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关门,失落的日系车,仍将引领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未来

试驾时间 2024-07-12 22:15:57

网络上看衰日系车的言论很广泛很犀利,下滑、暴跌、崩盘,层层递进,咄咄逼人。

确实,铃木败走、三菱撤退、两马合并,丰田、本田、日产市占率退坡,同时相继裁员或闭店,反观多家自主品牌,国内销量猛增,出口业务狂飙,种种迹象很难不让人怀疑日系车不行了。

然而,日系车为什么不行了?日系车真的不行了吗?

人不能胡说八道。

丰田凯美瑞

日系车的销量下跌不是因为造假、质量差、皮薄馅大,也不是因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遥遥领先了,而是因为它们太老实了。

首先,企业内部自查自纠并公开结果,公开道歉,是否需要勇气?是否体现了品牌的责任和担当?

其次,产品满足全球市场标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不是技术标准水平更高?态度更加诚恳?

品质稳定、可靠、省油省心一直是日系车在世界范围内的显著标签,至于广泛传言的皮薄问题,更是无稽之谈,丰田、日产,尤其马自达品牌汽车,在全球各大安全规程评价中,成绩与德法中美等系别豪华品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国内市场日系车的集体衰落,根本原因在于最近几年在市场定位、营销与性价比、政策响应速度方面的缺失。

马自达汽车坚持小众——

尽管其是合资品牌中最舍得下苦功投本钱,执行技术、品控、安全全球统一标准的日系品牌,但特立独行的运动化设计、不愿向中国虚荣的市场需求妥协的决绝态度,注定不会成为普罗大众的定情信物。

马自达CX-5

而丰田、本田、日产坚持低配高价——

本田:1.5L小型车飞度起步价8万,1.5T紧凑级SUV皓影、CRV和中型车雅阁,起步价16万;

丰田:2.0L紧凑级SUV荣放、中型车凯美瑞,起步价17万,中型车亚洲龙起步价20万,中型SUV凌放起步价21万,2.0T中型SUV汉兰达、陆放起步价28万;

日产:1.6L紧凑级轿车新轩逸,起步价11万,2.0L紧凑级SUV奇骏和中级车天籁起步价19万。

反观销量更低但后知后觉的美系、韩系却早已迷途知返,福特及其豪牌林肯、通用别克、雪佛兰和豪牌凯迪拉克,以及韩系现代起亚和豪牌捷尼赛思,都拼了命的在中国市场悉数投入了全球同步的新技术高性价比车型。

长安、吉利、奇瑞、上汽、广汽等传统自主品牌大佬,不仅快速淘汰了低端车型,持续优化主品牌的动力系统、功能配置、内饰铺排和价格优势,还源源不断地向市场导入新品牌、新车型,展示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竞争态势。

本田雅阁

更要命的是,当自主销冠和新势力们在资本的操纵下打着政策的擦边球,全力冲刺“新能源”汽车,一边大肆抢食补贴,一边恣意收割韭菜的时候,它们仍然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迟迟不愿放下尊严,不愿放弃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腐朽思想。

它们太老实了。

不止如此,日系王牌丰田和本田,像合资大众品牌汽车那样,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动力与传动系统,甚至车身安全结构设计国内国外双标问题。

长此以往,纵使中国人胸怀再宽广,中国消费者心理再崇拜,也终会忍痛割爱,再加上国内某些暗黑势力的情绪宣泄,日系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无疑更加倒霉了。

它们不仅失去了舆情支持,也错失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三年。

然而,这能怪日系品牌吗?

作为合资品牌,日方能够做的只是车型导入、技术研发和品质管控,结构材料、功能配置与车型定价与市场推广基本由中方负责,就像马自达汽车,出了厂房就归长安管控了,我们很难准确定位营销政策与销量变化的主体责任。

日产奇骏E-power

我们很聪明,日系车畅销大赚的时候,我们负责数钱,日系车跌落神坛的时候,日方负责背锅。这有点类似于问界,不出问题,是华为,出了问题,是小康。

不过现在,日系品牌似乎醒悟了,它们加入了价格战,也加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争夺战。

一方面,燃油车全面降价促销,特别马自达,终端售价逼近生产成本价;

一方面,集体推出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插电、增程、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一方面,全球布局环保、安全、智能、高科技超级混动,同时加强与华为、百度、腾讯、福特、广汽等科技公司、整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向国内市场推出更高性价比的混合动力汽车;

一方面,深耕氢动力及其它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

不要说日系不行了,它们积蓄的能量足以持续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它们依然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未来主导者最强有力的候选人,与它们相比,我们还差距甚远,难以望其项背,更别提宗教品牌和新势力。

1 阅读:139

试驾时间

简介:汽车修理、美容、改装师,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