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伦敦的俄罗斯寡头临死前向普京忏悔:向您道歉,是我高估了西方

翻检历史 2024-03-03 19:40:11

2013年初,一封来自伦敦的信件送到了普京手中,他看了几眼,轻叹出声,随后便将其扔在一旁。

这是一份情真意切的道歉信,它表面上看来平平无奇,但其背后却有着重要的含义。

这封道歉信出自别列佐夫斯基,他曾是俄罗斯最具权势的金融寡头,在上世纪90年代叱咤风云。

这样一名权势滔天的人物,却在千禧年后被普京打落“神坛”,被逼的流亡伦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别列佐夫斯基都对普京恨之入骨,甚至花大价钱资助俄罗斯国内的反普京势力。有如此深仇大恨,为何别列佐夫斯基会选择向普京忏悔,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技术专家“变身”金融寡头

1946年1月,别列佐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备受敬仰的化学工程师,母亲则在苏联科学院工作。

受家中高知氛围的熏陶,别列佐夫斯基从小便聪颖好学,一心想成为和母亲一样的优秀科学家。

和很多小孩只是嘴上说说不同,别列佐夫斯基是真的把科学研究当作了人生理想。

凭借超高的分数顺利考入苏联的最高等大学后,别列佐夫斯基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实验室。

在大学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他参与完成了多个项目的研究,还成功发表了多篇含金量十足的论文。

莫斯科大学

临近毕业之际,身边的同学都希望能分配到优秀厂家,只有别列佐夫斯基坚定地选择了科研之路。

凭借在校期间取得的优秀学术成果,别列佐夫斯基顺利留校,很快便成为电子技术专业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只用了不到几年的时间,他便晋升教授,还一举成为苏联科学院的核心成员,享誉整个学术界。

不过,在潜心科研20年之后,别列佐夫斯基的想法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渴望给家人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单纯做科学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恰好在这个时候,苏联科学院委派别列佐夫斯基与伏尔加汽车厂合作,研究汽车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升级。

这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别列佐夫斯基利用这个机会,深入且细致地了解了苏联的汽车行业。

随后,他惊讶的发现,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盈利空间,只要操作得当,很轻松便能赚取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别列佐夫斯基放弃了钟爱的科研工作,毅然投身于商业的洪流中。

事实证明,聪明人即便更换了赛道,也能很快脱颖而出。别列佐夫斯基下海后不久,便凭借返销海外汽车赚到了第一桶金。

随后,他成立了一家专业的汽车经纪公司,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汽车销售链,赚的盆满钵满。

苏联人对汽车非常喜爱

到苏联解体之前,别列佐夫斯基已经掌控了国内海外汽车销售的半壁江山,成为了该领域中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

苏联的解体对很多人来说是滔天大祸,因为它意味着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彻底消失,需要重新寻找出路。

但对别列佐夫斯基这样的聪明人来说,越是一片混沌、动荡混乱的时刻,越是浑水摸鱼、攫取财富的良机。

细致考察之后,别列佐夫斯基果断选择了“梭哈”金融业,他把所有的财富都拿出来,成立了一家“联合银行”。

操弄金融是刻在犹太人基因里的本能,别列佐夫斯基也不例外。

在他的引导下,这家银行很快便大获成功,其在石油加工、航空和传媒等领域的投资都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然而,风光无限的别列佐夫斯基很快便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至暗时刻。

疯狂的财富积累速度让无数人眼红,好几个黑帮都盯上了这位金融新贵,他险些被弄得家破人亡。

侥幸逃过一劫后,别列佐夫斯基意识到,只有钱没有权,那财富就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散了。

那么,“黑化”后的别列佐夫斯基,究竟走上了怎样的一条攀附权贵之路?

别列佐夫斯基进军政坛

风云突变,被迫远遁海外

别列佐夫斯基是一个颇有雄心的人,在意识到商贾必须攀附权贵之后,他直接把目标锁定到总统叶利钦身上。

在别列佐夫斯基看来,与其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打通关节上,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和俄罗斯最有权势的人建立联系。

不过,叶利钦是远在天边的人物,想要和他建立联系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别列佐夫斯基不是常人,他在深入分析了叶利钦的为官经历,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准确捕捉到一条登天之梯。

原来,叶利钦一直有个遗憾,他在成为总统前曾试图出版一本自传,但因为影响力不够,卡在了出版社这个环节。

叶利钦总统

别列佐夫斯基收到信息后,二话不说便买下了出版社,直接刊印了大量的叶利钦自传。

一般人做到这一步就迫不及待去邀功了,但别列佐夫斯基清楚这是不够的。

自传出版后,他将其翻译了多个版本,在欧洲各国发售。为了营造虚假的繁荣,还不断派人从市场上回购这本书。

不仅如此,别列佐夫斯基还花钱买通了欧洲多个颁奖机构,为叶利钦的自传“拿下”了多个奖项。

在他的运作下,叶利钦的大作不仅畅销欧洲,还拿奖拿到手软。这让总统大人开心不已,亲自接见了别列佐夫斯基,还将其引为心腹。

叶林钦与别列佐夫斯基

有了总统的支持,别列佐夫斯基的商业版图迅速扩大,不仅拿下了多个前苏联大型企业;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传媒帝国,掌握了俄罗斯近7成的发声渠道。

在1996年的总统大选中,别列佐夫斯基让旗下的媒体疯狂为叶利钦造势,不断刊登鼓吹后者的文章。

凭借强势的宣传,叶利钦在前期骂声一片的情况下完成逆袭,成功连任俄罗斯总统。

这次成功让叶林钦愈发欣赏别列佐夫斯基,亲切称呼他为家人。

而志得意满的别列佐夫斯基也变得极为膨胀,甚至说出了“只要我愿意,我能让一只猴子当俄罗斯总统”这样近乎癫狂的话。

叶利钦等人庆祝连任

都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别列佐夫斯基看似过得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他的骄狂已经触怒了很多人。

最重要的是,他的根基全在叶利钦身上,一旦时局变化,克里姆林宫易主,等待别列佐夫斯基的很可能是万劫不复。

之后的发展正是如此,叶林钦下台之后,普京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大剧,如约在俄罗斯上演。

事实上,别列佐夫斯基并非没有危机意识,他在意识到普京是下一任总统后,早早便进行了投资,还与对方做了好友。

在个人感情上,普京对这位金融寡头的观感很不错。但很可惜,普京是一个政治家,他不会被感情左右政策执行。

在普京看来,金融寡头是依附在俄罗斯人民身上的吸血蚂蟥,如果不将其一网打尽,势必带来无穷祸患,影响国家发展。

与此同时,别列佐夫斯基等寡头还没意识到危机,依然在不断操纵舆论,甚至还主动配合西方抨击俄罗斯政府。

在顺利解决车臣问题后,普京的地位彻底稳固,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这些寡头们了。

凭借压服车臣一役中积累的巨大威望,普京强硬对寡头们出手,直接动用国家暴力机关清查他们的资产。

随后,所谓的“七大寡头”要么向普京屈服,要么远遁海外。比如别列佐夫斯基闻讯后,便带着家人逃到了伦敦。

如此看来,别列佐夫斯基深恨普京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他后来为何还向这位强势总统写下道歉信?

逃亡英国的别列佐夫斯基

仇视普京,临终却向其忏悔

其实,别列佐夫斯基刚逃到伦敦时候,是非常强硬的。他多次在媒体上抨击普京,甚至扬言要给他好看。

此时的他对普京还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英国等西方国家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后者会给自己提供庇护。

在伦敦稳定下来后,别列佐夫斯基开始了“撒钱”之旅,只要是反对普京的势力,他就愿意为其提供金钱上的资助。

比如俄罗斯国内的一些普京反对派,就获得了别列佐夫斯基的巨额“打赏”,许多核心成员因此富得流油。

别列佐夫斯基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投入这么多钱进去,一定能很快看到普京的覆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别列佐夫斯基越来越绝望。

那些反对势力压根没有对普京造成任何影响,后者在俄罗斯的威望与日俱增,地位稳如泰山。

到2008年的时候,别列佐夫斯基终于停止了折腾。

一方面,他的财产缩水不少,不愿意再浪费金钱;另一方面,他也彻底死心了,觉得普京这样的“天降猛男”根本无力匹敌。

但别列佐夫斯基并没有因此过上平静的生活,意识到他不再针对普京后,磨刀霍霍的英国人终于出手了。

接下来的几年里,别列佐夫斯基被接连不断、无休无止的官司缠身,隔三差五就得“对簿公堂”。

更诡异的是,无论他聘请多么优秀、多么豪华的律师团队,最后都逃不开败诉赔钱的命运。

其实在输了第一场官司后,别列佐夫斯基就已经意识到不对了。

但可惜,此时的他已经沦为砧板上的鱼肉,只有被掠夺的份,压根就没有任何反抗的空间。

到最后,别列佐夫斯基的财富大幅缩水,甚至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痛苦。

到了这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错信了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并深深地怀念起故国。

因此,在2013年初,别列佐夫斯基向普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信。

在这封信中,他忏悔了曾经犯下的过错,并希望普京能原谅他,允许其重回故土,哪怕会因此锒铛入狱。

不过,别列佐夫斯基显然高估了自己的价值,这封信送到莫斯科后,没有掀起一丝波澜,普京方面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这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对别列佐夫斯基这种曾经的大人物来说,莫斯科的无视就是最大的羞辱。

没过多久,别列佐夫斯基被人发现,殒命于伦敦的寓所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能盼来故国的回音。

结语

华严经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别列佐夫斯基肆意操纵舆论、因骤然得势而骄纵到忘乎所以时。

他早就忘记了当初那颗勤勉奋进、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初心。

90年代初,别列佐夫斯基以抛弃初心、放弃良知为代价,打出一颗“争名逐利”的子弹;20多年后,这颗子弹破空归来,正中金融寡头的眉心,将他击倒在伦敦清晨常年不散的迷雾中。

参考:

《俄罗斯资本权力问题浅析》

——初智勇,赵秀英

《英国警方初步证实俄罗斯流亡寡头为自缢身亡》

——环球时报

0 阅读:7

翻检历史

简介:在历史的长河中翻找有趣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