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年维也纳之战失败后奥斯曼在内政外交各方面均开始步入颓势

史海撷英 2024-07-16 17:46:16

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第二次围攻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核心城市——维也纳。但就跟1529年第一次之围一样,奥斯曼人再一次失败了。但与前者不同的是,1529年苏莱曼大帝以围攻维也纳为标志,达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巅峰鼎盛!而1683年卡拉・穆斯塔法却以二度围攻维也纳为标志,象征着奥斯曼帝国军事由攻转守,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大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苏莱曼大帝因为运输困难和补给缺乏而最终未能攻克维也纳,但他却能从城下撤军时,安全地带走了全部的部队!而1683年的卡拉・穆斯塔法,不仅在野外的会战中败给了数量居劣势的敌人,他的军队也遭受重大打击,二十五大军光死伤数目就有10到15万!

虽然穆斯塔法的军队没有被全歼,但所剩无几的部队也不过是一些仓皇逃命的乌合之众。而在欧洲人的心目中,穆斯塔法的这次失败永久性地摧毁了土耳其人能征善战的名声,开始在欧洲地区全面反攻奥斯曼帝国!

战役结束

维也纳城下的战役结束后,欧洲联军统帅扬・索别斯基和洛林公爵立刻率领基督教军队追击奥斯曼残军。逃跑中的卡拉・穆斯塔法在拉布河河畔暂时停下来收拾残兵,并重新分配指挥权。

穆斯塔法恼火地指责与他战术意见不合的政敌——布达总督易卜拉欣帕夏,说他故意率部先行离开战场,加速了其他部队的败退。于是,他下令处决了易卜拉欣帕夏和其他一些高级军官作为替罪羊。

败军随后挣扎着朝布达方向赶去,一路上不停遭到敌人控制的各个要塞中的奥地利民兵的骚扰。与此同时,鞑靼非正规军像来时一样,依然沿途在匈牙利的土地上大肆破坏。

在帕尔卡尼(Parkany),追击中的波兰军队遭遇了奥斯曼后卫部队的阻滞和伏击。土耳其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但在激烈的战斗后又被赶回到多瑙河岸边。由于蜂拥过河的土耳其人数量太多,导致舟桥突然坍塌,约有七千人或是溺水身亡,或是被敌军杀掉。基督教军队进而围攻格兰,该城随即投降。这座当年由苏莱曼夺取的要塞,从此不再属于土耳其人。土耳其人接着撤到了贝尔格莱德,原本待在那里的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则撤退到了阿德里安堡。

在阿德里安堡,苏丹命令他的侍从长去取大维齐尔穆斯塔法的人头。于是刚刚处决了替罪羊的卡拉・穆斯塔法自己也被处决了。这位自负、贪婪而又乐于夸耀的大臣就这样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在军事上的无能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

就这样,奥斯曼土耳其对维也纳的最后一次围攻结束了,但1683维也纳之战的余波却一直要等到16年之后才能彻底结束......

余波

听到维也纳城被救的消息后,基督教世界欣喜若狂。长久以来穆斯林对欧洲的侵袭终于宣告结束,整个欧洲再也听不到示警土耳其人入侵的钟声。人们想起《圣经》里的种种预言,认为它们预示着奥斯曼帝国将在1691年消亡,现在看来这些预言果然要成为现实!

奥斯曼帝国‍疆域图

为基督教的胜利而祈祷的教皇举行了感恩敬拜,接着又号召人们发动第14次十字军东征,彻底夺取胜利;联军指挥官们也决心乘胜追击。于是1684年春天,教皇长期倡导的神圣同盟终于在林茨形成。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这三个基督教强国组成了神圣同盟,他们还希望能够联合波斯人一起行动对抗奥斯曼帝国。

这三个国家都将在对自己利益攸关的地区发动进攻:奥地利将进军匈牙利和多瑙河中游流域,直指巴尔干山口;波兰人向南进攻黑海沿岸及其附近地区;威尼斯人则在达尔马提亚(Dalmatia)、希腊和地中海岛屿间活动。

基督徒还制作了一枚徽章,纪念神圣同盟三位“英雄”的团结一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波兰国王索别斯基和威尼斯总督。但实际上就像以前一样,三股势力很快就因为边界和势力范围等问题产生了政治利益上的矛盾。

1684年,威尼斯共和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向苏丹宣战,开启了它早就计划好的战事。在马耳他和托斯卡纳的援助下,莫罗西尼领导的威尼斯人组建了一支舰队,夺取了普雷韦扎(Prevesa)和位于外海的圣毛拉岛(Santa Maura)。接着他们又在当地一些海盗的帮助下登陆达尔马提亚,还派遣陆军攻进了阿尔巴尼亚和波斯尼亚。转年莫罗西尼在伯罗奔尼撒的马尼半岛(ManiPeninsula)上剽悍居民的支持下就征服了摩里亚,为自己赢得了“伯罗奔尼撒科”(Peloponnesiaco)的尊称。

一年后,莫罗西尼又出动了陆军。这支军队由一名瑞典指挥官统率,士兵大部分是德意志人。他们向北推进到科林斯,继而又攻占了雅典。但在威尼斯人炮轰城市的过程中,一发炮弹不小心击中了被小心翼翼地保护了2000年之久的帕特农神殿。炮弹引爆了土耳其人藏匿在那里的火药,毁掉了大片的殿体,只给后世子孙留下一片残垣断壁。

比雷埃夫斯的石狮

由于担心底比斯(Thebes)的奥斯曼守军可能会发动反攻,威尼斯人又撤出了雅典。他们还搬走了比雷埃夫斯(Piraeus)的石狮。直至今日,这尊石狮依然与来自提洛岛(Delos)的一尊母狮像一同装点着威尼斯军械库。

另一方面,波兰人则在波多里亚的进攻遭遇了挫败,没能拿下土耳其人控制的要塞卡缅涅茨(Kamieniec)。不过波兰国王索别斯基还有更加野心勃勃的计划:他打算控制遥远的摩尔达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

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企图控制这一地区,两位盟友之间出现了利益冲突。因此,当索别斯基于1686年在摩尔达维亚发动战役时,他未能得到皇帝的支持,也没能在这一地区取得具有决定性的战果。

1684年奥地利军队占领了克罗地亚的大部分地区,很快将其划为奥地利的一个省份。与此同时,从格兰出发的奥地利军队在遭遇奥斯曼守军的顽强抵抗后,夺回了诺伊霍伊塞尔。一年后他们又重新发动了对布达的围攻。

土耳其人则进行了一系列坚决的后卫战,三次试图解救布达未果。最终皇帝的军队攻克了布达,并且将当地的指挥官和守军屠戮殆尽。就这样在1686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之久、曾经挺过六次围攻的布达城终于落入了匈牙利人手中,这让全欧洲都大为欢欣。

次年奥斯曼新任大维齐尔发动反击,率领一支奥斯曼大军直奔德拉瓦河。他在摩哈赤遭遇了洛林公爵查理的部队,随后遭受了灾难性的失败,损失了大约2万人。由此,利奥波德皇帝控制住了匈牙利的大部分地区。他将他的长子约瑟夫(Joseph)加冕为匈牙利国王,这位约瑟夫日后还将继承其父的皇位。

为了有效地保卫刚刚夺得的领土,皇帝还需要夺取贝尔格莱德,将其变成这一地区的屏障。在遭遇了短暂的抵抗之后,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埃尔(Maximilian Emanuel)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项任务。

接着他们又夺取了多瑙河流域其他一些重要的要塞。神圣罗马帝国扩张的矛头向东指向保加利亚,最远达到了尼科波利斯;向南则进入塞尔维亚,最远达到了尼什。与此同时,摩哈赤的失利导致了奥斯曼军队的兵变。

首都伊斯坦布尔发生的叛乱迫使穆罕默德四世退位,但他并没有遭到处决。穆罕默德四世最终被放逐,而且在流放地不得从事他最热衷的休闲活动——打猎。他两个弟弟中年纪较长的那个被人从“牢笼”里带出来,继位为苏丹,史称苏莱曼二世(1687年——1691年在位)。

科普鲁律家族回归

由于老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任命的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太过无能,导致科普鲁律两代人的努力被一战耗尽:1681年奥斯曼败于俄国;1683年败于奥地利和波兰;1684年败于威尼斯。

穆罕默德・本・易卜拉欣・本・艾哈迈德

从1683维也纳之围惨败后,一直到1687年,奥斯曼帝国相继失去乌克兰、匈牙利等大片领土,所以1687年11月,穆罕默德四世以治国乏能、不称穆斯林君主之职等罪名被废黜。随后穆罕默德四世的弟弟——苏莱曼被挑选为下任帝国继承人。尽管苏莱曼认为“被委任”扼杀了他选择的权利,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结果,因为这样可以使他走出监牢。

原来苏莱曼尽管是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弟弟,但历代苏丹为了防止自己兄弟争权作乱,不是将他们全数杀尽,就是将他们关在监牢里囚禁。所以在被选为下一任苏丹之前,苏莱曼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卡菲斯”(监牢)里度过。所谓“卡菲斯”就是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内一个豪华的“监牢”,专门“囚禁”有皇室血脉的皇子,确保他们无法造反争权。

尽管奥斯曼新苏丹苏莱曼二世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但他却是一个比他哥哥更负责任的统治者,而且当真想要结束愈演愈烈的无序状态。为此他刚一上任便在阿德里安堡召开了帝国迪万的非常会议,接受了臣僚的建议,任命了第三位出自科普鲁律家族的大维齐尔——穆斯塔法・扎德(也称科普鲁律・法佐・穆斯塔法帕夏)。

13年前,穆斯塔法・扎德在兄长艾哈迈德死后,被卡拉・穆斯塔法所取代,没能接任大维齐尔的职务。而如今他终于能像他的父兄一样,在大维齐尔的位置上享有绝对的权威。

在迪万会议上,穆斯塔法・扎德召集了帝国的高层人物,告诉他们帝国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严重危机。“如果我们任由形势这么发展下去,”他预言道,“下一次战役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敌人在伊斯坦布尔的大门前安营扎寨了。”

这位科普鲁律三世精神昂扬,精通“科普鲁律王朝”的工作方法,立刻开始了不倦的工作。他充盈国库,改革行政机构,恢复军队的战斗力,以备夺回失地。他经常提及先知的事迹和律法,鼓舞土耳其人对抗哈布斯堡王朝。

168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远方的事务吸引了注意力:英格兰发生了光荣革命,奥兰治的威廉(William of Orange)上台执政。威廉三世治下的英格兰加入了奥格斯堡同盟(League ofAugsburg),并将其扩展为“大同盟”(Grand Alliance),不久就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战。

应威廉的请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遣洛林公爵查理和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埃尔率军开辟了对法国的第二战场。这场战争让奥斯曼人得到了喘息之机。于是法国大使面见科普鲁律・穆斯塔法・扎德,要求奥斯曼帝国政府拒不承认奥兰治的威廉的王位,但被拒绝。

这位科普鲁律三世不无道理地说:“奥斯曼人经常推翻自己的君主,因此根本没资格去反对英格兰人推翻他们的君主。”但是他还是乐于接受大使的第二个要求: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战!

1690年,科普鲁律三世打出先知神圣的旌旗,发动了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战争。他先让包括鞑靼人在内的一些部队进行了一系列准备性的行动,然后再次派遣特克利进入特兰西瓦尼亚,在那里恰到好处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接着,他亲率主力进入塞尔维亚,夺回了尼什等一系列要塞和一大片失地,继而围攻贝尔格莱德。但由于城堡内的一处大型军火库发生了爆炸,贝尔格莱德又一次出乎意料地迅速投降了。

苏莱曼二世

科普鲁律认为当前的季节已经不适合再发动大型攻势,于是派遣了一小支部队进入特拉西瓦尼亚,帮助匈牙利的特克利公爵对付奥地利人。随后科普鲁律在贝尔格莱德留下了一支战斗力强劲的守备队,他本人则班师回到了伊斯坦布尔,受到了苏丹苏莱曼二世的热烈欢迎。

随后科普鲁律三世用了一个冬天组建了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并在1691年的夏天率军从贝尔格莱德出发,沿着多瑙河上溯。在上游不远处的斯兰卡门(Slankamen),他的大军遭遇了从更上游的彼得罗瓦拉丁赶来的敌军,这支军队由经验丰富的巴登侯爵路德维希(Ludwig of Baden)指挥。

科普鲁律询问他的将领们,究竟应当主动采取攻势,还是采取守势等对方来攻。考虑到鞑靼援军即将到来,他们建议他按兵不动。但军事才能逊于行政技巧的科普鲁律还是决定发动进攻。但一位留着大胡子的老将反对主动进攻,科普鲁律却斥责说他更像是个鬼魂,而不是人。他大声喊道:“把火炮推上去!”土耳其人的水军在河面上取得了优势,但陆上的激战从一开始就朝着不利于土耳其人的方向发展。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鲁莽的进攻,结果遭到敌人纪律严明、技术出色的火枪部队持续不断的迎头痛击。科普鲁律看到战斗行将落败,于是他亲自率军发动了一次绝望的冲锋,试图扭转战局。

科普鲁律高呼着安拉的名号,在卫兵的掩护下挥剑冲向奥地利人的阵列。但他的英勇举动并没有什么意义,敌人的阵列岿然不动。他在混乱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前额,当场身亡。看到他倒下,他的卫兵们丧失了勇气,开始逃跑。科普鲁律的指挥官们也陷入悲痛之中,任由主将阵亡消息在军中蔓延。土耳其人由此士气大挫,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继而四散奔逃,将大营和大量的火炮全都丢给了敌人。

奥地利人尽管损失也不小,但还是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对于奥斯曼人而言,当权仅仅两年的“善良的科普鲁律”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他的阵亡不啻为一场可怕的灾难!自1683年维也纳之战失败后,奥斯曼先是丢掉了匈牙利,在特克利败逃之后,又丢掉了特兰西瓦尼亚......

尽管穆斯塔法・扎德和其父兄一样精力充沛、能力出众,他也在帝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鼓舞土耳其人重整旗鼓、对抗哈布斯堡王朝,但他仅仅在任两年,就在斯兰卡门之战(Battle of Slankamen)中被奥地利人打死。

1691年,穆斯塔法・扎德被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所杀后不久,在位仅四年的苏丹苏莱曼二世也去世了!帝国于是只得把苏莱曼二世的弟弟从“牢笼”中放出,选为了新一任苏丹,史称“艾哈迈德二世”!但艾哈迈德二世苏丹在位期间也只有短短四年,当他继位几周后,奥斯曼帝国军队就受到致命打击,在斯兰卡门之战被巴登伯爵路德维希・威廉率领的奥地利军队打败并被逐出匈牙利。

随后奥斯曼帝国一件接一件的灾难接踵而来,耻辱和绝望的重担加速了艾哈迈德二世的死亡。1695年,艾哈迈德二世苏丹因疾病和忧虑过度精疲力竭而死!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奥斯曼帝国就因1683年维也纳之战的失败而陷入了无穷的失败和混乱之中,如今再也没有人能够挽救奥斯曼这架运行了300多年的战争机器了......

1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07-17 19:19

    奥斯曼衰弱的隐患,很多在其鼎盛期(苏莱曼一世)就埋下了。[横脸笑]对中东地区实行放养式管理,地方势力逐渐坐大才是真正致命的地方,导致除了小亚细亚,其他区域离伊斯坦布尔越远控制力越差,这直接导致税源、兵源的逐年萎缩,对欧洲国家的人口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呲牙笑]就这种“半身不遂”的状态下,奥斯曼的主政者还妄想通过对欧战争的胜利和掠夺为其“续命”命,属实是异想天开。[吃瓜]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