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背后真相,虚假的“功高震主”,真实的“站队错误”

翻检历史 2024-02-29 19:11:52

华夏历史一直很“卷”,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往往只能有一个绝对的主角。但凡事皆有例外,秦末的军事领域就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传奇统帅,一个是“霸王”项羽,另一个则是“兵仙”韩信。

遗憾的是,这两位光耀千古的军事天才均未得善终,一个自刎于乌江;另一个则惨死在长乐宫中。

如果说项羽之死被不少人视作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那韩信之亡就是令人唏嘘的鸟尽弓藏。

韩信虽死于吕雉之手,但很多人坚信幕后真凶是外出平叛的刘邦。然而认真梳理史料后会发现,此时刘邦已经和吕雉斗得不可开交。

如此针锋相对的局面下,说吕后为了刘邦冒险诛杀韩信,实在有些牵强。这样一来,吕后覆灭韩信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韩信带兵作战

夫妻相争,吕后日渐势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破解一个很多人习以为常的历史谜团,为什么吕后能保住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刘邦晚年曾经多次提出要更换太子。他对吕后生的刘盈非常不满,更属意于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

值得玩味的是,刘邦每次提出类似的想法,都被群臣毫不犹豫地堵了回来。

到最后,刘邦甚至连张良的话都不听了,执意要更换太子。

随即吕后便请出了大名鼎鼎的商山四皓为刘盈站台,而刘邦看到这一幕后,自知大势已去,彻底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

商山四皓图

很多人在看到这段故事的时候,往往为张良的机智和吕后的手腕所折服,却忽略了一点,吕后究竟是如何说服商山四皓的?真的是以所谓“贵宾之礼”打动了四人吗?

其次,吕后在刘邦执政后期,先后说动了萧何、张良加入己方阵营。

这两位可是一等一的能臣,他们真的会因所谓的往日情谊就旗帜鲜明地站队吕雉吗?

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商山四皓这么轻易能被搞定,也不至于刘邦屡次征辟都毫无建树。

很显然,吕后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一股强大的势力一直在为其出谋划策、上下奔走。

这股势力在汉初的朝堂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在史料和民间故事中却被人刻意忽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吊诡的情况,是因为这股势力的存在被人刻意从史书中抹除了,仅留下了只字片语。

影视剧中的吕后

而他们就是吕雉的娘家人,大名鼎鼎的吕氏外戚集团。

在大众的印象里,似乎吕家就没什么能人,从头到尾都是吕雉一个人纵览全局、乾纲独断。

但实际上,作为最早跟随刘邦的关键势力,吕家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吕后的两个哥哥都是能力卓越的优秀将领,是刘邦一统天下的重要臂助。

刘邦登基为帝后,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们有很多都被封侯,但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还是第一批的25位功侯。

其中隶属于吕家阵营的一共有五位,分别是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之、舞阳侯樊哙、阳都侯丁复以及东武侯郭蒙。

由此可见,吕家在汉初功臣中的影响力是独一份的,无论在朝堂还是军中都有着极强的势力。

正是因为有了娘家人的帮助,吕后才能在儿子地位受到威胁后果断发动反击,最终逼着刘邦放弃换太子的想法。

吕泽与吕释之

不过,吕家外戚对太子刘盈来说既是助力,也是阻力。

刘邦之所以产生更换继承人的想法,对戚夫人的宠爱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本质的原因恰恰就是吕家的强势。

刘邦早就看透了这个儿子,他很清楚以刘盈的能力和心性完全无法压制如日中天的吕家。

一旦选他做皇帝,吕家必将势大,最终无人能制,而之后的历史发展也确实如此。

吕后很清楚刘邦对吕家的忌惮,所以她必须保住儿子的皇位,这样才能让家族延续。

最终,吕后凭借娘家人的帮助以及强大的个人能力拉拢了多位重臣,彻底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占据上风。

说了这么多,相信有人会感到疑惑,刘邦和吕后相争,又和淮阴侯韩信有什么关系?

韩信像

吕后诛韩信的真实原因

前面提到,为了帮助儿子刘盈保住太子之位,吕后一直在努力拉拢朝中的重臣。

大汉的开国功臣虽多,但最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萧何、韩信和张良。

这其中,张良是第一个被公开拉到吕后阵营的,对于这一点,史书记载的很清楚。

西汉开国之后,张良主动选择了从朝堂隐退,仅保留了爵位,其他事情完全不掺和。

吕后为了得到他的支持,直接带着哥哥吕释之冲到张良家中,以软硬兼施的方式逼迫张良为其出谋划策。

无奈之下,张良抛出了那个大名鼎鼎的计策——请商山四皓出山。

虽然张良没有直接加入吕后阵营,但在所有人看来,他主动为其献上计策,本质上就是在站队。

影视剧中的张良

至于吕后是如何拿下萧何的,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但从之后的发展来看,吕后之所以能在长乐宫中诛杀韩信,是因为萧何使计将韩信骗进了宫中。

这种事是极其隐蔽且风险极高的,吕后只可能将其透露给盟友,因此萧何此时必然已经加入了吕后阵营。

至此,汉初三杰就只剩下韩信了。对于这位兵仙,吕后是非常重视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对其进行拉拢。

而这个人就是舞阳侯樊哙,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樊哙早年与刘邦交往甚密,还在鸿门宴立下了救驾之功,算是刘邦的心腹爱将,按理应该是站在刘邦这边的。

但实际上,樊哙在后期已经明确加入了吕后阵营,因为他的妻子正是吕后的妹妹吕媭。

舞阳侯樊哙

据悉,韩信在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曾受樊哙之邀前去拜访。

当天,韩信刚刚下车,就见到樊哙行跪拜礼恭迎,还激动地说道,大王竟然肯光临臣下的家门。

樊哙此举并没有让韩信感到被重视,反而内心泛起了疑虑。

毕竟此时的韩信与樊哙地位相同,即便要表达敬仰,也完全不必跪礼相迎。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樊哙此次邀请韩信,其实就是在替吕后办事,想要将其拉入己方阵营。

至于双方商量的如何,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韩信在离开樊哙府后,曾自嘲居然沦落到与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照常理来说,樊哙给了韩信足够的尊重,哪怕心有不满,也没必要说出如此伤人的话。

唯一的可能是,两个人入府之后聊了别的事,而韩信显然和樊哙谈崩了。

就这样,淮阴侯成为了吕后唯一没拉拢到的重臣。

可即便如此,吕后也完全没必要痛下杀手,毕竟敌人的敌人就算做不成朋友,也该留着加以利用,为何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吕后长乐宫诛杀韩信

复杂又亲密的君臣关系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韩信后期对刘邦意见极大,甚至暗暗生出了谋反之心。

如果是这样的话,吕后即便无法拉拢韩信,也能确保他不会倒向刘邦的阵营,完全不必搞“长乐宫诛杀”。

而吕后最终却选择了痛下杀手,那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韩信此时依然站在刘邦这一边。

事实上,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从史料中的各种描述来看,韩信对刘邦的态度虽然一直很“别扭”,但他内心里一直都是忠于刘邦的,从未想过另起炉灶。

这一点从当年蒯彻说出千古名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之后,韩信依然坚定站在刘邦这边就可见一斑。

影视剧中的韩信

后世之所以对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存在误解,是因为韩信在忠于刘邦的同时,又总有些不安分。

比如他会搞出“强攻齐国争功”“要求刘邦封王”等不像是忠臣会搞出来的行为。

但这也不是不能理解,楚汉争霸时期,当时最出名的三个人中“有两个幼稚的年轻人和一个成熟的中年人”。

项羽是个激情四射的大男孩,而韩信则是个心高气傲带着点“傲娇”气质的学神。

只有刘邦是一个成熟冷静、能理性思考问题的长者,这也是他能最终获胜的关键原因。

可以说,韩信对刘邦别扭又认可的态度完全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的忠心可从来都没有变过。

而刘邦对韩信或许有忌惮,但确实没有多少杀心,至少要比对樊哙的杀意低很多。

刘邦如果真的想对韩信下手,当年在将其贬为淮阴侯的时候,便可以直接出手。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韩信有叛乱之心,刘邦此时下手可谓名正言顺,完全没有一丝政治风险。

但刘邦却并没有痛下杀手,反而将韩信带回长安,封为淮阴侯。

事实上,刘邦曾多次去淮阴侯府探望韩信,并与其亲切交谈、把酒言欢;甚至在出兵平叛前,还提出要带着韩信一起去剿灭陈豨,可见刘邦此时依然对其依然信任。

从结果来看,刘邦最想杀樊哙,后者却毫发无伤;反而与他关系复杂但亲密的韩信,在其外出平叛时,死于非命。

从这一点来看,此时朝局之中谁更占上风,谁真正想要韩信的命,已经一目了然。

对于韩信究竟死于何人之手,太史公司马迁曾经曲笔暗示过。

早年困苦的韩信

他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胯下之辱”“老妇救济”以及“就食于亭长”。

前两个故事对塑造韩信的性格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但第三个故事却显得有些多余,似乎和主题并不相关。

这个故事的内容很简单,讲韩信曾和南昌亭的亭长相交莫逆,在对方家中寄食多时。

但亭长的老婆却对他非常嫌弃,最终趁亭长不在的时候,将他赶了出来。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就是司马迁对韩信之死的隐喻,要知道刘邦当年恰恰就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

太史公不方便直接描写那桩公案,最终以一个小故事来代指真相,真正容不下“兵仙”的并非那个对他待之以礼、一直包容的亭长,而是背后突施冷箭的亭长老婆。

发生在长乐宫的那场谋杀,不存在任何反转,动手之人就是真凶。

韩信被诛杀

结论

汉初的夺嫡之争和后世王朝有很大的不同,坐镇后宫的吕后拥有不输刘邦的巨大政治能量。

因此,套用后世的皇后权力构成去解析吕后的行动逻辑,只会得到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

或许,吕后和刘邦曾有过夫妻一体的幸福时光,但当“太子之位”出现变动后,他们的关系早就势同水火。

当然,无论是死于“功高震主”还是亡在“站队错误”,对韩信这样的顶级军事家而言,都是一种悲哀。

他算得了战场变化,掌得住百万雄兵,却无法参透复杂的人心和诡谲的政治。

参考:

《兵仙:楚汉风云中的韩信》

——李肖肖

《论妇女与西汉政治——以西汉三后为例》

——秦安琪

53 阅读:12550
评论列表
  • 2024-03-11 01:33

    吕后大局中仍是保刘氏江山,韩信之死死于自大。连贬几次不知收敛。也是三杰中唯一一个被杀的。沛县功臣团才是汉家根基,诸侯团的韩信是本来能活的,却第一个被杀

    鑻蟸 回复: 哥哥臣
    陈胜吴广,说白就是,试验鼠。秦军派出,囚徒军,就废掉了。项羽对战的,是秦国后起之秀,章韩,带领的30万蒙家军,总计40万兵军。所以那些,诸侯,做壁上观
    哥哥臣 回复:
    秦末陈胜吴广了解下意义
  • 2024-03-01 10:24

    牛逼啊,这个视角开的好。

  • 2024-03-13 06:36

    视角独特,但有理有据,文笔流畅,好文章!

  • 山水 19
    2024-06-30 16:27

    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韩信本身就是个很自傲的人,吕后能拉拔他的可能性不大,争取大位这种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不要说韩信站位刘邦了,就是当中间派也是很危险的[无奈吐舌]

  • 2024-03-11 08:32

    本来就是刘邦要杀韩信早杀了,相反好多次都是重罪轻罚

    无聊的人 回复:
    后期韩信反而是刘邦对付后宫集团的有力棋子,韩信没有答应吕后的拉拢,张良萧何都被拉拢了,所以刘邦还需要韩信对抗吕后的势力
    无聊的人 回复:
    韩信没有活到那时候,就被后宫集团代表吕后,功臣集团代表萧何。联合杀了
  • 2024-06-28 15:16

    吕后拿什么跟刘邦斗?历史的误区一:吕后非常强势。误区二:刘邦怕老婆。误区三:吕后非常心狠手辣,不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实际上“吕武”指的是后来临朝称制的吕太后和同样临朝称制的武太后,并不是指她们做皇后的时期。人是会变的,随着事态、局势的发展,随着手中掌握权力的变化,心态、心境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刘邦一句话就能废了吕后母子,所以在周昌等朝臣据理力争使刘邦“服软”之后,吕后才会感激涕零地向周昌下跪,感谢他的恩德。你说这时她拿什么和刘邦斗?正因为刘邦把她逼的太压抑,才会在刘邦死后大大发泄,做了许多心狠手辣的事情。

    a嘉 回复:
    那你说下吕后杀死韩信是什么心态跟权利
    尚能饭否 回复: a嘉
    读懂“且喜且怜之”,就能懂这个问题。杀韩信正好可以看出吕后是完全为刘邦着想的贤内助,做了刘邦想做而不好意思做的事情。而之所以做了也没为此事受到责罚,是因为刘邦多次明示或暗示让她杀韩信。
  • 2024-06-30 22:19

    楼主这些分析还是存在一定可能性的,但是没有详细记载,没有足够力量的证据啊!韩信是死于狂妄自大,他是个军事天才,却又是个政治孩童,玩争权夺利拉帮结派那一套,韩信都得跪求赐教。关键还是萧何这个人太阴险了,韩信是自己举荐的人,最后又合伙把人给灭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自己也变得非常危险,呵呵,要不是有人帮忙劝住了,第二个被灭的就是萧何。

  • 浑拓 11
    2024-03-16 18:10

    不管韩信有没有异心,都会被莫须有罪名给铲除,不铲除异姓王和战国分封制没任何区别,最后还是会带来战乱,以前觉得刘邦无情,现在我非常理解他,看看后世的⑦王之乱和⑧王之乱,这还是自己人呢,还叛乱不断,就不说异姓王了,他们不叛乱不代表他们后代不叛乱,几个王占据了汉朝百分80土地,换谁当皇也坐立不安

    且听风吟 回复:
    而且刘邦从来就不是无情之人,对沛县兄弟多好,卢绾还封了燕王,韩信贬了没杀,后来抓了也一直没杀,吕后为了惠帝的江山才杀了韩彭两人。也就这两异性王没实际造反而被杀,功臣一个都没杀
  • 2024-03-19 09:50

    韩信之死源于韩信选择的“不站队”,因为韩信的不站队,让吕后误会韩信站队刘邦,所以吕后必杀韩信。如文中所说,吕后派樊哙拉拢韩信失败,说明韩信没有选择站队吕后,同样,刘邦出征韩信没有同往,说明在此争夺太子位的关键时刻,韩信也选择了避嫌,没有站队刘邦。太子之争是非常激烈和无情的,刘邦在此次争夺中败北,所以无奈地与大臣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1024 回复:
    要么退休,要么站队,只有这两个选择。
  • 2024-06-05 10:35

    太史公作史最没公正性,贬卫霍捧李广,贬刘邦,捧项羽。司马迁只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家而不是纯粹的史学家。

  • 2024-05-30 12:21

    的确是这么个事,吕后同刘邦想法不一致是真识的,互斗互掐,刘邦对吕后无奈,,,,,刘邦同韩信一直以来感情很好,韩信坚不背汉是坚定的,刘邦也没直接想过要杀韩信,刘邦在朝同韩信悠悠乎乎也还好,韩信没当王,俩人也无大猜计,,,,,吕后杀韩信这事是吕后一手策划,刘邦在外真真不知,也管不了,,,,,,

    用户48xxx70 回复:
    胡说八道,流氓刘邦杀了多少个王了
    且听风吟 回复:
    [赞][赞]刘邦要杀韩信早就自已动手杀人,他又不是那种在乎好名声伪善的人,一直不忍心杀,直到出兵平英布亲征,吕后为了惠帝江山才杀了韩信
  • 2024-06-05 05:45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让将军见太平,一个优秀的统帅,执政能力不会差,反过来讲搞事能力也不会差,也就嬴政有这个魄力,在位期间没搞死过将军,高子搞事还被原谅了

  • 2024-03-16 05:41

    历史就是坨屎[屎],连太史公的《史记》都如此还有啥可信的呢?[无奈吐舌] 让历史见鬼去吧![好生气]

    凌峰 回复:
    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
    牛头 回复:
    正在看史记,确实更像故事会,不仅历史事件模糊,而且加了很多自己的猜想和观点,更像在编历史。。
  • 2024-06-04 14:00

    难道刘邦大杀功臣不是因为年老体衰?刘邦为了生存48岁无奈举旗造反。他自己也没想到3年亡秦四年灭楚,55岁了君临天下,待得天下大定再无对手,回过头来一看,这群跟着他亡秦灭楚身经百战的人才30多岁,再过几年刘邦一死谁能压制这些人?20多岁的刘盈吗?还是8岁的刘如意?所以无论他们是真反还是假反,所以他们都得死。

    彩色糖果纸 回复: 且听风吟
    你和傻子聊什么[笑着哭],他以为功臣包括那些封王的[笑着哭]
    且听风吟 回复:
    不想和糊涂蛋说历史
  • 2024-06-26 09:37

    成败一知己 ,生死两妇人。[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3-16 16:14

    没有始皇就没有统一的华夏,没有刘邦就没有统一华夏的延续。项羽是华夏民族的肿瘤,延续的是无数生灵涂炭的悲哀。

  • 2024-05-23 20:39

    韩信不死,即刘邦死,故之权臣多谋反,刘邦明智,韩信小儿,岂是刘邦对手

  • 2024-05-30 08:35

    韩信、岳飞皆死于立储

  • 2024-05-29 09:20

    写得好,uc难得一见的好文,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解读

  • 2024-07-04 20:13

    历朝历代每个统治者都会考虑死后哪些人会无法约束。这样的人要么被除掉,要么没被除掉而成了权臣,更有甚者成为皇帝。你仔细的品,那些冤死的真的冤么?刘邦不杀韩信,刘邦死了以后谁能杀了他?

    且听风吟 回复:
    还是吕后杀的,为了惠帝江山。刘邦一直不忍心杀韩信,出兵平英布时,吕后动的手。刘邦要杀早就杀了,他可不在乎所谓的名声
  • 2024-07-05 03:17

    分析的真好啊~下次别分析了

  • 2024-05-30 01:57

    信了刘邦帮戚夫人的儿子做皇帝 被吕后张良害了

  • 2024-03-01 09:35

    有道理

  • 2024-06-01 17:49

    融入不到一个无形的圈子,。人的心不可测

  • 2024-06-30 21:05

    寒性死于(包丁解牛)哈哈哈

  • 2024-07-01 16:18

    有一定道理,角度也不同,视野很开阔,用心之作

  • 2024-03-01 13:07

    胡说八道

  • Nell 1
    2024-06-30 22:07

    说得好。观点独特有理有据。

  • 2024-07-01 22:39

    呵呵呵

  • 2024-07-02 05:13

    此文大好点赞[点赞]应与真实的历史映像相差不远!

  • 2024-03-01 11:29

    所以吕后被冒顿单于羞辱,我只能说活该。

    困了 回复:
    算不算侮辱吧,按照匈奴人的文化传统,父亲死了,儿子都可以把他的小妈娶了,兄弟之间就更不用说了。刘邦攻打匈奴被围,最后服软两国称兄弟国关系,刘邦和大单于也算是兄弟关系。刘邦死后,匈奴大单于想娶吕后为媳妇,这在匈奴人眼里很正常,而且还算是个大好人
  • JKL 1
    2024-03-17 13:38

    韩信真的是我见过历史上难得蠢才,那种环境还敢进宫。上策听蒯通谋反,中策装病闭门不出,下策就是去送死。真是找厕所点灯,找死

    吹牛不打草稿 回复:
    看了楚汉传奇里韩信知道萧何是骗他入宫的?明知去了是送死!为何还要去,不是脑子有毛病吗?换成司马懿马上造反!反杀萧何![笑着哭]
    且听风吟 回复: 吹牛不打草稿
    他在长安没一兵一卒,拿啥反?!没监控?如没有监控,说明刘邦没想杀他,有监控,他还拿啥反
  • 2024-03-20 03:44

    唐朝的二李不站队 运气好啊!

    彩色糖果纸 回复:
    那不一样了,李二后面站着山东世家
  • 项羽又何尝不是错信了刘犊子才被取而代之

  • 2024-07-18 23:35

    其它的不清楚,但一个现象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得到:如果吕雉背后没有吕氏一系的强大势力,早被“关键时最喜欢绝情”的刘邦打入冷宫(至少)了,她哪敢那么强势??

  • 2024-03-26 10:09

    UC上难得一见的好文。

  • 2024-05-31 07:13

    谁让他有不听话的前科呢,再加上相对其他老臣他显得有点年轻了,老刘当时那个岁数和身体状况自己都知道自己撑不了几年了,然后看看自己后代子孙,又没有能压得住他的,换谁谁都得琢磨琢磨要不要留他了。[狗头]

    龙骑士 回复:
    压不住?就张良和萧何就能压住韩信了,再来个陈平韩信更没的玩。

翻检历史

简介:在历史的长河中翻找有趣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