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刀斧手,几句话就让人冒冷汗,白帝城刘备与诸葛亮的人性博弈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4-06 10:09:09

公元223年春。诸葛亮匆匆从成都赶到白帝城。

此时的刘备,已经病入膏肓。而此时的蜀汉,同样风雨飘摇。

如果说关羽之死,击破蜀军强盛的神话,那么孟达降魏,便激起蜀人反抗的火苗。而刘备赐刘封死,是为了平息蜀人的愤怒。而此番夷陵倾败,刘备重病,蜀国更有动摇的危险。

这种情况下,白帝城托孤就更加显得意味深长。   

大诸葛亮二十岁的刘备,静静地躺在床上,说出了让诸葛亮猝不及防的一句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一句充满了无尽的忧虑之意,同时也包含了勉励、试探、劝诫、商量和嘱托之情。

首先是肯定了诸葛亮的才能,鼓励他好好干。但将诸葛亮比作曹丕这个篡汉者,多少就有一种威胁之意:你想当乱臣贼子吗?

而“必能安国”,则是指出了当前蜀国内忧外患、动荡不安,若你诸葛亮敢抛弃老刘家和荆州派,想要仅凭一己之力逆转乾坤?难啊!

这一席话,杀意十足,就算一旁没有刀斧手,也足以让人冷汗直流。

当然,就算蜀汉能延续,这副烂摊子也很难收拾,让刘备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也不知道没了自己的操持,蜀汉这驾马车还能不能跑下去,所以他不得不放低姿态好好跟诸葛亮商量:继续辅佐刘禅,还是自己代汉自立?

至于诸葛亮能怎么选,结合前后语境,恐怕就不难取舍了。这仿佛是刘备换了一个对话方式,用暗语在一诉衷肠:我很信任你,也不是不给机会,但是看看目前这个环境,劝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一打一拉之后,诸葛亮就不得不表态了。

表达忠心,接受重托,那么将成为肱骨重臣。否则......

于是诸葛亮被迫作出了此生最重的一次承诺: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有人说,这是一段君臣际遇、生死相托的佳话。

话虽如此,但接下来,却有两波谜之操作:

刘备死后的那年,诸葛亮就急着操纵将年号改为建兴。照说新君年号应当在即位次年启用,这么做显然不合乎礼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对这个尊重先帝的基本礼仪不可能不懂。

十一年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围绕为诸葛亮立庙一事,蜀汉朝廷进行了朝议,但后主刘禅“不听”“不从”,直到诸葛亮死了二十九年后,才勉强同意在成都之外的沔县立庙,并取消所有民间祭祀。

显然,在诸葛亮和刘备父子君臣相得的背后,还有另一场不为人知、颇为激烈的人性博弈。

白帝托孤

刘备到底是不是为国家着想的明君?

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是多重的。

比如说对刘备,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其致力复兴汉室的光辉一面,但其隐藏在内心的真实想法显然要狼性得多。

虽然刘备用一系列义举成就了仁义之名,如密谋衣带诏、北海救孔融、三让徐州、携民渡江、帮助刘琦等等。但在建议曹操诛杀吕布、夺取益州、夷陵之战等事件中,刘备则展现出了他真实的另一面。

善于权变。打败吕布后,在白门楼曹操曾问刘备该怎么处置吕布。刘备就提了提吕布的前两任义父丁原和董卓,暗示吕布反复无常,不杀必成祸患。曹操果然听从刘备的建议,缢死了吕布。吕布在临终前,骂刘备乃“最无信者”“大耳儿”。

有人将这归因于刘备想报复吕布夺走了他的徐州,但显然刘备不是这种偏激之人。

刘备清楚曹操的奸雄属性,若是曹操要招降吕布,这种招贤纳士、收买人心的好事怎会拱手送给刘备?既然如此,曹操还多此一问,显然就是想让刘备唱黑脸,将杀吕布的恶名揽过去。

因为此时刘备寄人篱下,只要对自己有利,曹操让他怎么说就怎么说。什么江湖道义都弃之脑后。

舍义取利。进军益州,刘备试图夺走同宗的领土。在斩杀刘璋手下杨怀、高沛二将后,刘备和手下宴饮,为了从道义上洗白自己,他特地导演了和庞统的一席对话。

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於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

庞统在宴会上说刘备入蜀违背道义。刘备拿武王伐纣的例子为自己辩解,说明自己是替天行道。

要取益州,就得面临道德形象受损的风险;不取益州,可能就再没有了称雄的机会。刘备最终作出了舍义取利的抉择。

为达目的不惜代价。公元219年,关羽兵败被杀,荆州陷落。此时刘备面临双重压力:战略压力,失去荆州就意味着《隆中对》“跨有荆益”的战略完全落空,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道德压力,兄弟被杀,如果刘备无动于衷,那他仁义的道德形象将因此被毁,统治根基可能会被动摇。

所以即便明知东吴早有防备,刘备还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伐。赵云、秦宓等一帮文臣武将苦苦劝谏,劝刘备不要置国家安危和百姓生死于不顾。然而刘备却一怒之下将秦宓打入大牢,决意出征。 

从这三个事件,可以看到刘备真实的另一面:他灵活善变,面对核心利益,宁愿舍弃道德标准,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这妥妥的是个狼性老板啊!

所以可见托孤时刘备着眼点在于巩固老刘家的基业,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刘备会不惜一切手段。说刘备暗中在幕后安排了500刀斧手,结合当时的语境来看,也并非没有可能。

雄心勃勃的刘备

诸葛亮有没有野心要夺权?

狼性老板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肯定是那种能力出众的。但能力太出众了,也容易恃才傲物,没两把刷子镇不住。

没错,诸葛亮的另一面就是这样的:

敏感而谨慎。这点在“三顾茅庐”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诸葛亮肯定是有出山济世的想法,但为何好不容易盼到刘备来求贤,他却一再不见呢?

在隆中对时,诸葛亮能够侃侃而谈,对天下大事了若指掌,对刘备未来发展有着清晰规划。可见他对刘备早就关注已久,十分看好。

之所以三顾,既是用来试探刘备的诚意,同时也是抬升自身的身价,更是为刘备做了一次颇有创意的揽才广告。但其中细节也把控得很准,首先诸葛亮让刘备明白他是出外闲游,不会出远门,不会一走就十天半个月,这肯定通过门童有所交代;其次,所谓事不过三,第三次诸葛亮就再也不出门,安心等候。若刘备诚心且同频,自然能将诸葛亮这个哑谜猜得明明白白。

自负且固执。诸葛亮对北伐的坚持近乎偏执,“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尽管局势极为不利,前线对手司马懿实力强劲,而刘禅在成都的表现也让人很不省心,但诸葛亮仍旧“六出祁山”,期望完成出师表中提到的“讨贼兴复”的目标。为了带动蜀汉正常运转起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朝内外事无巨细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所以诸葛亮在尽可能稳定可靠的环境中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才能,坚持将隆中对中的既定战略完全实施下去,为此不惜把刘禅的戏份抢得所剩无几。

隆中对

刘备着力巩固蜀汉框架

为了防止诸葛亮真正代汉自立,刘备真的已经很努力。从史料的细微处,我们可以窥得一二。

1、用刘禅、诸葛亮、李严三方形成均衡

刘备托孤借鉴了孙策的做法。

孙策在临终时,精心构建了一个权力制衡体系,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他任命张昭为长史,周瑜为中护军。通过这种安排,孙策成功地实现了文臣与武将之间的权力制衡,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昭在朝堂上颇具影响力,但却没有兵权。周瑜拥有兵权,但是在朝堂上地位远不如张昭。并且孙策还给了张昭更多的权限:可以代吴自立。

建安五年孙策临死,以弟孙权托于张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里面就留了一个坑:不给兵权,张昭如何取而代之?但无论如何,有孙策这句话,张昭在朝堂上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同为托孤重臣,周瑜肯定不愿听张昭摆布,两人势必要暗中较劲。但周瑜在朝堂上缺乏影响力,肯定处处受张昭压制,怎么办?

周瑜只能转而支持孙权,借君主的影响力与张昭对抗。而孙权有了周瑜和军方的支持,就能在对抗张昭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自身的权威。

事实上,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就是这么干的。他在联合周瑜之后,坚决主张抵抗曹操,反对投降派张昭。赤壁之战过后,张昭影响不再,而孙权的地位也得到巩固。

刘备觉得这个创意挺不错,于是直接进行了拷贝: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托孤,让二人辅佐刘禅。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以李严为中都护,封为都乡侯,统管内外军事。

这一番布置,大有讲究。

让刘禅即位后封赏诸葛亮和李严,这是试图在树立刘禅的权威。和张昭的待遇一样,诸葛亮虽然拥有了设立幕府的权力,在朝堂上无人能及,但也没有兵权。

而拥有兵权的李严,和他背后的益州本土势力,足以抗衡诸葛亮。但李严在朝堂上也没有丝毫影响力。

按照刘备的设想,诸葛亮一旦膨胀想独掌朝政,肯定就会打压和侵吞李严的权力空间。而李严为维护自身势力,肯定转而支持刘禅。这样刘禅加李严的组合,足以和诸葛亮形成某种均势。

并且重用李严,还能体现出朝廷对益州本土势力的重视,有助于刘禅盘活和掌控益州本土势力,可谓一举多得。

2、宣扬正统观,削弱诸葛亮代汉自立的土壤  

三国之前,无论西汉还是东汉,其“受命于天”“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的正统性都是为世人所公认和维护的。

于是刘备极力想延续这种正统。在觐见汉献帝时,经过宗正细查族谱后,确定了其皇叔身份。  

在《隆中对》时,正统性一再被提及:“将军既帝室之胄”“欲信大义于天下”。

而在曹丕篡汉之后,刘备也在群臣拥护下,建立了“后续正统”,表明其与东汉是一脉相承,并在称帝时将国号定为“汉”。

蜀汉延续正统的观念由此在益州深入人心,不论是诸葛亮还是任何人想要取而代之,都将承担极大的道义舆论压力。

有了这些牵制,诸葛亮想要代汉自立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备之谋

诸葛亮以守为攻,滴水不漏  

以诸葛亮的谨慎,肯定是不会给刘备任何怀疑的机会。

诸葛亮察觉到刘备外宽内忌的性格,便严守一条红线:绝不插手军事。

刘备入蜀之后,让法正统御外军、担任军师。而诸葛亮则顺应刘备的安排,屈居幕后,负责镇守成都,为在前方征战的刘备供应粮草和士兵。

221年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伐吴。诸葛亮同样没有参与,安心地继续在成都充当后勤部长。

连劝刘备不要出征的事,诸葛亮都没怎么参与。当时赵云、秦宓等一帮文臣武将苦苦劝谏,刘备更是将秦宓打入大牢。可诸葛亮却只是在事后说了一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如果法正还在,他出面劝阻,刘备就会听啦。

诸葛亮绝不插手军事,一心只管内政。让他得到了刘备的充分信任。

为了证明自己绝无野心,诸葛亮的操作更是细到了极致:

诸葛亮在公元223年刘备死之前一直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这肯定不是因为诸葛亮在那方面不行。可227年之后,就是在死前七年,诸葛亮一口气生下了诸葛瞻、诸葛瞻、诸葛果等三名子女,保证香火不断。

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证明自己绝无野心:要是自己想代汉自立,没有儿孙后代接续,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当年秦始皇嬴政之所以敢让大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而不担心其拥兵自立,就是因为王翦将家人都扣在了秦国,七十岁的王老将军即便在楚国反了,也没了子女后继无人。

诸葛亮使出这一招,从底层逻辑上自我消除篡位条件,以此换来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诸葛亮做出了忠诚的选择

诸葛亮的后续控局

虽然刘备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并不足以限制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不是不给兵权吗?没关系,诸葛亮通过发起北伐,既能够争取荆州派的支持,又能打压益州本土势力,兵权不知不觉就被诸葛亮收归手中,到后期连李严的兵都能调走。

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

这样一来,诸葛亮就将军政大权统统收归手中。

面对降维打击,李严竟然表现得一如既往地顺从,不仅没有承担辅臣之责支持刘禅一起制衡诸葛亮,反而卖身求荣,将自己的权力空间拱手让出,吹捧诸葛亮劝其称王加九锡。

于是在李严一番骚操作后,刘禅被彻底架空为光杆司令,诸葛亮最终得以踏上权臣之路。  

0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4-04-16 11:56

    博弈个锤,只能说诸葛有底线,他真的只想建功立业而不想封王称帝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