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邓小平:我死后中国什么样子?邓公回复8个字令主席满意

老崔谈历史 2024-06-26 17:38:27

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973年刚刚结束中共十大后,毛主席顾不上病重的身体,当面询问刚正式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邓小平。

他说:我死后中国是什么样子?面对主席突如其来的提问,邓小平似乎早就在心中有了答案,坚定回复了8个字!

这八个字让毛主席听完很满意,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谁都不知道,这八个字的分量之重,让毛主席对邓小平逐步委以重任,把他当作中共第二代领导人进行培养。

毛主席所提出的这个问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毛主席对邓小平的高度评价

毛主席对邓小平的评价一直都很高,认为他厚道、能干,重要的是能办事。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两年的时间,原先复杂、混乱的四川,在邓小平的治理下,逐渐有了安定的形势。

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还是毛主席极力推荐下,让邓小平担任了新设立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1957年,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访问,期间与赫鲁晓夫交谈的时候,毛主席就评价邓小平是一个很有原则性,同时又不缺乏灵活性的人。

可以说在这样重要的谈话中,特意评价了邓小平,就足以表现毛主席对邓小平是寄予了极大厚望的。

后来,因为特殊的时局,邓小平被下放了。期间,邓小平与毛主席之间也还是有着书信往来的。

1973年,在邓小平复出之前,他还在江西南昌参加工厂劳动。而邓小平之所以能再次回到北京,被委以重任,跟一个人分不开,这个人就是周恩来总理。

1972年,陈毅元帅去世后,毛主席参加了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因过于伤感在寒冬腊月的季节着凉了,回去之后他就生了一场大病,还是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才最终从多日的昏迷状态中醒了过来。

但自那时之后,毛主席的身体就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已经没有精力奋战在一线工作上,虽然毛主席觉得自己可以,但医生为了他的身体健康着想,不允许毛主席这样做。

这样一来,重担就落在了周恩来总理的身上,他几乎每天都在超负荷的主持中央工作,但人是铁饭是钢,周恩来总理也是个平凡普通人,多年的劳累让他也病倒了,还被检查患上了膀胱癌。

就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谁能担当大任呢?毛主席跟周恩来总理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在江西的邓小平同志。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亲自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意了叶剑英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的工作。

得知这一消息后,还在病榻休息的周恩来总理,不顾病重的身体,亲笔起草了“关于邓小平任职的通知”。

但起初,邓小平刚复出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其实还并未将其纳在自己接班人的考虑范围内。这又是为何呢?

八个字的回答

1973年,刚开完中共十大会议,毛主席就把邓小平带到一旁,询问:我死后中国什么样子?想了一会儿后,邓小平回复了8个字,让主席十分满意,究竟是哪八个字呢?

其实,那时毛主席已经有考虑的人选了,这个人因为“种过地、当过兵、做过工”,在毛主席看来是个经历比较全面的干部,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合毛主席的心意。

为了培养和考察他,中央还让他跟着周恩来总理参加中央工作,进行学习。期间,毛主席还特地关照周恩来,对他多加培养。

但因为邓小平的出现,主席改变了想法,甚至当着原定接班人的面说:“他比你强!”

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后,毛主席越来能看到邓小平在工作能力、经验方面,甚至在政治头脑、政治思想上,都要比原定接班人强的多。

毛主席后来在一次谈话中,也对邓小平作出了高度评价,称其:“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

所以在1973年召完中共十大会议后,毛主席亲自召见了邓小平,两位老战友时隔7年,再次见面,心中颇有众多感慨。

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时局下,要在治国理政上用怎样的手段,如何支撑危局?二人对此交谈了很久。

那时,主席因为身体病重的缘故,所以对接班人的选择很慎重,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当着邓小平的面问出了那句话:我死后中国什么样子?

面对主席的提问,邓小平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是心力交瘁,在生了几场重病后,他一直在巨大的悲痛中,清醒思考着,关于接班人的选定。

再加上周恩来总理那时已经患上了膀胱癌,身体也是负担不起繁忙的工作。

这个时候,邓小平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主席的脑海中,二人之间有着不一般的情谊,从挺进大别山到进军大西南,二人在战火硝烟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邓小平为人怎样?有着怎样的才干和品格,毛主席是最为清楚不过的。

所以1973年中共十大后,俩人来到了主席中南海书房中,不免回忆起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谁知,谈着谈着,毛主席却突然发问:“我死后,中国什么样子?”

毛主席突如其来的发问,并没有让邓小平被难住,他直言道:“天下大乱,军阀混战!”

听完邓小平这坚定的回答后,毛主席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因为这与他所想的如出一辙。邓小平的政治目光很长远,对国家的未来有着很深刻的思考。

英雄所见略同,二人的理念都是为了中国,所以毛主席对邓小平很是看好。因为那时毛主席有一件大事需要一个“军师”来坐镇。

这件大事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在国际上也引发了更多的猜测。

英雄所见略同

1973年,在邓小平刚复出之际,毛主席就亲自问邓小平:我死后中国什么样子?邓小平只回复了8个字,而听完后的主席连连点头,非常满意,还说英雄所见略同,这是什么意思呢?

毛主席一直对军队很看重,所以在“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的脑海中就一直在酝酿“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计划。

于是在与邓小平交谈的时候,毛主席就特意提到了这件事情,并且想看看邓小平有怎样的想法。

而听完之后,邓小平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伸手把自己面前的茶杯,和毛主席面前的茶杯给交换了一下,然后俩人就看着对方,默契地笑出了声音。

1973年12月20日,在毛泽东的书房,中央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那时,邓小平已经被安排在中央军委参加工作。

会议中,毛主席提议将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在一旁的邓小平点头表示赞成。

毛主席说:“一个人在地方搞久了,就容易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毛主席的意思很简单,因为在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好多都是在建国后就一直在一个地方坐镇着,时间一长了,就不免会产生消极因素。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南京、广州、福州、兰州这八大军区的司令员,都进行对调,

这样做对维护当时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更能有力保障党中央对军队的绝对统一领导。

而这件事,必须有一个能主持大局的人出来担当重任,当着大家的面,毛主席就朝向邓小平,指了一下说,他请了一个军师来当参谋长。

这也让在坐的政治局委员们再次看到了,毛主席对邓小平的重用。

为了能让邓小平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也让他能没有顾忌,大胆的干下去,毛主席就当面对邓小平赞许了一番,给了他支持。

期间由周恩来总理拿起花名册点了起来,分别是李德生、陈锡联、杨得志、曾思玉、许世友、丁盛、韩先楚、皮定钧八位司令员进行对调工作。

1975年之际,邓小平就已经是身兼多职,涉及党、政、军三处,受到了极大的重用。周恩来总理病重之后,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接替周恩来主持中央的工作。

可以说,在邓小平有力的治理下,对党内之间的混乱局势进行了全面的整顿。而在毛泽东的欣赏、培养和保护下,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第二代领导集团的核心。

邓小平继承了革命和建设了伟大事业,他用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毛主席的眼光是很好的,邓小平成为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毛泽东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内幕》,党员干部之友,2012(03)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invoice=Joe4Iq%2Bx34RNNAOmRxDhyt14uSiqg9KWoIMkpEScUsHh38a4SCS9H%2BSEsMH%2BC9oyjEoFf3iaJC3IAxmfNML6OU0T4zQVvTkDi%2FXSQIcinc8L4fNLHnnQtBisV2Ap2gnGpzYDO2nxjB1JVttMCoD6kiXPGGy0LOdkqqyi9I5%2FFZc%3D&DBCODE=CJFN&FileName=DYGB201203048&TABLEName=cjfdn1214&nonce=3E097268EF4146E898179BA7E6EF3E6D&TIMESTAMP=1718939297281&uid=

中国知网——《毛泽东怎样欣赏和培养邓小平》,党史博览,2013(12)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invoice=nrJ%2B%2FJFTIJeL8frNKnVXdSbfgQ0%2BoE7sVijj2juZd2hBduD4TVVwpBA65l3af%2BYLKx2e76OkQStd%2BMll8StnT90YnRrb7LihIJJBsRy2Jto3qhot5j%2Fu9j0YG2zexTp0jOpidboRsAOhWrbs1Qa6duX0qCkxhcjA17h%2Ft%2BjK7Xg%3D&DBCODE=CJFQ&FileName=DSBL201312002&TABLEName=cjfd2013&nonce=39C9930263CD4DC3AA562A47204F8983&TIMESTAMP=1718931986061&uid=

2 阅读:336

老崔谈历史

简介:回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