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及社会应正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佟坤明爱读史 2023-03-03 14:06:43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想要实现健康中国的建设工作,就一定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民工总人数已超过3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入城市打工,希望在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

民工的出现,也提升了城市建设的速度,但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儿童留守在农村,无法得到照顾。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留守儿童总数接近千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虽然近年来年轻一代的农村流动人口更愿意以家庭为单位移动,但仍旧无法阻止留守儿童人数的下降。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的初衷,是希望改善家庭情况,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对数百万留守儿童而言,与父母长时间分离、长辈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及来自同龄孩子的压力,并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

国内曾开展过一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调查对象涵盖全国十二个省份和二十七个县级地区的留守儿童。

其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危害性和危险性也会随之提升。

所以,家长应该正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因为赚钱便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所处的时间正是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期间和父母分别,相比正常家庭来说,留守儿童在抚养、关怀和教育上是缺失的。

这也导致在同个年龄层中,留守儿童更易受欺负,是弱势群体。

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大量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以应对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

对比成年人,儿童的内心更加脆弱,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和关爱。

但由于原有经济来源的变更,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运作不得已外出务工,本应受到父母爱护的孩子需要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是远房亲戚一起生活。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压力。

此外,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生活贫困、监护人缺失等等情况遭遇恶性事件,其中不乏被殴打、拐卖等等。

随着报道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遭遇的各类问题和难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难题

和正常的家庭相比,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普遍较差,不论是家庭还是身心都处于劣势,而留守儿童面临的难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学习成长难题。不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缺少监督,在父母外出务工后,学习成绩出现明显下降,逃学厌学的行为比一般儿童要严重的多。

此外,留守儿童接触到暴力、色情信息的几率也比一般的儿童要大,由于缺乏父母监管,留守儿童很难辨别信息的危害性。

与女生相比,男生受影响更严重,不良信息的输入,导致男生更有可能产生暴力倾向,打架斗殴的行为层出不穷,女生则更容易沉迷于追星、言情小说、网络聊天室等。

第二是家庭监护人的疏忽。很多研究都表明,家庭监护人是否能做到负责监督,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伴随着留守时间加长,很多留守儿童开始出现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源自于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对非留守儿童家庭的羡慕。

所以家庭监护人能否及时察觉到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察觉不到这一点,不仅不够负责,甚至还会出现辱骂、体罚等行为,直接激化了留守儿童和监护家庭之间的矛盾,也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的内心变得更封闭。

第三,是情绪行为的极端化。

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要比非留守儿童严重的多,其主观幸福感很低,更多的表现出孤独、焦虑,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内心封闭且敏感,和同龄人相比也更加自卑。

同时,长期和父母分别,留守儿童的内心会出现强烈的安全缺失,对周围的人事物容易产生戒备敌意,攻击性很强。

但内心又渴望得到关注,便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取得关注,例如抽烟、喝酒、打架等等,甚至有些孩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上。

最后,是周边环境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怀和正确引导,和同龄人相处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留守儿童又属于少数群体,往往在产生矛盾后会被其他人孤立,甚至被霸凌。

在学校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不够深刻,孩子出现问题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学习生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么,对于家长、监护人、学校老师,以及社会来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行之有效地帮助留守儿童应对和缓解心理问题呢?

如何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建议,从父母和周边监护人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父母方面,父母应该尽可能的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因为父母外出时间的长短,决定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父母离开1年之内的儿童内心变化最小,2年开始升高,5-10年之间的孩子问题最严重。

所以父母在外出时,最好以家庭为单位外出,参与孩子的成长,即便无法做到,妈妈的出行率也要适度下降,因为对比爸爸来说,妈妈对孩子的关爱程度更高。

其次,父母要经常和留守儿童联络,现在网络科技发达,沟通成本也非常低,父母在外出务工期间,应该经常与儿童沟通,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

若孩子在生活和学校中遇到什么难题,父母要积极解决,并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引导。这样能有效降低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增加内心安全感和满足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更自信。

然后是周边监护人方面,周边监护人在这里不单单指代长辈或亲戚,也包括学校、社区等。

学校应该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群体应该重点关注,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帮助家长共同教育孩子。

社区应该注重综合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重点关注,形成家庭-学校-社区的三重沟通网络,实行轮班或志愿制度,找到合适的代理监护人,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父爱和母爱。

若发现某些家庭的监护人有不良行为,及时通知儿童父母并对儿童进行保护,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结语

留守儿童,并不是主观与父母分开,绝大多数都是被迫的,所以留守儿童对比普通儿童内心更脆弱,需要的关怀也更多,遭遇危险的几率也越大。

希望父母、社区、学校都能重视留守儿童的内心健康,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参考文献:

《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0 阅读:10

佟坤明爱读史

简介:回眸那过往的以往,原来只是一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