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攻樊城失利后本有望逃生,为何死战不退?败于傲慢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3-14 08:34:31

关羽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他曾经有过“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仿佛是忠义无双、武力值爆表的战神。

然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他败走麦城时又落魄不堪。

关羽为何败得如此之惨?

有人说是君臣生隙,被刘备诸葛亮联手害死;也有人说后方空虚,孙权、糜芳里应外合,荆州根本就守不住。

但这些说法又存在疑问。

若刘备不重用关羽,断然不会将荆州交其镇守。关羽死后,也不会发动夷陵之战,导致八万余蜀军被吴军消灭殆尽。

说荆州难守,几年后曹丕分三路伐吴,一路便是主攻江陵。彼时江陵城中有战斗力者不到五千人。且面对城内瘟疫流行,城外一万援军被击破的窘境,吴将朱然竟坚守了6个月之久。 

而实际上,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既配合了汉中之战,也得到了曹魏阵营内一大帮反曹派的呼应,可谓是一个完美的计划。

但傲慢与偏见让这个计划成为了关羽的致命陷阱:

傲慢让他与刘备的沟通出了问题,进攻襄樊的计划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与配合;

傲慢让他轻视了敌人,面对几波曹魏大军仍旧死战不退,而对背后的孙权却缺乏必要的防备;

傲慢让他得罪了糜芳傅士仁,以至于面临吴军进攻时,两人拱手让出江陵。

性格弱点形成了人生的鸿沟,让武力值举世无双的关羽也最终折戟沉沙。

才能突出导致恃才傲物,但傲慢又生出认知障碍,带来失败。这似乎成为了某些人才注定的悲剧命运。

襄樊之战

傲视华夏

关羽之所以傲慢,因为他的确有这个资本。

他武力值爆表,于万军之中直取袁绍悍将颜良的首级。他也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刘备在徐州拦截袁术时,就曾命关羽守下邳,代行太守职务。之后但凡分兵就让关羽单独率领一支。

此次关羽进攻襄樊,也是一次极为出色的战略策划。

公元218年,刘备进军北上,直指关中门户:汉中。眼看关中即将受到威胁,曹操不得不亲自率军西征,并到达长安。曹操面临双线作战。这构成了关羽北上进攻襄樊的优良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襄樊也利于蜀军而不利于魏军。

襄樊地处长江支流汉江流域,三面临水,一面临山,易守难攻。襄樊是连接长江与中原的枢纽,号称“南船北马”,这显然有利于擅长水陆双栖作战的蜀军,而不利于南下的魏军。特别是关羽进攻襄樊时,正值汉水暴涨,不善水战的魏军就被“水淹七军”。

从人和上来看,形势也对关羽极为有利:

1、曹仁屯兵樊城期间,大肆征调徭役,致使南阳、襄樊一带军民苦不堪言。宛城守将侯音、卫开于是起兵并劫持南阳太守,抄掠附近郡县的百姓数千人,试图与关羽联合;

2、孙狼等盗贼首领在许昌周边起兵,杀县主簿,攻破县城,带领乡民南下投奔关羽;

3、金祎与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趁夜攻打并占领了丞相府,胡修、傅方等地方官员,选择了响应关羽,邺城魏讽联合张绣后人,试图趁曹操大军未回发动叛乱。  

......

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具备,是绝佳的进攻机会。

关羽以出色的能力抓住了这个机会。

蜀军一路势如破竹,引得众多地方的官吏、守将起兵响应。当时曹操刚率军抵达长安,准备和刘备开战,这让驻守樊城防守关羽的曹仁头痛不已。跟着曹操走南闯北,见惯了大场面的曹仁,竟然慌乱之中,在自己的老根据地宛城大开杀戒。

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樊,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在关羽水师进攻下,于禁军的绝大部分士兵竟然直接投降了,可见关羽的进攻是多么令魏军胆战心惊?!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操和众臣商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梁、郏、陆浑一带的豪强武装,有的遥受关羽的印信号令,成为关羽指挥的地方武装,曹操都商议徙许都以避其锋芒。

曹操此时在汉中正吃紧,而到关中调兵造成关中空虚不说,一时半会还来不及到达襄樊前线,而中原形势也一片大乱。

南北两线作战都大获成功,这样刘备就能实行诸葛亮隆中对,荆益两州同时并举,挺进中原直至图谋天下。

凭借一州之力,让区域战争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水平,如此强大的能力,足以让关羽傲视华夏。

水淹七军

为何关羽不可能攻下襄樊?

既然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如此强势,但为何就是攻不下襄樊?

因为傲慢的关羽轻视了曹操的决心和能力。

曹操不可能放弃襄樊。

汉江流经今日陕西和湖北两省,且经过襄樊这个重要的水陆交通节点。如果占领了襄樊,刘备就能绕过艰难的蜀道,实现汉中和荆州的水路联通,两地可以相互进行粮草和兵力的高效补给。

且一旦曹操丢掉了襄樊,就只有依靠南阳北部的伏牛山一线设置防线,这就意味着完全放弃南阳盆地这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兵源地。刘备继续北上,就将逼近许都,直抵曹魏的核心区。

所以曹操一定举全国之力来反击关羽,而关羽仅凭借江陵之力来对抗,双方的规模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关羽后续粮草、兵力都成问题。襄樊之战后期关羽从江陵抽调兵力北上,造成后方防守空虚,且因为粮草供应跟不上而与糜芳产生矛盾,这都为糜芳后来投降孙吴埋下了伏笔。

曹操急调徐晃到襄樊,并随后又派去了十二营共万余人的增援部队。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关羽唯一指望的刘封援军却迟迟未到。

随着徐晃的到来,襄樊之战形势急转直下。

《三国志•徐晃传》中记载:“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徐晃到襄樊后,一战便得偃城,打垮了关羽的前锋。

徐晃接着势如破竹,从多个地点撕开了关羽的防御阵地。

为遏制徐晃的攻势,关羽亲自率主力出战,才稳住阵脚,双方进入相持。

变成了拉锯战后,缺乏粮草的蜀军士兵士气低落,再难前进一步。

铁打的襄阳城

魏吴设下的联合绞杀之局

此外,关羽还忽视了孙权的背刺。

公元217年,鲁肃死后,由吕蒙接任大都督。与鲁肃的防守不同,吕蒙提出了全新的进攻战略:主张派一支兵驻扎江陵,另外一支兵进驻白帝城,再派一支兵沿江游弋作为应援,而吴军主力则攻占襄樊,以利于北上中原。

这样,关羽的进攻目标就与孙权形成了冲突。一旦关羽攻下了襄樊,就等于锁死了东吴的发展空间。如果东吴还要继续与蜀国保持结盟,那么东吴就顶多只能在魏蜀争霸时在后方搞搞后勤工作,战略地位和实力一落千丈,然后被边缘化直至被吞并掉。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孙权太希望关羽失败了。所以孙权设了个“借刀杀人”之局。

在关羽打算北上进攻襄樊时,孙权煽风点火力劝关羽出兵。不仅如此,还提出要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之女,表明自己友好合作的态度,让关羽放心出战。即便后来被关羽拒绝了儿女婚事,但孙权一点也不生气,反而主动提出派兵协助北伐。

孙权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孙权是想借关羽之刀来杀曹操,让关羽和曹操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

既然曹操在汉中兵败,急需休整恢复。孙权完全可以在襄樊之战中浑水摸鱼,趁机拿下合肥。

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关羽和曹操在襄樊处在拉锯战的状态,双方都深陷其中。

可眼下,关羽进攻襄樊异常顺利,似乎就要得手,孙权如何不急?

在关羽水淹七军后,司马懿等人建议联合东吴制约关羽。

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这样,曹操利用了孙权的危机感,又借孙权之刀来反杀了关羽。

到后来的襄樊战场,蜀汉约三万人,而曹魏和东吴联军已近十万。傲慢的关羽几乎是用一州的力量去对抗两国。面临这种绞杀的局势,换谁去都得死。

吕蒙白衣渡江

孤注一掷的豪赌

如果和孙权翻脸了,荆州铁定守不住。

对此,刘备和诸葛亮早有觉悟。

荆州本就是四战之地,特别是赤壁之战后就没平静过。刘备所分得的,只不过是长江以南、湘水以西的几个郡,都算不上荆州的发达地区,根本就不足以抵挡孙权随时可能发动的攻击。特别是刘备主力进入蜀地后,留在荆州的军事力量就已经捉襟见肘,被孙权渐渐蚕食掉本就毫无疑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羽发起的襄樊之战,是他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同时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次不留退路的豪赌。将大部分军队带离江陵,导致江陵兵力空虚,而一旦襄樊前线作战失利,陷入孤立无援的江陵守军只能选择投降。

或许带残兵撤往益州,关羽还能保住一条命。  

关羽却自负地拿生命去赌:

被徐晃击败后,他不甘心就此退却,“舟船犹居汉水”。他傲慢地认为曹军不习水战,自己还能够创造一次“水淹七军”的奇迹。

他赌自己能够杀进樊城,从那里得到补给和地盘;他赌自己能拼死一搏创造奇迹;他也赌孙权还能留有一丝底线......

他得想方设法找到援军,此时只剩下最后的希望:上庸刘封派出军队。

《三国志•刘封传》中说:自关羽围樊城,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自助。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关羽命。 

前去求援的廖化大恸告求,可刘封、孟达皆借口刚攻占新城,不可擅自动兵,对廖化避而不见。廖化无奈,上马大骂出城,带着一腔悲愤返回成都。

至此,襄樊之战的结果,已经没有悬念。

而关羽的结局,也已没有悬念。

败走麦城

突破傲慢与偏见的认知谬误  

关羽攻打樊城前,曾做了一个梦,梦到有猪咬其脚,认为是不祥之兆。他对关平说,今年运气不佳,这次可能回不去了。

此战之凶险,关羽其实早有预料。他并非没想到过撤退,只是他被自己的傲慢蒙蔽了双眼,导致他过于轻敌,以至于最终无路可退。

一个人一旦傲慢,必然就会带着偏见去对待别人,从而看不到利弊,无法客观地看待问题本身。

在现实生活中,这类例子并不少见。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有些人,他们一旦对人产生偏见,就容不得任何解释。

这些人认为一旦抓住别人的弱点,就确立了某种心理优势,从而让自己充满成就感和心理优势。他们对于取得这种心理优势乐此不疲。

正是出于这种自大的观点,让他们一生充满各种傲慢与偏见。

而一旦陷入这种傲慢中,人们便会变得主观,视野受到局限,从而失去了某些成长发展的机会。

而这种傲慢与偏见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比如说原生家庭。

一些缺乏自信的家长,为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自尊,使劲打压和否定孩子,从而找到心理优势,产生权威感。

殊不知,一味贬低孩子产生的权威感,只能带来病态的服从。而若能够肯定和成就孩子,权威感将会更为有益和持久。

小到个人,大到某些国家,他们热衷于指责对方的不足,不就是为了维持这种心理优势吗?

可就算能力像关羽一样强,如果一旦陷入傲慢与偏见之中,也终将会行之不远。

刀改了他的命,性格影响了他造化。

可见努力去打破傲慢与偏见的认知障碍有多么重要。

客观公正虽然不能给人带来优势和利益,但更能有助于人通过更高更广的视野谋求发展,从而更有利于找到持久的优势。

0 阅读:7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