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袁隆平孙女:你爷爷是干什么的?孙女一句话令众人捧腹大笑

李依谈事 2024-06-24 22:06:50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愿天下人都能够吃饱饭!

杂交水稻在50年里产量实现了5轮跃升,四十多个国家进行引用!

袁隆平,作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领导者,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正是因为他的成就和贡献,大家对他都十分尊重,也很好奇。

但他却十分低调,就连孙女都不知道爷爷到底是做什么的。

在被老师问到爷爷职业时,孙女的一句话让众人捧腹大笑,同时也深有所感。

袁隆平和农业的不解之缘

作为我国杂交水稻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袁隆平为中国人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在中国人民再也不用忍受饥饿和粮荒。

这样一位巨星,注定要被人铭记。

袁隆平的一生,和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袁隆平最开始和水稻的缘分,还要从他6岁的时候说起。

6岁那年,袁隆平曾经到武汉郊区的一个园艺场进行参观。虽然只有6岁,但是园艺场内红红的桃子,紫红的葡萄以及花圃里各式各样的花,让袁隆平十分喜欢。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袁隆平的心中就埋下了学农的种子。其实袁隆平的家庭非常殷实,而且和农业没什么关系。袁隆平的祖父实际是清末的举人,且其父亲是东南大学的高材生,母亲则是扬州大户家的小姐。

正因如此,父亲在袁隆平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希望他能够学习理工或者是医学专业。

但因为袁隆平从小就十分喜欢田园生活,所以在报考的时候,袁隆平就选择了重庆西南农学院。

1949年他如愿的考上了农学专业,在学校里他认真学习,毕业后则被分配到了湖南湘西雪峰山路的安江农校任教。在这里,袁隆平开启了自己长达18年的教书生涯。

而在1961年的时候,袁隆平发现自己学校的早稻试验田里有一株稻禾非常的出众。这株稻禾和其他的稻禾不同,足足有10余穗,不仅如此,每一穗里都有200多粒籽粒。

这个发现,让袁隆平非常欣喜,在收获的时候将这一株的籽粒全部收了过来。

等到第二年的时候,袁隆平就将这些种子种到了试验田当中,希望能够收获高产量的稻禾。但让袁隆平失望的是这些稻禾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颗粒多,而是高的高矮的矮抽穗时间也是早的早,迟的迟。

也就是说这些稻禾性状发生了分离,这个结果让袁隆平大失所望。

不过袁隆平没有气馁,而是进一步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水稻是自花授粉的植物,按理说纯系品种是不会分离的,只有杂种的后代才可能会出现这种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定律的分离现象。

想到这,袁隆平再次高兴了起来。这意味着,那株和其他人都不同的稻禾,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

要知道,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交优势。

但袁隆平却坚持认为,既然自然界已经存在了天然的杂交水稻,而自己又发现了人工杂交水稻的一些优势,在其看来,这杂交的水稻便是可以搞。

也是从这时开始,想要决定研究杂交水稻的心也便跃然纸上。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在那之后,袁隆平一头扎进了杂交水稻试验当中。1966年2月,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关于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虽说在杂交水稻研究最初的 6 年里,他和助手先后做了 3000 多个杂交组合的实验,均没有获得不育株率和不育度达 100%的不育系。

但袁隆平没有气馁,而是提出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发现了突破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并命名为“野败”。

1974年,第一个强优势高产杂交稻组合“南优2号”培育成功,1976年开始在中国大面积种植。“南优2号”开始种植后,增产20%。但袁隆平的研究,并未止步。

随着杂交稻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袁隆平又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相较于三系法杂交水稻,前者一般可再增产 5%至 10%。

在袁隆平的持续研究下,我国的杂交水稻在50年里产量实现了5轮跃升,中国人民的饭碗终于被袁隆平牢牢端住。

中国人不用再为粮食而发愁,也不用再担心粮食短缺。不仅如此,袁隆平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世界。目前,越南、印度、印尼等40多个国家,都引入了杂交水稻。

袁隆平用7%的世界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更是令人惊叹的成就。

而随着袁隆平的出名,大家对袁隆平的生活,也产生了好奇。

袁隆平的低调生活

生活里的袁隆平非常朴素,用着两元钱的数字,几十块的衣服。他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贡献给了水稻。

日常生活中,他也总是盯着天气预报。

因为天气会影响水稻的生长,所以,天气就成了袁隆平生活中每天关注的东西。正因如此,在别人问起袁隆平孙女爷爷是做什么工作的时候。

她给出的答案,才会让大家捧腹大笑。

袁隆平有三个孙女,都是他起的名字。晴天出生的,叫友晴,雨天出生的叫友清,晚上出生的叫友明。这三个孙女的名字,都和天气有关,这也证明了袁隆平对天气的关注。

正因如此,在小孙女被问到自己的爷爷是做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看天气预报的”。

这个答案虽然让人捧腹大笑,但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袁隆平心里一直惦念着稻田,牵挂着粮食的那颗心。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离开了我们。

他去世前,留下了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还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样一位心怀世界的伟大科学家,用自己的一生养活了无数的人。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怀念这位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老人。

参考资料:

他留下的不只是杂交水稻——极目新闻

CCTV-“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央视网

袁隆平:稻田逐梦,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知网

1 阅读:90

李依谈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