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易生利,以给公用”:盛极一时的宋代公使钱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佟坤明爱读史 2023-02-28 21:55:55
引言:

宋代公用钱,又称之为公使钱,公使钱制度往上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的公廨钱制度,至于公使钱的称法则出现在五代时期。

在宋代,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务支出主要包括接待、宴请各级往来官员以及馈赠等,这其中花费的数额很大。为解决这种困境,在北宋初期,宋太祖创设了公使库,以公使钱来犒劳在因公务而奔波的官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务支出种类日益繁杂,支出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到了北宋中后期,地方政府的经费已经是捉襟见肘。

为缓解这种局面,仁宗时期开始,公使库的经营性质开始逐渐显露出来,而地方政府就开始利用公使库进行买卖,地方政府逐渐出售一些公使器物来盈利,从而获得额外的公务费用。

从隋唐至宋朝,公使钱的衰落与辉煌

宋代公使钱,可追溯自隋唐的公廨钱制度,二者在用途上类似,都是用作办公费用。

在隋唐时期,“公廨钱”与“公廨田”已经逐渐成为了官员开支的主要资金来源:“先是京官及诸州,并给公廨钱,回易生利,以给公用”、“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

“公廨钱”是为供官府各种公用和充做官吏的俸钱而设置的,可以经由官府的商业行为获取收益。

但这样带来的弊处就是官员们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利益,被利益蒙住了眼,不断压迫、剥削人民,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唐朝在隋朝公廨钱制度的基础上可谓是变本加厉,官员们利用政府的绝对优势在投放高利贷及贸易等经济活动中赚取了大量的利益。

要知道,这些收入几乎全是来自于普通的劳动人民,这一举动大大加重了社会的负担,其王朝的衰亡,由此也可见一斑。因此,这项制度饱受诟病,到了唐末便逐渐废止了。

然而,在唐末逐渐废止的公廨钱制度反而在宋王朝焕发了第二春。

北宋初年,九州未定,天下战争频仍,为稳定新生的宋王朝,提高官员对宋朝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于是宋太祖赵匡胤始设公使库这一机构。

不难看出,宋太祖是在以经济补偿的方式使得文武官员得到实惠,从而使之安于现状,服从宋王朝的统治。以些许的金钱便换取到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稳定,夯实了自己的统治基础。这种以小代价换来大效益的策略,诚然令人十分钦佩。

在公使库设立之初,宋朝中央对公务经费开支管理还是十分严格的,国家会安排特定人员对公使库进行细致的管理,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过从公使钱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还是有着不少官员公权私用,对公使钱进行贪污挥霍、巴结权贵的行为,一时间,利用公使钱举办奢华的犒设宴会也成了家常便饭。

不仅如此,宋朝的官员通常还会用公使器物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官员,这一行为不仅使得宋朝的官场风气日益腐败,同时也导致了公务经费消耗不断增加,严重增加了宋王朝的负担。

公使钱从哪来?又用到哪里去?

中央政府的直接拨款

中央政府给予地方公使钱的数额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无定额到定额的过程。这些拨款主要以正赐公使钱的名义给予。

这正赐公使钱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中央政府专门发给各级地方政府或各类官署衙门的公务费用,这一部分的补款额度一般都是确定的,每年、每季、每月由中央政府划拨,不过有时也会因各种突发情况导致紧急拨款。

北宋太祖时期,九州大地战争频仍,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到处无不是战乱,所以公使钱大多赐予征战的武将,好让他们忠心地为宋王朝卖命,不过即使如此,公使钱的数额也是有限度的,而且还不固定。

虽说宋王朝的经济相比于历朝历代都有着长足的进步,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局面,但是,仍然有着部分地区没有公使钱。

不仅如此,给予地方的公使钱全是以中央专项拨款的形式给予地方的,从中足以见得这一时期地方的财政体系仍不完备,国家的各项经济制度一直处于未完善的情况,所以这一时期的公使钱仍然没有定额的。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四日“诏差定诸州军公用钱”,为何真宗时期能够将公使钱定额呢?因为在这一段时期内国家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国内战乱早已平息,大宋的百姓也逐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社会上各类商业活动也是日益繁荣,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除此以外,宋朝自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署也能够正常运作,并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公使钱制度也随之趋于完善,所以在这一时期地方长官所能使用的公使钱数额以及中央的拨款数额也得到了规定。

地方政府的自筹

相比于以往的历朝历代,宋朝地方政府的支出耗资颇巨,正赐公使钱往往满足不了巨额的开销,而中央政府也不能无限制地去给地方政府拨款,因此地方政府日常开支的大部门都要靠自己来自筹。

所以,为了扩大公使钱的来源渠道,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公使库的营利活动。要知道,在古代,官商在商业活动中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公使库这个机构可不只是一个仓库这么简单,公使库不仅管理着公使钱,它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那便是作为一个盈利性机构,公使库经营了很多商品品,比如公使酒、公使醋、公使库刻书等。这些物品的经营为公使库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宋代公使钱制度在不断完善,可也在逐渐变质

被滥用的公使钱

在北宋初年,地方军队普遍都会以公使钱作为本钱进行回易活动以获得额外的收益,这部分额外的收益也不用上缴国家财政。这种行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央政府虽然在在法律规定禁止这样的行为,可在暗地里却是默许了回易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各地方军队使用公使钱回易牟利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可以说使得宋王朝的病情积重难返了。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管理公使库的政府官员会利用职务之便,以公谋私,将公使库中的大量公使钱私自拿出对外借款。可是几乎所有的借款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无法回收府库,因此导致公使库中的公使钱大量流失。

例如哲宗元祐元年(1086 年):“诏给空名度牒一百道,修复郑州廨舍仓库,特借二年公使钱,令转运司应副,余于常平钱内借支”。

“重文轻武”以及中央缺乏对地方财政的管控

细数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宋朝最鲜明的特点便是“重文轻武”。“优待士人”甚至“不杀士大夫”等话语可谓是耳熟能详。

宋朝皇帝对待贪官污吏的惩罚措施可以说一再突破底线。宋初时,太祖、太宗皇帝用重典来惩治贪污受贿的官员,大量官员皆被处死弃市。然而到了宋哲宗绍圣时期,居然制定了一个“三免法”,即免除死刑、免除刺面之刑、免除杖脊之刑,可谓是荒谬至极。

不仅如此,随着宋王朝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朝中后时期,中央针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出现了大量的漏洞,公使钱也缺乏积极有效的管控,甚至很多地方官吏会擅自将公使钱装进自己的腰包里,这种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公使钱无法发挥出宋太祖初设此机构时的意义与作用,逐渐偏离了初衷。

结语

宋代公使库的出现是宋代财政体系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此制度虽说有着种种弊端,甚至在后期成为了官员贪污腐败的敛财工具。但是在其设立之初,对于维护宋王朝的稳定以及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短缺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宋太祖的这一举措也值得后人称道。

尽管公使钱制度在不断走向衰落,但是却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向终点,在此后历朝历代政治的舞台上活跃着,即使过去了很多年,宋朝的公使钱制度仍能为我国现在的“三公”消费问题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挥麈后录》

《隋书》

《宋史》

0 阅读:4

佟坤明爱读史

简介:回眸那过往的以往,原来只是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