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金门时美国曾试图使国军放弃沿海岛屿,遭到两岸共同反对

史海撷英 2024-08-23 12:10:37

自1955年3月3日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开始生效后,美国加强了美军在台湾的军事指挥系统,在台湾派驻了美军“协防台湾司令”,将美军驻台军事顾问团扩充到2600人,美空军第13特种航空队进驻台湾。

1957年5月,驻台美军司令殷格索尔中将宣布,美在台部署了可携带原子弹头的“斗牛士”导弹和电导导弹。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对态度也在加强。

炮击金门的缘由

1956年1月17日,杜勒斯对记者说,如果中国以武力解放台湾和澎湖列岛,“那么我们将进行战斗”。1957年4月20日,国务院发表声明:“美国将单方面禁止对中国大陆的一切贸易。”

1957年3月12日,杜勒斯在马尼拉条约组织理事会上重申:“美国坚持它的对华政策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承认中华民国;不承认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让这个人民共和国作为宪章所称的‘中华民国’的委任代表取得联合国席位。”

1957年6月28日,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的对中国政策的演说中说:“在中国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是一种要消逝的、而不是一种永久的现象。我们认为,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逝,是我们自己、我们盟国和中国人民的责任。”

蒋瑞元

蒋介石集团1957年以来继续叫嚣“反攻大陆”,加强对大陆及沿海的骚扰和破坏活动。它派飞机远至云、贵、川、康、青海等内地省份空投特务,散发传单,飞机轰炸福建。到1958年夏天,蒋介石在金门、马祖的军队已达10万人,占他地面部队总数的1/3。同时,美国宣布其远东地区陆海空军进入戒备状态。蒋介石集团借此机会,企图扩大事态,加强了对大陆的骚扰,于7月17日宣布国民党军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金门、马祖与台湾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了军事演习,同时加强空军对大陆的侦察活动和袭击准备。

中共中央、中国政府在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统一上准备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收复沿海岛屿,第二步是解放台湾。

1954至1955年进行了解放沿海岛屿的战斗。中共中央在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讨论了台湾海峡形势,为了惩治蒋介石集团对大陆和沿海的骚扰与破坏活动,打击美国搞“两个中国”的活动,决定炮击金门、马祖,准备收复这两座岛屿。

美国如何被打懵?

7月,中国空军进驻福建,8月上旬,三个炮兵师和大批坦克进入阵地,完成了炮击准备工作。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6日发表言论指出:“美国想在不承认中国的幌子下,继续侵占我国的领土台湾,并作为它进一步侵略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跳板”,中国“绝不能容忍美国长期侵占台湾”。

美国政府担心中国攻占金门或马祖,可能是向台湾发动进攻的前奏,杜勒斯于8月23日以给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摩根公开复信的方式宣称,中国共产党“有可能试图强占金门或马祖岛”,任何人如果认为这是“有限的行动”,“那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希望并且相信不要发生这种情况”。

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时,中国对金门的炮击开始。三个炮兵师一个小时发射了几万发炮弹。大小金门完全被中国炮火封锁,金门与台湾的海上通道被截断。炮击中,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章杰、赵家骧、吉星文和国民党军队中的两名美军顾问也被打死。

艾森豪威尔、杜勒斯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弄不清中国炮击金门的战略意图是什么,立即从地中海、美国西海岸以及菲律宾调来第六舰队的一半舰只,及其他舰只来加强在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的兵力。

当时美军在台湾海峡集中了航空母舰7艘、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40艘。美空军第46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航空队进驻台湾、菲律宾、美国海军陆战队3800人在台湾南部登陆。

在中国炮火封锁下,金门国民党军队的弹药、粮食、燃料补给中断了。9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适用于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以及台湾、澎湖列岛和其他中国岛屿。

杜勒斯的判断

与此同时,1958年9月4日,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总统秘书古德帕斯特一起就台湾形势讨论对策,得出的看法是:中国共产党的计划“起初旨在拔除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基地和各沿海岛屿,甚至可能有更为远大的目的”。“如果金门由于攻占或投降而丢失,将会沉重打击台湾的亲美政府的威信和军事能力……结果便可能出现一个鼓吹同共产党中国联盟和消除美国在岛上的基地的政府”。如果金门、马祖、台湾相继丢失,西太平洋的“壁垒”,如“日本、大韩民国、中华民国、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将受到“严重的危害”。“印尼、马来亚、老挝和缅甸的政府可能将完全处于共产党影响之下”。“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基地,也许甚至在冲绳的基地,都可能变得难以维持或无法使用,而具有巨大工业潜力的日本则可能落入中苏的轨道,这些事情不会立即发生,但可能在不多几年内成为现实”。“这些后果”,会比中国共产党人“接管中国大陆发生的后果更加影响深远和更加不幸”。

他们还认为,美国如对沿海岛屿进行干涉,就要准备“不得不冒更广泛地使用核武器的风险,甚至冒全面战争的风险”。

据此,杜勒斯于1958年9月4日在罗德岛新港发表声明表示,希望在台湾地区获得一项“相互放弃使用武力的声明”。

苏联的态度

中国“八・二三炮战”炮轰金门、马祖的行动,曾事先通报了苏联政府。赫鲁晓夫担心中国的行动会破坏苏美缓和与合作,甚至导致苏美直接冲突。在征得中国同意后,赫鲁晓夫派葛罗米柯于9月5日晚乘专机秘密访华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

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当晚在接见苏联大使馆苏达利柯夫参赞时说明,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并不是就要用武力解放台湾,只是要惩罚国民党部队,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周恩来还说,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拖苏联下水。

在这种情况下,9月6日下午6:30,毛泽东主席会见了葛罗米柯。9月初,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邀请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到克里米亚,请中国大使将以下苏方建议,转告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苏联认为,为防止局势更进一步发展,苏联考虑采取一些具体步骤,来帮助中国制止美蒋侵略阴谋的实现。苏共中央认为,应在空军方面加强那一地区的力量,使之能够对美蒋海军起到威慑作用。

过了10天左右,毛泽东答复赫鲁晓夫,对苏方建议婉言谢绝。

经过葛罗米柯秘密访华,苏联在得知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并不是就要用武力解放台湾后,赫鲁晓夫向美国表示了苏联坚决支持中国的态度。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在1958年9月7日和9月19日两次写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公开信中表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苏联的侵犯”,“我们将完全履行我们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否则,远东就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艾森豪威尔认为赫鲁晓夫第二封信“是不能接受的”,将信退回苏联政府。

中美双方的“默契”

9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台湾形势和对美关系。中国参加中美大使级会谈的首席代表王炳南向政治局汇报了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情况。这次会议为中美大使级会谈制订了一个新方案,确定了“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原则,即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谈不上。

9月6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一方面重申“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中国“尤其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大陆内海中存在着金门、马祖这些沿海岛屿的直接威胁”,警告美国如将战争强加于中国人民,必须承担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表示,“为了再一次进行维护和平的努力,中国政府准备恢复两国大使级会谈。”

艾森豪威尔总统决定,美国第七舰队舰只为国民党的运输供给船队提供护航,“但条件是美国舰只必须停在卸货的海滩三海里以外的公海上”,以“避免”在中国内海内与中国发生冲突。

9月7日,美国军舰护航队由若干艘护卫舰和两艘中型登陆艇组成,在海上编成左、右两队护航,把蒋军舰只和运箱船只夹在中间,向金门开来。中国同样为了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毛泽东决定,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果美舰还击,不予还击。

当日中午12时整,美蒋海军联合编队到达金门料罗湾港口,中国军队炮火立即向蒋军舰开火,美舰立即掉头,丢下蒋舰及运箱船只,撤离金门海域。在这次炮击中,中国炮火击沉蒋舰三艘、击伤数艘。

9月11日,美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向艾森豪威尔总统说,参谋长联席会议“现在认为应当撤出金门、马祖岛(或者作为前哨,仅部署少量人员)”,他感到“蒋之所以拒绝这样做”,是因为“蒋希望促成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作为中国国民党进攻大陆的序幕”。

如何把蒋军留在金、马?

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国国庆招待会讲话中再次表示,“中国人民恢复自己的内海岛屿金门、马祖和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澎湖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同时也重申了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美两国之间在台湾地区的争端的主张,并再次提出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对于会谈寄予希望。

同日,杜勒斯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台湾海峡局势和中美会谈说,他同意人们所说的“不要只是为了金门和马祖而发生战争”。他说:美国与台湾国民党集团“都不能随便从条约地区,对大陆使用武力”。“美国并不认为……承担在这些地区大规模地使用武力的义务是正确的”。杜勒斯说:美国“没有保卫沿海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美国“不想承担任何这种义务”。“如果美国认为放弃这些岛屿不会对可能的保卫台湾……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就不会考虑在那里使用部队”。“如果有了停火,我们的判断就是,使这些部队继续驻扎在那里不是明智的,也是不谨慎的。”

中国政府领导人注意到了杜勒斯9月30日的谈话。

周恩来指出,杜勒斯的讲话“含糊地”表明:“如果中国方面实行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离沿海岛屿。显然,美国基本上是执行一项从金门脱身的政策”。“现在的情况已经弄清楚了。美国知道我们不准备同它打仗,美国掩护了蒋介石的船只,我们并不打它,我们也不打算马上解放台湾。我们也知道,美国不准备为金门而同我们打仗。”“现在,美国只是想如何劝蒋军从金、马撤走,不使自己的兵力陷在这个地区。”

周恩来

但是周恩来指出,美国想以蒋军撤离沿海岛屿来“换取冻结台湾海峡的局势”,要大陆“对台湾不使用武力,即承认美国侵占台湾合法化和‘两个中国'的‘事实上的存在’”。中国“不能因为只谈金、马,而换来美国占领台湾的合法化,换来所谓‘两个中国’的存在”。

因此,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讨论后认为:有必要改变原来收复金、马沿海岛屿的计划,“最好把蒋介石继续留在金门、马祖沿海岛屿上。蒋介石留在金门、马祖,美国继续干涉,有极大好处”,“美国想从金门、马祖脱身,我们不让它脱身,我们要美国从台湾撤军”,“我们可以谈谈打打,也可以打打停停”,“暂时不收回这些沿海岛屿,我们争取一下子收回这些沿海岛屿、澎湖列岛和台湾”。

据此,中国决定由国防部长发表一个《告台湾同胞书》以“加深美蒋之间的矛盾”。最后,“美国不劝蒋军撤走,我们就达到了目的。”

1958年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美国人总有一天肯定要地弃你们的”,“杜勒斯9月30日的谈话,端倪已见”。文告宣布,从6日起,暂时停止炮击7天,让台湾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是,不允许美国插手,如果美国为国民党船只护航,则继续炮击。

美国国务院则于10月8日发表声明说,由于中国已停止袭击沿海岛屿,美国暂停护航。国民党军队也抓紧了这一周时间,赶运供应品。

彭清宗

10月13日,彭德怀下令再停止炮击两周,条件仍为:美国不得护航,如果护航,立即开炮。

国共双方的默契

杜勒斯抓紧中国停止炮击的空挡,于10月20日去台湾和蒋介石会谈,目的是要使蒋介石同意放弃以武力手段进攻大陆,并“从沿海岛屿撤出几乎所有的守卫部队”,而美国则给蒋介石一些登陆装备,一旦今后条件具备,蒋介石仍可以有反攻大陆的能力。这样可以避免使美国卷入与中国的直接军事冲突。

与此同时,台湾国民党从10月19日夜到20日晨在金门海域以美舰护航,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于20日下午命令中国军队恢复炮击。

21日上午,杜勒斯飞抵台北。在21日下午和22日双方的会谈中,蒋介石拒绝从金门、马祖沿海岛屿撤退。但在美国压力下,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虽然没承诺从沿海岛屿撤退,而未能实现它想要将台湾与中国大陆完全分隔开来的目的。但是,它使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终于同意声明对大陆不使用武力,从而加强了美国对台湾的控制能力。

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在10月25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今后,逢双日不开炮,“逢单日,你们的船只、飞机不要来。逢单日我们也不一定打炮,但是你们不要来,以免受到可能的损失……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美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对不容许其实现的”。随后,10月30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美国的对华政策确实有所改变,那就是把它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表面化。”“杜勒斯在这次会谈中的目的,是要强迫蒋介石接受‘两个中国’的计划。”

艾森豪威尔决定,只要中国在双日不开炮,“美国将不参加护航活动”。至此,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开始缓解,美国压国民党放弃沿海岛屿,以使台湾与大陆分离固定化的企图,为国共双方所击破。

“两个中国”图谋

美国在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中,企图诱使中国政府和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同意在台湾地区“放弃使用武力”,实质上是要造成“两个中国”的局面。

美国大使比姆对此并不讳言,他写道:“他们面对两类困境。接受我们的建议,就要承认我们有权留在台湾。然而,对他们来说更大的危险是,‘两个中国’应当和平共处这一思想的成长。”

此议一出,当即遭到海峡两岸坚决反对。周恩来总理于1956年1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做报告时,明确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对美国的“两个中国”意图的严正立场。他指出,美国要中国承认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要继续保持美国在台湾地区已经对中国使用了的武力,要中国承认美国侵占台湾合法化,以便继续利用蒋介石集团,造成所谓“两个中国”的形势。

周恩来

在1955年7月30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周总理再次指出,“所谓‘两个中国’的任何想法和做法,都是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

蒋介石也于1955年2月14日在台北对中外记者说,“‘两个中国’的说法,真是荒谬绝伦。在4000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他在1958年10月24日还说,“台湾和大陆本属一体,骨肉相关,休戚与共”。

鉴于制造“两个中国”不能得逞,1958年夏,艾森豪威尔政府重申了它敌视中国的对华政策。

美国国务院在1958年8月1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不承认中国大陆政策的备忘录》中说:“北京和台北都激烈反对“两个中国’的主张。因此,即使可以由外界的机构强行实施这样的一种办法,它也不是一种稳定的解决办法。”它的结论是:“不承认北京,同时继续承认和支持中华民国,这样便于美国达到在远东的政策目标。”“美国认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不是永久性的,它有朝一日总会消失的。应通过不给北京外交上承认的作法,来加速这种消失的过程。”

0 阅读:25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