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真不贵多:论施闰章的茶诗

宣城历史文 2024-06-06 09:32:34

夏建圩

第1530期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做过山东学政,又在江西任湖西道,后裁归,徜徉山水十载。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愚山先生是清初著名诗人,诗与山东莱阳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又入“燕台七子”,名列“清初六大家”之一,他的诗“温柔敦厚”,号为“宣城体”,名气很大。他勤于写作,著《学余堂诗集》五十卷,《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及《蠖斋诗话》《矩斋杂记》《砚林拾遗》《试院冰渊》等。

施闰章是继梅尧臣之后宣城最著名的诗人,两人虽生不同时,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都对饮茶情有独钟,留下大量茶诗。据统计梅尧臣《宛陵集》中有茶诗68首,施闰章《学余堂诗集》有74首之多。梅诗涉及当时名茶,重点介绍建州茶;而施诗主要关注家乡,大力推介敬亭绿雪。这些茶诗不仅具有重要文学价值,而且极大丰富了中华茶文化的内涵,为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

一、“敬亭绿雪”茶名由来

宋代梅尧臣在茶诗并没有提到敬亭山茶叶,估计种植不广,因此宣城主簿赠给梅尧臣鸦山茶,梅尧臣大加赞赏,其诗云1:

昔观唐人诗,喜咏鸦山茶。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雅。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竞收青蒻焙,不重漉酒纱。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吴人与越人,各各相斗夸……

鸦山(丫山)位于宣城、宁国及建平(今郎溪)三县交界处,产阳坡茶,唐五代宋地方史志及茶文献均有记载,著名产地并不在敬亭山。

施闰章在诗中,最早说到敬亭茶叶约在清康熙元年(1662)前后,他在江西临江任上,收到叔父施誉从家乡寄来的茶叶,十分感动,特别在诗前写了一段小序:

敬亭山产茶甚多,僧不胜征求,卒杂以他产。吾乡好事者尝于谷雨后数日入山,手摘而焙之,香色并异。

诗云2:

馥馥如花乳,湛湛如云液。将茶煮江水,不改江水白。问此来何方,言出君故乡。故乡山嵯峨,托根生山阿。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念我骨肉亲,欲归无会因。游子感故物,惆怅江南春。

施闰章是个很有孝心的读书人,十分重视家庭及子弟的教育。施闰章3岁时,母亲病逝,10岁父亲施詧病逝,由祖母照顾他的生活,叔父督促他读书进取,视如己出,在施闰章身上寄托着家族几代人的希望,愚山终于不负众望,顺治六年(1649)考中进士,走上仕宦道路。他视叔父为父亲,在异乡喝到故乡的茶,并且是叔父亲手采摘、亲自制作,其中寄托深情厚谊,这也是愚山茶诗的感情基调。但这时并没有明确茶的名称,只用地名“敬亭茶”。等到施闰章从临江任上裁归,回到家乡不久,康熙七年(1668)前后,他就用“绿雪”为题,写下两首七言绝句3,其一:

敬亭雀舌枉争传,手制从过谷雨天。酌向素瓷浑不辨,乍疑花气扑山泉。过谷雨数日香味乃全。

其二:

最难消息趂春晴,摘叶看僧顷刻成。眼底何人玉川子,可容庙岕独佳名。

诗愚山特意解释道:“绿雪,自制敬亭茶名。”这是敬亭绿雪茶最早的记录,由施闰章命名。4 施愚山为何能想到以“绿雪”作茶名?笔者认为这也不是空穴来风,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他对茶的喜爱,总是萦绕在心头;二是借鉴其他茶名,有所启发。皖南山区在明清时期,茶叶已经普遍种植,泾县在明代出产一种茶,叫做“白云”。明代人胡十瞻在《咏白云茶》诗中有:“茶煮白云香。”嘉靖《泾县志》载:白云寺有寻丈之地,面阳,而在山之腰,茶甘而香,号白云茶。很显然,泾县白云茶是早于敬亭绿雪的,“白云”“绿雪”,两者之间借鉴痕迹非常明显。以“绿雪”作为茶名,虚实结合,富于联想,充满诗意画意,“绿”是茶叶的颜色,实在可感;“雪”则是一种状态,只能想象,在饮茶过程中,自然不忘清廉高洁的品格,这也是中国士人热爱茶叶的一个重要原因。施闰章认为绿雪茶“过谷雨数日香味乃全”,即茶叶的香味才会浓厚,与我们今天一味追求早茶“明前茶”(清明前)的风尚不同。

二、推送“敬亭绿雪”

施闰章茶诗最大的贡献就是打造了一个闻名全国的品牌——敬亭绿雪,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好的茶品,在当时的条件下,要迅速推向社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接受敬亭绿雪茶,确实是一个难题。施闰章恰恰是敬亭绿雪最佳“代言人”,他有双重身份:诗人兼官吏,诗名与清廉朝野皆知;他结交广泛,朝堂内外与深山岩壑,“海内以恢奇博雅能文之士,大率吾友也,不则亦尝闻姓字寓书往来者也”。清初最活跃的就是这些文人士子,他们酬唱雅集的诗词数量多,传播范围广而迅速。就是凭借这种优势,敬亭绿雪在诗人的杯中、口中、诗中,蜚声全国。

清初文人士大夫吟咏敬亭绿雪茶诗文简表

这些诗人在朝堂与诗坛有着重要影响,如冯溥、王士祯、张英等人,赫赫有名;秦松龄、徐嘉炎、潘耒、高咏等,均是博学鸿词,翰林名士。他们的言论,为世人认可。诸子的籍贯多为江南,不仅有饮茶习惯,而且产名茶,如浙江、江苏等地,经过这些人的夸赞,更有利于提高绿雪茶知名度。

当然,这远不是敬亭绿雪茶的全部,清初宣城的众多地方诗人,写下了数量不少的绿雪茶诗,如石涛、沈寿民、唐允甲、沈泌、梅文鼎、袁启旭等。这些敬亭茶诗,或古体、或近体、或长句,完全根据诗人的情感抒发去选择,在茶诗中得到宁静、清快与自由,这较唐宋茶诗的境界不同。爱新觉罗·博尔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五世孙,世袭辅国将军,贵为皇亲国戚,他看到王士祯《谢愚山敬亭绿雪茶》诗后,就忍不住了,作诗给施闰章,向他索要绿雪茶,饶有情趣,其诗曰:

高怀落落谢风尘,细啜蒙山顾渚春。一旗两旗斗绿萼,千朵万朵堆翠筠。

阮亭先生饶舌句,尚白小史馋饮人。仙翁手握秘书箓,两腋清风不我均。

类似这样索要绿雪茶的达官贵人很多,也可见施闰章成功的推介。那么这些士人,他们认为敬亭绿雪茶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施闰章在《以绿雪饷王侍读阮亭及邵子湘陆冰修却枉佳句索和》中作了比较全面的表达:

灵巘郁佳气,茗柯了不凡。老夫昔好事,抉胜穷崭嵌。采緑日盈把,香露沾春衫。有时经石窟,对面起麏麙。撷择无俗手,蒸焙余所监。制成得妙理,沉碧寒筠杉。羞与酪浆齿,特着冰雪衔。顷来栖辇下。卤井憎苦咸。购取玉泉瀹,回首思旧岩。马上昨有寄,箬笼将一函。薄可饷邻好,红票银缾缄。诗人贪澹防,逺过梁肉馋。新篇竞品目,险韵何巉巉。纰漏哂桑苎,谱茶枉见芟。陆羽茶经以宣歙为下。当遗故山叟,石壁深镌劖。

一是茶叶精挑细选,制作精良。其形状“枪旗半展试春晴,不似龙团细碾成。”“簇簇旗枪谷雨时,采遗千里寄相思。”“龟手摘银丝,旗枪别名状。”“火前摘露经营细,雨后惊雷道路赊。”

二是包装精美。施闰章特别注意在绿雪茶包装等细节上下功夫,如银瓶或锡瓶,密封讲究,包装上题写诗句等。给人温馨、珍贵、细致的文化的气息,这在其他茶诗中所见不多。“薄可饷邻好,红票银缾缄。”“银瓶署细字,绿雪谁所缄”“故人恰遗佳茗至,锡瓶细题绿雪字。”“细读封题旋拆瓶,乳花云脚散清泠。”“四言题识得源委,采从雨后旗枪全。”“锡盌封缄数千里,佳茗新镌敬亭乡。”在你还没有饮茶前,就已经感觉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了。

三是色香味齐全。“烹来芬芳散几席,细啜舌齿生清凉。”“敬亭绿雪味真长,罗酒安陵品独香。”“旋添活火发新泉,色澄香澹吹兰茝。”“径山顾渚真衙官,团凤小龙伧父耳。”“香如兰露滋,色比清泉冽”。“瓷倾绿雪胜琼浆,韵事佳名播远方。”

四是助诗兴。“坐中诗欲就,帘外月初斜。”“一盏唤回黄叶梦,婆娑且复了残诗。”“细啜咏新诗,风味谁能别。”“遥知山馆传瓷夜,耳听松风手写诗。”“闲曹共识交游寂,好句多惭对属忙。”

五是清雅高洁。俗话说“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浮生难得半日清闲,这些士人,在仕宦道路上际遇各不相同,有的仕途亨通,有的多年坎坷,宦海沉浮不定,有的遭到蜚语攻击,但不管哪种情形,他们的心境都能在茶中找到共鸣,谁也不会抵抗一杯清茶。它能让人暂时忘却尘世功名利禄,荣辱升降,在心理上得到片刻的休整。“五字尚余肉食相,未堪消受敬亭茶。”“沦向晴窗下,恐为尘滓亵。”精神上的平静与自由,就安放在绿雪茶中。

三、茶诗特色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4解读愚山茶诗,同样要了解其背景。施闰章是清初最著名诗人之一,名列“燕台七子”“南施北宋”“海内八家”等各类著名诗人行列。施闰章诗歌风格被誉为“宣城体”,风行全国,很多诗人模仿,其特点是“温柔敦厚”“一咏三叹”,发挥着“诗教”的功能,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施闰章足迹多在东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与湖北,是中国茶叶主产地,所到之处登山临水,而名茶多生长在崇山茂林之中,在施闰章诗中多次吟咏茶也就不奇怪了。其诗《赠吴园次湖州》:

官就沧州好,名高画省间。多才宾従盛,剧郡啸歌闲。夜访苕溪月,春茶顾渚山。相过思泛宅,醉卧不知还。

又《云窝赠李怀之》李以茶洞为业洞中有清隠岩

得尽看云兴,谁言处士贫。石门青霭入,书舍紫阳邻。岁稔凭茶洞,溪晴试钓缗。未知清隐池,更许住何人。

两首诗都是描写浙江茶叶,尤其是李怀之,以种茶卖茶为生业。施闰章鉴赏茶叶有很深的造诣,他深知地理环境对茶叶品质尤为重要,对浙江岕山茶有详细评价,《岕茶歌》云:

岕茶胜事真罕见,脱略茗柯作香片。顾渚月峡趋下风,倒戈羞与岕山战。岕阳絶胜无多地,寸壤黄金争品第。最老庙后称冠军,纱帽碁盘亚兄弟。其他有新庙后犁尖扇面香袋手巾皮刀洞顶皆连壤异名。问谁造者唐与朱,唐子晋朱日如。苦心创获前代无。抑或徐疾有妙理,俄顷能分气味殊。北海韩侯雉城长,玉川遗事传清赏。刻有玉川遗事一书。石鼎金泉手自煎,小酌深尝戒卤莽。就中甲乙难讨寻,贱耳归求鼻舌心。其甘隽永香蕴借,非兰非乳鲜知音。时俗噉名吁可咤,赝鼎偏矜尺璧价。今年始撷供至尊,庙产摘尽余中下。纷纷豪贵竞征求,令君仰屋山家愁。物色经时得一啜,才分半盏沾枯喉。山是阳崖总砂石,瘦吞云日成芳洁。庙后何偏夺地灵,言人人殊莫能说。几处茶寒善损神,将花熏染香失真。气幽色白此柔防,大叶粗枝翻絶伦。牙笋鎗旗春太早,月团龙饼添揉造。桑苎天随安可嗤,后来踵事今人好。酷躭水厄痴则那,我强解事为茶歌。岕园未到犹余恨,山灵妒我将如何。余欲往登岕山防雨不果。

又《洞岕以朱氏擅名吴下谓之朱茶》云:

官符少得金泉水,地主难求庙后茶。制作丁姚皆好手,风流底事独朱家。

当然,施闰章最钟情的还是敬亭绿雪茶。《敬亭采茶》云:

一踏松阴路,因贪茶候闲。呼朋争手摘,选叶入云还。竹色翠连屋,林香清满山。坐看归鸟静,月出半峰间。

该诗作于康熙十年(1671),施闰章已是54岁老人了,上山采茶是件非常辛苦的劳动,在他的诗中完全没有劳累,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悦,一直到晚上仍然沉浸其中,诗人已经在采茶中融入自然,陶醉在茶香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这种乐趣只有亲自参与者才能体验。十年后(1681),施闰章已官居翰林院侍讲,赠绿雪茶给大学士冯溥品尝,冯相国作诗唱和酬谢,并还索要绿雪茶,施闰章《冯相国枉谢緑雪茶兼索新者走笔奉和》:

软揉碧玉作仙茶,雀舌亲收雨后芽。桑苎经营情较癖,文园消渴兴还赊。近虚茗碗惭留客,远隔云峦苦忆家。伫待江舟愁报晩,何当句好赤城霞。

施闰章是一个对家乡颇有感情的诗人。他的茶诗中有20余首直接描写宣城地区的茶叶。康熙十八年(1679)清政府开博学鸿词科,前一年(1678)施闰章就已经应征进京了,直到他1683年在京病逝,这期间只短暂离开京师。此后施闰章先后担任翰林院侍讲、河南乡试主考官、翰林院侍读,纂修《明史》,施闰章是清初诗坛耆宿,这次与朝廷权贵及全国各地被征入京的文人名士有广泛的交往,互相酬唱,将生长在山野岩崖石隙中的茶叶,带到朝堂之上。施闰章成就了绿雪茶,而绿雪茶也成就了施闰章的诗歌。总的来看,“清正醇厚”是其茶诗最主要艺术特色。先说“清正”之风,其《采茶作》云:

秋兰佩难久,琼枝何可得。懿此敷云岑,含芳有佳色。日霁露方晞,柔叶静如拭。幽人急春务,骋兴不惜力。摘制争须臾,怀袖香不息。驰情欲有赠,徒望凌风翼。

又《资福寺用壁间韵》地皆竹林有泉出防下:

共是疏篁里,香泉别众山。石楼寒佛寺,茶灶接溪湾。片雨前峰过,高松独鹤还。闲来坐明月,桥畔听潺湲。

又《汪钝庵户部杜门山居见贻二诗兼索敬亭绿雪》:

十载离居白发新,偶来不及虎丘春。尧峰书到添惆怅,何处空山觅此人。正是长松散发天,自携茶就惠山泉。囊余一片龙团在,石鼎应烦桑苎煎。

这些诗意境高古,情趣高雅,劳而不怨。不论是老百姓还是不得意的士人,都十分和谐融入茶境之中,没有突兀与怨恨。再说“醇厚”之意,《横溪吟送从兄雨侯归》所居横溪:

送君处,草萋萋,寸心千里随君归。君归处,山幽幽,藤叶松花香绕楼。楼下当轩种花药,到门春暮花应落。华阳处士君独贤,来徃江城诗几篇,宦游兄弟空相怜。何如归种南山田,雨歇南羣采茶去,白云如缕穿衣屦。愿分茅屋架横溪,扫石烹泉共君住。

又《汪发若孝廉阳坡草堂》:

门径阴森石磴斜,城头山馆树交加。云霞逺色横千嶂,雪月寒光俯万家。乌几琴书皆傍竹,阳坡风土旧宜茶。爱君兄弟过从数,每岁吟看满眼花。

施闰章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官员兼诗人,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瘼,被称为“施佛子”;对亲友之难,不负所托,解囊相助,常常为亡友安排身后之事,张罗刻印其诗文,以传后世。

从表面上看,“清正”与“醇厚”,显得格格不入,难以兼具融合,而施闰章茶诗就做到了。《谷雨日集太函山房试茶》先一日大雨:

春风偏爱客,谷雨一朝晴。雀舌看初吐,龙团摘旋成。色涵潭水白,香夺畹兰清。谡谡松喧坐,娟娟花绕楹。茶经翻陆羽,酒伴召公荣。鸟向镜中语,云从杯底生。藤深蟠曲磴,树老出髙城。不尽登临意,重含海岳情。

正如一杯清茶,简单易得,清清白白,入口却回味隽永,令人久久难忘。

施闰章茶诗简表

注:以上诸诗均根据《学余堂诗集》整理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宣城市李世文化研究会理事)

0 阅读:1

宣城历史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