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碰瓷王’杜大妈,10年间'纵横'天津商铺,带儿子儿媳一起碰

绍辉说过去 2024-06-03 04:39:48

文| L

编辑| 墨染史程

“碰瓷新套路?!”

自从“碰瓷”成了一种“职业”,现在人人对它都已经避之不及了。

要说怕“碰瓷”怕到了什么地步,从汽车行业的行车记录仪的销量就可见一斑了,那是恨不得四个方向都给装上。

如果你还沉浸在“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纠结上,那这位天津的杜大妈就要给你上一课了。

碰瓷不只局限于跌倒,它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靠着这门炉火纯青的碰瓷“手艺”,杜大妈是赚的是盆满钵满,天津的商场铺子见到她都要“抖三抖”。

夸张的是,一个人还不过瘾,连带着儿子儿媳一起纵横在天津的各个地方,简直就成了传承。

不是小编说的离谱,等你看完了杜大妈的操作就明白了。

杜大妈的“碰瓷”之路

在一个小区里,有这么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她就是杜大妈。

杜大妈年事已高,身体也每况愈下,各种慢性病困扰着她,出门活动都得靠轮椅代步。

不过,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杜大妈的心智却一直非常敏锐。

在她七老八十的人生中,经历过两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第一任丈夫离世后,她改嫁给了现在的这一任,谁知这个男人不仅酗酒成性,还屡次对她施暴,在遭受家暴多年后,杜大妈对男人彻底失去了信心。

为了生计,杜大妈开始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一开始,她曾尝试过诈骗,但因为技术拙劣,很快就被警方识破,进了监狱。

出狱后,杜大妈发现诈骗的代价太大,于是她开始寻找新的"谋生之道"。

在多方打听下,杜大妈发现了一种被称为"碰瓷"的违法营生手段。

相比诈骗,碰瓷看起来风险要小得多。

这天,杜大妈来到了一家超市。

她看准时机,从袋子里掏出一个肉罐头,就开始大声嚷嚷。

“这罐头有问题,我刚吃了现在肚子疼得要命!”

很快,围观群众就聚集了过来。

经理赶到现场,发现这是一款畅销商品,品质没有任何问题。

但怀疑的种子种下之后,就很难根除了,围观的群众也对经理的解释持怀疑态度。

杜大妈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瞬间就来劲了,她无视经理的话,直接要求超市赔偿她500元的"医药费"。

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息事宁人,经理只好勉强答应,递给她500元钞票。

杜大妈瞬间不说话了,拿上钱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钱“挣”的也忒容易了。

从那以后,杜大妈彻底尝到了碰瓷的甜头。

她开始在商场、餐馆等公共场所使出更多狡猾伎俩。

比如在老字号餐馆里,她就曾指责餐厅提供的是假冒伪劣的牛柳,最终逼着经理妥协,赔付了700元才肯罢休。

2016年的某一天,杜大妈再次造访了那家超市。

这一次,她提着一个破旧的布袋,直接对收银员大声撒谎,说是因为喝了超市买的饮料,肚子疼。

收银员查看发现,这款饮料的生产日期无误,品质绝对无误。

看着这个“熟悉的面孔”,经理头都大了。

但经理再三解释,杜大妈依旧置若罔闻,硬是要求超市赔偿她一大笔钱,眼看着场面就要失控,经理只好再次出手,给杜大妈开出了一大笔赔付费。

整个过程中,杜大妈的一系列行为无疑令人啼笑皆非。

她不仅在观众面前大唱"戏码",而且对经理和工作人员的解释充耳不闻。

但出于对持续骚扰的担忧,超市方面还是选择了妥协。

毕竟,与其让事态扩大,不如先将这个棘手的老太太打发走,这次事件,再次说明了杜大妈在碰瓷这一领域有多么"老到"。

而从这几次开始,杜大妈彻底放开了手脚,将"碰瓷"作为她的一门生意经营。

她不断挑选新的目标,运用各种老到的手法,在十年间成功敲诈赔偿达20多起之多!

她的作案策略无外乎是先在商业场所徘徊,伺机而动。

一旦找到可乘之机,便立即大喊大叫,无理取闹,对商家疯狂索赔,尽管手段低劣但效果颇丰,屡试不爽。

由于大多商家都是讲究和气生财,所以面对这个疯狂的大妈,宁可选择认栽,给钱买平安。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杜大妈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显然这些“小钱”已经满足不了杜大妈了。

愈演愈烈的“碰瓷”

2017年,她盯上了一处正在进行的市政工程。

不错,她连市政都敢碰瓷你敢信?

此时的工人们正在铺设新的道路,杜大妈盯准了这个好时机,她故意在新修好的路面上摔了一个大跤,还佯装手臂受伤的样子。

当施工人员赶来查看时,杜大妈开口就是2万元的"医药费"。

此时的路人也都围观上来,工人师傅面对这种情况也懵圈了。

但如此天价的索赔,施工队伍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示上级主管拿个主意。

经过一番折腾,为了不影响工期正常运行,最终不得不拿出1.3万元,将这个棘手的老太太打发走了。

这次事件再次印证了杜大妈在碰瓷这一领域的"造诣"。

她不仅将目标对准了公共工程,索赔金额也越来越离谱,从一开始的几百元,到后来直接开出了天价的2万元医药费,足见她的狡猾与无耻。

可以说,在一个七老八十、身体每况愈下的人身上,居然能表现出如此精湛的碰瓷"技艺",着实让人啼笑皆非。

就这样,杜大妈从一个贫困户阶层,居然通过不断"碰瓷"敲诈,竟然攒下了大笔钞票,还在天津买了房子扩建成小楼,过上了小富即安的生活。

这简直就离谱!

更令人发指的是,杜大妈为了达到目的根本不顾一切,她不但自己耍阴招编谎言,还常常动用全家"武力"助阵,全家上阵编排戏码,团伙作案。

有人要问了,这样嚣张的惯犯难道警察不管吗?

事实就是有时连警察来了,她也置若罔闻,反而摆出一副更加无辜受害的样子,引人同情。

警察拉她起来商量,她充耳不闻,摆明了就是不配合,最后只能是让双方协商解决。

面对这种固执的态度,很多商家和施工队只能望而生畏,宁愿选择妥协了事,免得纠缠不休影响生意。

杜大妈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主要还是因为她知道大家都看她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不忍心对她怎样。

她就是利用了这一点,玩弄威胁和煽情并用的伎俩。

不过,杜大妈的把戏迟早会露馅的。

当地一些遭殃商家简直恨她恨到了骨子里,恨的牙痒痒。

不得已,很多商家已经开始互相透露她的犯罪手段,印发照片防范。

最终“伏法”

杜大妈虽然狡猾绝顶,但归根结底,她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就在2019年某一天,当她再次光顾一家超市时,被一位机警的老板识破了她的阴谋。

老板马不停蹄,毫不犹豫的报了警,让警车赶到,当场将杜大妈一家人全部绳之以法。

调查结果显示,这个自称"碰瓷王"的老大妈,十年间竟然在天津地区成功实施过20多起诈骗案!

凭借这些漆黑的"业绩",法院最终判处了她有期徒刑7年。

当判决结果出炉时,整个天津的商家无不拍手称快,喝彩庆祝。

杜大妈这个让他们昔日闻之色变的"瘟神",终于伏法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雨过天晴的一天,对于所有遭受过她横行的商户来说,都是解除了噩梦的喜庆时刻。

其实,杜大妈在她的人生经历中,并非一开始就注定要走上这条犯罪的不归路。

年轻时她也是一名军人,可以说是个"当代穆桂英"的好样儿。

只是后来遭遇了家庭的贫困,再加上一颗贪婪好逸恶劳的糟心肠,才让她从正途跨入了犯罪的深渊。

假如当年有人能够给予她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帮助,也许她就不会堕落至此,不会最终沦为一个惹人唾弃的"碰瓷王"了。

但不幸的是在杜大妈身边,并没有这样一股正能量存在。

相反,她的亲生儿子和儿媳反而被她带坏了,成为她"碰瓷"犯罪的帮凶。

当警方一锅端了这个"全家福"时,所有人都被一网打尽,家破人亡。

每个家庭,尤其是遇到困难和诱惑时,亲人的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家人之间能够互相关爱、互相规劝,用爱的力量拉住那些即将堕落的人,又何愁无法走上正途呢?

家人的觉醒和引导,也是遏制"碰瓷"等犯罪的一个重要力量。

而"碰瓷"无疑是一种极为卑劣的犯罪行为,它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像这种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笔者说

杜大妈的悲惨遭遇,虽然个中有着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但归根结底,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她个人扭曲糟糕的价值观念。

面对像杜大妈这样的"碰瓷犯罪分子",单纯依靠法律惩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源头入手,制定全方位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善各项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我们才能真正扫除"碰瓷"这种社会毒瘤,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宁。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网,2019.05-30《没有她不"碰”的商家 天津70岁"碰瓷王"杜大娘被刑拘…》

人民政协网《天津杜大娘的“碰瓷”十年被刑拘 涉案20余起》

天津津南法院,2019.05-07《横扫天津,就没有她不“碰”的商家!70岁“碰瓷王”杜大娘被刑拘了…》

0 阅读:0

绍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