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间韩遂,细思极恐的职场杀手锏,见一次面就瓦解马超韩遂联盟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1-20 10:46:11

公元211年,关中平原旌旗猎猎,战鼓雷鸣。对阵双方是曹操和马超、韩遂联军。

对曹操而言,这场仗看起来非常不好打。马超、韩遂等十路诸侯一起,号称“关中十将”,他们率领10万精兵,西凉铁骑更是举世闻名。虽然曹操这边也有许褚、夏侯渊、徐晃等名将,以及10万军队。但经过赤壁之战,曹军元气大伤,士气略有些低落。

并且马超、韩遂是率“哀兵”出战。因马超之父马腾因参与“衣带诏”,曹操就假诏召马腾入京,将马腾、马休、马铁父子三人全杀掉了。所以此番马超联手韩遂起兵讨伐曹操,可谓身负国恨家仇。

西凉铁骑的战斗力果然名不虚传,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狼狈而逃。这一番惨痛经历,让曹操充分见识到了西凉军的厉害。他不得不寻求新的应对策略。

于是趁着两军阵前商谈的机会,曹操设了一个两难的局:他和韩遂商谈,却只讲过往交情,绝口不提和谈之事。韩遂陪他谈吧,很容易引发盟友猜忌;不陪他谈吧,又拉不下面子。

但恰恰是这种进退两难,却引发了信任危机,让马超与韩遂生隙,最终被曹操各个击破。

这便是“毒士”贾诩利用交情绑架设坑的“抹书间韩遂”之计。

这种计策在如今也较为常见。举个例子,比如上司想知道下属中有谁背着他违规操作,那么可以单独找一个有那么一点交情的下属耳语几句,然后当众宣布知道是谁干的。接下来要么违规者迫于压力负荆请罪,要么就是被耳语的人在违规者的误解报复下不得不选择站上司这边。可见只要入了局沾染了是非,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那么此计是如何发挥效力的?有无可以防范破解的办法呢?

曹操抹书间韩遂

放烟雾弹,让韩、马生隙

因为粮草匮乏,关中联军派韩遂作代表与曹操商议双方撤兵之事。

曹操与韩遂父亲在同一年被推荐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同辈,两人曾有交情。当两人会面时,曹操不谈军事,只说当年在京都的旧事,两人拍手欢笑,在阵前十分亲密地闲谈了一个多时辰才各自返回营地。

这件事,看似平常,却总令人感觉不对劲:本来两人是有正式议题的,但曹操强行带节奏,说起了无关紧要的话。可韩遂也很无奈,他一方面顾及双方的交情,另一方面也是有求于对方,所以不得不耐着性子陪曹操唠嗑。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马超看着起了疑心:军中大事,双方怎会聊得如此和谐友好?

超忙来问韩遂曰:“今日曹操阵前所言何事?”遂曰:“只诉京师旧事耳。”超曰:“安得不言军务乎?”遂曰:“曹操不言,吾何独言之?”超心甚疑,不言而退。

面对马超的质问,韩遂倒也直来直去:“我们只聊了些美好往事。曹操那小子带节奏就是不谈军务,我想提都没法提啊。”

韩遂就算解释了,马超还是感觉很难理解:如果是两人在一起喝大酒,聊聊过往那也就算了。可现在是什么场合?是在战场上。韩遂就算心再大,也不会忘了自己去干啥了吧?除了心大,就只有另一种可能:他和曹操在搞阵前密谋!

信任这个东西,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了。

彪悍的西凉铁骑

连环设局,让韩、马误解加深

曹操随后继续试探,将裂隙变成了大豁口。 

却说曹操回寨,谓贾诩曰:“公知吾阵前对语之意否?”诩曰:“此意虽妙,尚未足间二人。某有一策,令韩、马自相仇杀。”

曹操回营之后,特地喊来贾诩问,怎么样?刚才我在阵前的神侃帅不帅?

贾诩说,老帅了,只是您这一锄头力度还不够,还需要继续挖,彻底将他们的墙角挖塌才行。

贾诩曰:“丞相亲笔作一书,单与韩遂,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超必索书来看。若看见上面要紧去处,尽皆改抹,只猜是韩遂恐超知甚机密事,自行改抹,正合着单骑会语之疑;疑则必生乱。我更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互相离间,超可图矣。”

于是过了几天,曹操给韩遂书信,信中却故意在很多词句上涂涂抹抹,改来改去,就像是韩遂改动一样。

马超听说曹操单独给韩遂写信,本就很可疑,然后拿来书信一看,还有这么多涂抹痕迹,难道是韩遂要掩盖掉通敌的关键信息吗?

这就是贾诩设的一个死局:

首先,这个信韩遂是一定得拿出来。因为马超和周围的人既然知道了,如果韩遂不拿出,会更令人生疑。

其次,韩遂就算拿出信来,也无从辩驳。这封信被涂抹修改得就像月球表面一样,说拆封就是这样的,谁信呢?谁会寄出这么寒碜的信呢?

百口莫辩的韩遂

贾诩布置“证据”,让韩遂的背叛“实锤”

接着,贾诩暗中收买韩遂的部将,让他们彼此相互离间。这就让韩遂的背叛“实锤”了:你手下小弟都投降曹操了,你好意思说你啥都不知道?

......

马超发现韩遂言行漏洞百出,韩遂手下纷纷投敌,他还能怎么办?那必须提防起来啊!于是双方的沟通不再顺畅,两支军队貌合神离。

而此时,曹操的机会就来了。

当他发现西凉军各部兵马之间的协调沟通开始出现严重问题,形同一盘散沙。曹操就立即与马超、韩遂等约战。作战时,曹操利用马韩两人的嫌隙,进行大胆穿插作战。

联军本来就出现分裂,各部分相互不配合,在曹军步兵和虎豹骑的穿插分割下,立马被杀得溃不成军。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渭南之战到此结束。

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中,关中诸将的武装力量基本损失殆尽。韩遂、马超等依靠羌、氐二族以及张鲁的力量在凉州作乱一年余,但再难成气候,很快被夏侯渊等击破,陇右、凉州平定。

渭南之战

“抹书间韩遂”的底层逻辑

“抹书间韩遂”关键在于一个“抹”字。通过混淆黑白,扰乱人心,达到离间的目的。而曹操这份书信之所以能够寄出去,就是利用了没有利益价值的感情绑架。

职场本质上就是追逐利益的地方。

你和同事的关系不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是以利益为基础。所以只有当你能够为上司或是同事提供利益价值,他们才信任你。

相反,只讲交情而没有利益,一切都会变得毫无价值。更有甚者,会将交情变成一种PUA与绑架的工具,那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了。

比如马超和韩遂的联盟,一开始可以说是同仇敌忾。马超对韩遂说道:“如今,我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我马超为子。”

这份表面上感情深厚的生死之交,实际上并不牢靠。因为双方的合作本质上还是逐利的选择。

在世人眼中,韩遂极为善变,素有“黄河九曲”的外号,多年来为了利益和马超一家一直是相爱相杀:

北宫伯玉叛乱,边章韩遂以汉室故吏的身份投敌,摇身一变成为了叛军头目;

后来韩遂杀了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等人,又拉了马超之父马腾一起,推举王国为叛军首领;

公元189年,皇甫嵩在陈仓将西凉叛军击溃,叛军由此变成了一盘散沙。出于抱团防御的需要,韩遂和马腾结为异姓兄弟;

可这两兄弟很快又反目为仇。“因部曲相侵,更为仇敌”,因部属之间的矛盾,马腾、韩遂二人成为仇敌,二人连年交战,韩遂还杀掉了马腾的妻儿。

曹操平了河北河东后,韩遂一早就派遣女婿阎行带其全家加上韩遂一个儿子投靠了曹操。有了韩遂的示范,马腾也投降曹操做了卫尉,一家人都搬去了邺城做人质,单独留下马超统领旧部。

可后来马超韩遂起兵反曹,马家全被杀,韩遂质子和阎行一家却安然无恙......

假如你是马超,你会选择毫无保留地相信韩遂吗?

曹操要做的,就是让韩遂陷入自证的陷阱中,让马超对其看法进一步恶化。

所以贾诩的连环计就适时出炉了:先是利用阵前商谈制造猜疑迷雾,然后通过抹书的行为强化负面印象,最后通过身边人制造“实锤”的假象,从而让韩遂百口莫辩,在马超眼中所有的言行都只能带来负面情绪,直至最后彻底翻脸。

而如何让韩遂不知不觉掉入这个坑中?就靠感情绑架。

所以有人说,在职场,如果看到几个人在谈论他人是非,你一定不要参与,而是要远远地就离开。因为不管你有没有发表观点,你就已经卷入这场是非中,你和被议论人之间的信任就已经产生了裂痕。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但此时若有人笑脸相迎,百般讨好巴结,打感情牌要将你拉入这场是非。你会意识到此中的风险,采取中立与拒绝的态度,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拖下水吗?

曾被杀得割须弃袍的曹操靠离间计成功反杀

此计有解吗?

法家在驭人术中提到的四个原则:不仁、不亲、不信、不贵,这些原则同样可以用来处理职场关系:

所谓不仁,就是不要在该讲利害的场合大谈感情和道德;

所谓不亲,就是要树立自己的边界感,不要让人将你的想法一览无余;

所谓不信,就是要将所有的交往都当成第一次,真正的信任要留给时间来考验;

所谓不贵,就是不要过于仰仗和依赖某些人,否则你就难以独立并受制于人。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时曹操故伎重施,给周瑜写信,希望让孙权周瑜君臣生隙。可周瑜拿着信看也不看,直接撕成粉末,而后斩杀使者。这样做,不仅孙权,周围所有人都明白了周瑜的心意。

历史上,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也有一番“火烧通敌书信”的操作。因为曹操不少手下在官渡之战时都与袁绍一方有过书信往来。这些信件涉及袁绍和一些曹操手下的勾结之事,如果被曝光,估计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而曹操选择将所有信件一把火烧掉完事。

因为曹操意识到,如果对这些信件一一清查、惩处,必然导致内部动荡、政权不稳,反倒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所以在确认自己已经掌控住局势后,不如一笔勾销,得饶人处且饶人,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所以在职场中,当你只能拿到短期利益的“白条”和预期利益的“画饼”时,你就得警惕提防,千万不要被各种感情、道德所绑架。

韩遂既然明白和马超不能做到完全一条心,那么就应该在细节上多多注意,而非口头上一个劲地声明和自证。

既然怕阵前商谈被曹操带了节奏,那么不如就干脆不和曹操会谈。收到曹操的私发书信,肯定是疑点重重。那么不如先不拆开,直接邀请马超和众多将领一起拆看,或是直接撕掉信件杀掉来使,是不是就能让大家明白心意? 

如此这般,韩遂的信任危机便可以得到解除。

0 阅读:9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