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上太空为什么要带枪?不是防外星人,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陋室文史 2024-06-24 16:33:07

来源:中国知网

自从近现代以来,航天事业已经成为了每个国家最重视的领域之一,我国航天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苏联作为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国家,留下了许多相关经验供他国参考。

比如说,我国航天员在上天时,都会配备一把特制手枪。

但佩枪的目的可不是为了防外星人,就是因为吸取了当年苏联的惨痛教训……

美苏冷战,进入太空

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正酣。

苏联为了展现国内强大前沿的航空航天技术,在1961年将飞行员加加林送上了太空,实现了人类首次上天。对此,苏联得意不已,趾高气昂,而美国只觉得脸面无光。

可由于加加林只是进入了太空,没有走入太空,所以对于苏联和美国而言,他们接下来要竞争的就是看谁能率先完成这一走。

想要扳回一局的美国立刻集中了国内的资源,投入到了载人航天的项目中。

有数据显示,美国把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就是NASA的预算从1960年的5亿美元提高到了1965年的52亿美元。同一时期,NASA的员工也从3.65万增加到了37.6万。

此外,美国还将国内的200所大学都纳入了这个项目的研究之中。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美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苏联也借机对此进行了大肆地批评和嘲讽。

那么,此时的苏联又在做什么呢?

苏联制定了两个计划,一是要走上太空,二是要造出一架载人飞船实现对月飞行。

相较于美国,苏联在太空项目中的野心更大,但这个野心却把国内的资源打散了,导致苏联在载人飞船的项目中进展得很不顺利。

到了1965年,美国的太空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载人飞船进行了第一次的太空飞行。虽说只是实验,但实则却是美国在太空领域上,似乎已经开始反超苏联的证明。

反观苏联,尽管在1965年也启动了飞船的试验,可飞船还未等抵达太空中预定的轨道时就爆炸了。

这个结果让苏联很是惊慌,为了能够赶在美国之前实现太空行走,还是向中央递交了要把宇航员提前送上太空的提案。中央也批准了他们的行动。

执行此项航天任务的是帕维尔·别利亚耶夫和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前者是接收地面指令或向地面传输指令的指令长,后者是飞船的驾驶员,他也是那个要在太空中走出机舱的人。

故障频发,有惊无险

但是对于苏联航空当局的管理者和研发人员而言,他们不确定这架载人飞船在进入太空后会发生什么状况,毕竟他们之前的实验尝试都不尽如人意。

另外,因为人类历史上还未过走入太空的先例,使得苏联的不少专家也担心离开宇航员在机舱后,在承受不了太空的压力的情况下,心脏或者大脑受损。

为了尽最大可能地保全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苏联专家为指令长设计了一套方案,教他如何把踏出舱门外的列昂诺夫再次拖进飞船。

1965年3月18日,在一切前置准备都就绪后,列昂诺夫和别利亚耶夫坐上了飞船。在他们临行前,飞船的设计师还出言叮嘱,到了太空只能靠他们自己,别因冒失丢了性命。

可,问题还是出现了,飞船在起飞之后不知出于何种技术故障,偏离了原定的轨道,但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没有影响飞船进入太空。

之后,列昂诺夫就要按照原定计划要走出机舱。

在开舱前,指令长先在列昂诺夫的身上牢牢地绑上了一根与船舱相连的“绳子”,以防意外的发生。

虽然有“绳子”作安全保障,但列昂诺夫还是很紧张,因为这根“绳子”是和舱内保持联系的电话线!对于列昂诺夫来说,他是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一根细细的电话线上了。

可为了苏联的荣耀,他还是打开了舱门。

据事后的列昂诺夫回忆,他先是将脑袋伸出了气闸舱,进行观察。起初的一切都还很正常,他也见到了浩瀚无垠的太空。正当他感慨之时,身上的宇航服突然鼓胀了起来。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列昂诺夫大脑空白了几秒,就在这茫然震惊之际,他的身体如同水瓶中的木塞般冲出了船舱。

踉踉跄跄地飞到了舱外后的列昂诺夫,只能逼迫自己快速镇定下来,但他还是无法在太空中控制住自己的身体。

之后苏联有媒体报道称,列昂诺夫在出舱后还兴奋地翻了几个跟头。但真相却是,列昂诺夫在大气的压强下打着转。

这几个旋转的动作也使得绳子缠绕在了他的身上,把他拉停在了舱口。

发生了这个意外之后,列昂诺夫放弃了像先前在陆地上预演的那样继续在太空中行走。

可是,鼓胀的宇航服也让他一时间难以回到舱内。所以,此刻的列昂诺夫是走也不是,回也不是。

无助的他只能在舱外喊着,他再也回不去了。

舱内的指令长和地球上的工作人员都听到了列昂诺夫叫喊,感受到了他当下所面临的绝望。但他们却不能够给他提供任何的帮助。

列昂诺夫也明白,他只有自救这一条路。

可由于先前的紧张过度,导致他体内的肾上腺素飙升,出了一身冷汗。汗水模糊了他的面罩,让他有些看不清舱门了。

虽然危险万分,可毕竟他也是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宇航员。在身上摸索了一阵后,他也找到了宇航服上放气的按钮。

释放气体的过程中,他的身体也因剧烈的气压变化而产生痛感。但为了活命,他忍住了。

随着宇航服一点点地缩小,列昂诺夫也慢慢地向舱内挪动。12分钟过后,他成功地回到了飞船,并关上了舱门。

吸取教训,配枪自卫

坐下来歇息了片刻,列昂诺夫和指令长就决定返回地球。可操作着飞船掉头的时候,又一次发生了故障。

这一次,舱内的氧气浓度不知为何居然升高了,导致舱内闷热异常。此时但凡出现一点火星,就能点燃这架飞船。

尽管列刚诺夫对飞船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但都没有起作用。就在两人觉得自己回不去地球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舱内的氧气浓度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来不及多想,他们赶忙驾驶着飞船,踏上归途。本以为现在应该平安无事了,故障第三次出现,飞船的自动定位系统竟然失灵了。

为了安全着陆,他们只能手动进行遥控,飞船疯狂地翻滚。过了一会儿,他们降落到了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的深处,距离他们原定的降落点足有965公里。

在他们打开舱门后,映入眼帘的是夜幕下白茫茫的雪景,耳边还传来了阵阵呼啸的风声。

他们两无奈地爬出了机舱,准备徒步走出森林求救。

他们迎着风,晃晃悠悠地走在雪地上时,列昂诺夫隐约听到了一阵阵狼嚎和熊叫,吓得他赶紧叫住了指令长,停下了脚步,四处观察。

过了一会儿,列昂诺夫没有见到狼群和熊的踪影,催促着指令长加快脚步,离开这个人迹罕至的鬼地方。

再来说苏联航空当局,虽然得知了飞船已经返程,但在原定的地方没有见到飞船之时,才意识到了又有意外发生。于是,他们只能安排直升飞机满世界地寻找这两个宇航员的身影。

在第二天,有架直升机发现了在森林中行走的宇航员。

可是,森林中大树阻挡了直升机的下降,直升机上的救援人员只能让列昂诺夫他们走到空旷一些的地方,再把他们接走。

列昂诺夫和指令长在迫降地球的26个小时之后,才真正获救,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经历了这次事故之后,列昂诺夫在1979年参观兵工厂的时候就向厂长提问,能否可以为宇航员设计一把防身用的手枪,有了武器傍身的话,就算他们落在了西伯利亚也不用担心野兽的袭击了。

于是,苏联就开始将宇航员手枪的研发提上了日程。

1982年,手枪才研制成功,并被放入了宇航员的便携式应急工具包之中。

对于此后每一位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来说,他们都会拿到这把手枪。

苏联从列昂诺夫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但美国NASA却没有仿照苏联在救生包中放手枪。

要知道,美国可是一个枪支合法的国家,可NASA却意外地奉行的却是“太空禁止武器”的原则,只给宇航员的急救包中放入了一把救生刀。

这把刀也与普通的军用道具不同,是专门为宇航员自保设计的,刀脊上有两排锋利的锯齿,刀身的硬度可以承受剧烈的冲击。

美国放刀的行为其实也同苏联一样,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但是他们觉得倘若飞船落到了亚马逊雨林或者非洲草原上时,刀要比手枪更有用。

除了美国和苏联外,中国的宇航员在执行航天任务时也有带上一个装有小型自动手枪的工具包。

在2021年的载人飞船神舟十三号上,三位宇航员都带上了手枪。

可见,宇航员的手枪不是用来和外星人搏斗用的,而是用于在异常的情况下求生自卫用的。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去太空带枪吗?》学生之友(小学版)(探秘). 2009(03)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4-06-25 07:36

    应该是2003年吧?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