小娥姐。当年我大哥和他分手后,小娥姐也消沉了很久,据说曾经质问过我大哥很多为什么。当然,大哥应该是不会把我母亲说的那番话转告她的。

我们当地有句形容男女婚恋难易程度的俗话:三只脚的难找,两条腿的大把。意思是说,女孩儿找对象很容易。像小娥姐那样的条件,确实也不愁嫁不出去。

也不知道是为了故意和我家“比“还是什么原因,小娥姐后来也嫁在了本村,她的丈夫还是我的一个远房堂哥。

婚后的几年里,小娥姐确实也过得挺幸福的。但后来小娥姐生儿子的期间,做包工头的丈夫应该有点耐不住的苗头,其实应该没到背叛婚姻的程度。

连小娥姐自己都只是在隐晦地警告丈夫,但好巧不巧被岳母知道了,岳母带着家里的第六个女儿还有最小的儿子,一起吵到了女婿家。把女婿骂了个狗血淋头不说,甚至还逼着女婿当众下跪悔过。

女婿一开始也知道自己理亏,说了很多悔过自新的话,还拉着小娥姐让她帮着劝一下岳母。

可不管女婿怎么求情,岳母就是寸步不让,小娥姐也只是抱着一种“我自己不参与”的心态看着娘家的人在闹。

就那样,女婿实在忍无可忍了,告罪的话也说了几箩筐,但还是少不了当众下跪的程序,最后就勃然翻脸:当即就提出离婚。

要不是当时孩子还没满月,或许这个家真的会立即散掉。

但从那之后,小娥姐夫妻就再也回不去了。离岳父家只有短短的两三百米距离,女婿也再没去过岳母家。

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小娥姐终于还是离婚了。丈夫愿意净身出户,一个人跑去了广东打工去了,后来还在广东和一个贵州女人成了家,只留下小娥姐带着孩子在家里。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小娥姐倒没有再婚,如今他儿子也都结婚生了孩子,她前夫偶尔会回来看一下儿子和孙子。

看到这一切,人到中年的我,也不得不感叹,父母当年阻挠大哥和小娥姐的婚事,是多么的明智。就像大哥着几十年来到如今的家庭生活,要多幸福就有多美满。如果换做小娥姐呢?或许就是截然不同的状况了……

0 阅读:2

农一代民工的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