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食的“前生今世”:盘点那些来自内地的美食

食色那些事 2024-06-05 10:27:14

你知道哪些台湾美食呢?你吃过哪些呢?

虽然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去过台湾,但是对于台湾的美食却不陌生。

因为很多台湾流行的美食根源都在我们内地地区。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来自内地的台湾美食吧!

刈包

刈包是在面皮里夹肉类、蔬菜、香菜、花生粉等馅料的一种小吃。

有一种传说,刈包和三国时期的张飞有关。

但更准确的说法,刈包源自福建的“虎咬猪”,顾名思义是它的外形很像老虎咬住猪肉。

现在,台湾生意人尾牙时都要吃刈包,表示要把一年的霉运和坏事都吃掉,来年也就会否极泰来。

蚵仔煎

蚵仔煎在闽南、台湾和潮汕等地都很流行。它是由番薯粉浆、蚵仔(牡蛎)、鸡蛋、香菜、葱等制作而成。

关于它的起源,一种说法是郑成功在台南与荷兰军队作战时,利用当地食材制作了这道小吃。

另外的说法是郑成功军队和福建、潮汕等地的移民把蚵仔煎引入台湾的。

臭豆腐

臭豆腐是全国各地都常见的街头小吃。

它的由来据说和朱元璋有关,他少年贫困时曾经吃过用油煎的变质豆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成为义军统帅后还把臭豆腐当做犒赏全军的美食。

台湾的臭豆腐是把豆腐放到发酵盐水中几个月制成。臭豆腐通常是油炸后,淋上辣酱、甜酱或泡菜食用。

小笼包

小笼包也是我们很熟悉的美食。

小笼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在江南地区尤其盛行,至今还有很多以小笼包为招牌的老店。

台湾小笼包最有名的还是“鼎泰丰”。

在这里除了传统猪肉馅的小笼包,还有各种各样的馅料,比如猪肉、蟹黄和松露等混合而成的馅料。

润饼

润饼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传统小吃。

润饼的历史据说和春秋时代的介子推有关,介子推和母亲隐居深山,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山。

晋文公规定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寒食,所以被称为“寒食节”,也就是后来的清明节。寒食节吃润饼的习俗也就流传到了今天。

润饼是用面皮包裹肉类、蔬菜和其他食材的一种食物。在台湾,夏季的润饼甚至还有冰淇淋和花生馅料的。

豆花

豆花是中国传统豆制品。汉朝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后来又衍生出了豆花。

豆花有咸有甜,可以搭配各种辅料。

台湾豆花通常搭配珍珠、花生、燕麦、红豆或绿豆以及姜汁或杏仁糖浆制成。

粽子

不管你喜不喜欢吃粽子,它都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美食。

关于粽子的文字记载,最早的是汉代的《说文解字》。到了晋朝,粽子正式成为端午节的节日美食。

在台湾,粽子通常是闽南风味的,品种很多,有甜有咸,最流行的是烧肉粽。

葱油饼

关于葱油饼的起源,各说纷纭,有说是汉朝的,也有说是明朝的,但肯定的是,这也是我们的本土小吃。

台湾的葱油饼最简单的就是不加其他食材,煎得酥脆就可以食用的。

也有的会加入鸡蛋、奶酪、牛肉、火腿、玉米等食材,主打就是一个口味丰富。

三杯鸡

台湾三杯鸡很有名,但实际上三杯鸡是江西赣州的名菜。

这道菜和文天祥有关,据说他行刑前,一位老婆婆和狱卒一起用瓦钵烹饪鸡块,在里面倒了三杯米酒。

后来狱卒回到江西老家,每逢文天祥忌日,都会用三杯米酒煨一只鸡来祭奠他。

台湾三杯鸡是客家人带到台湾后进行改良创新的,他们的“三杯”指的是一杯米酒、一杯油和一杯酱油,还在里面加入了新鲜罗勒、辣椒和大蒜。

火锅

关于火锅的历史,真的是很长了。

有说火锅起源于战国时期,也有说诞生自汉朝的。在西汉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火锅食物。

可以肯定的是,火锅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而台湾人也是非常爱吃火锅的,它在台湾餐饮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据说,台湾全省有近5000家火锅店,提供各种风味的火锅,包括我们熟悉的四川火锅和涮涮锅。

糖葫芦

糖葫芦也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是一种由野果和麦芽糖稀制成的食物,最常见的是山楂。

几乎在台湾的每个夜市,都能看到卖糖葫芦的摊位,常见的糖葫芦是用草莓和小番茄制成的。

以上就是一些来自内地地区的台湾美食~

你还想到哪些呢?可以在评论里留言哦~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