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开发商的好日子,过到头了!

观察楼市的熊大 2024-03-14 09:22:27

转自大碗PRO

伙计们,你们一直在等的住建部年度喊话,终于来了!

上礼拜六的答记者问一完事儿,倪部长的发言连续贡献了好几条热搜,微博快把CPU刷冒烟了。

像坚持“房住不炒”、推进“三大工程”、完善“市场+保障”供应体系、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句句嗑都唠在了理儿上!

其中最生猛的表述,还得是倪部长对全国开发商的直白喊话——

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企业,应该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对于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句话一冒出来,好家伙!织围脖的、刷万能圈的、知乎上搞科研的还有微信群指点江山的…老少爷们差二寸没炸了!

大伙儿谁也不是昨儿后半夜才搬到天朝来的,咱们国家高层表态向来极少有这么“直白”的,可见态度是相当坚决…

只不过听完之后,我估计已经有好些人顿觉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陷入债务违约、交房逾期甚至面临清盘的房企,原地就能吓出一身冷汗,譬如佛山那对“最笨的”父女俩。

如果之前还有什么“白衣骑士踏着七彩祥云而来施以援手”这种期望,我估计听完倪部长这番掷地有声的答记者问后,心算完了,拔凉拔凉的。

客观来说,住建部的这番表态,最突出的点有两个——

一是对待险情房企的态度与处理方式;

二是对损害老百姓利益房企的震慑力。

简单来说,以后再砸出真金白银来救市场主体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

而已经轰轰烈烈开启的“白名单保交楼”操作,似乎无时无刻又在提醒我们:救市的重心已经从“保房企”变成了“保项目”。

毕竟,一家房企欠了1万亿、2万亿,有多少钱也不够给它填饥荒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么让开发商为难,要么让老百姓为难,要么俩一起为难…

这事儿都不用寻思,还是别为难老百姓了,要苦就苦一把开发商吧!

另一方面,这话背后透露出的震慑力,那也是相当到位,比如下面这句大伙儿一起体会下——

“对于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意思非常明确,给你按项目划“白名单”了,再不全力以赴保交楼,想着歪门邪道转移资产、藏匿资产,对不起,咱们只能依法收拾。

什么“大而不倒”?你能有多大?

很明显,能出这么个结果,不能说完全是皮带哥用前半辈子好日子消耗殆尽、二儿子搭进去、最后落了个妻离子散换来的,但“贡献”必须得算皮带哥一份。

虽然是脸先着地,但能给其它开发商来一波警钟长鸣,皮带哥这一百来斤儿也算没糟践。

但我实在没法说那货“仁义”,2.5万亿里有多少老少爷们儿大半生的血汗钱。

皮带哥在进去前,可一直是口气比脚气还大…

“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虽然没报谁身份证,但属实像把forever big拉出来鞭了顿尸。

有一说一,高层释放如此强硬的表态实属罕见!

那大家长这么做,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首先,住建部早已看清“行业需要深度洗牌”的大势所趋。

咱们不妨转动一下惯蛋时的聪明智商集体回忆一下子——

如果从泰禾那儿论,房企开始趴窝到现在已经四年半,如果从华夏幸福算,也得将近三年半时间,如果从恒大出苗头开始算,到现在有两年了…

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后,市场复苏情况可比想象中弱太多、也慢太多,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单靠去化反弹促成资金回流,真心不咋现实。

202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1.17亿㎡,销售金额约11.66万亿元,分别较2022年下滑8.5%和6.5%,若与2021年高峰期相比,2023年的销售面积下降35%,销售金额下降34%。

好家伙!您这过一年1/3没了,过一年1/3没了,过去20多年里,开发商再是空手套白狼,也经不起这么左一刀、右一刀啊!

可是,资金回笼年年被摊薄,但房企欠下的境内外债务却年年都在往上走,一升一降,房企原地趴窝那都是惯常操作…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有235家房企发布了破产文书,2024年前俩月申请破产的房企已超20家…

这至少说明,行业出清这个事儿现在还在持续中,但情况已在好转。

这里面还有个细节,就是申请破产的房企以三四线城市中小民营房企为主。

这部分库存标的,无论是去化流速还是预期展望,对于房企偿债、风险出清来说都难堪大任。

换句话说,这些破产房企不是说单纯奶一口、给个钱马上就能活过来,它们欠下的债务可能单拎出来赶不上某大、某创、某桂园,但架不住全国好几百座三四线城市,长尾效应不容小觑。

不是我说,就这帮在一楼泡水池子都容易晕澡堂的货,还想颤颤巍巍上二楼,纯属痴心妄想。

在住建部眼里,这部分房企欠下的饥荒,那就是一妥妥的无底洞,这玩意儿打水漂不知道得扔多少钱。

拉倒吧!早死早埋!有那个功夫还不如精准滴灌能救得活的楼盘项目。

有大聪明可能想说:高层不是也要求了“要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吗?

大哥!啥叫合理?说句直白的,奶一口能蹦迪那叫合理,奶一口翻白眼那叫非礼!

真正理性的做法是什么?

未来房企救不了大不了不救,不给出险房企托底,让它们尊重常识、尊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咱们救助对象以房地产项目为单位,保交楼、保民生,这才是正题!

说白了,行业不出清,市场没有底,劣币不被驱除,信用难重建。

这正是此次答记者问,倪部长那番强硬发声的由来,同时也是当下如火如荼的“白名单”机制的由来。

目前,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的政策,全国31个省份的312个城市建立了这一机制,上报的“白名单”项目达6000多个。

这里面82.8%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地产项目,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审批贷款超2000亿元。

你注意啊,这是6000多个楼盘,不是6000多套房子,往少了说,你按一个楼盘500户计算,这背后就是300多万个家庭。

在保护民生这事儿上,咱们向来不整假的。

这一点,与“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的总体要求卡得那是严丝合缝。

至于不想作为、不能作为的开发商,幻想原地躺平,让国家给兜底的那种,可以回家躺着去!

这一把喊话房企,住建部绝对是使了洪荒之力。

只不过,对于濒临危急存亡的出险房企来说,倪部长这番掷地有声的发言,早已将它们的命运安排个明明白白。

而对于真正优质、信誉良好的国央企以及部分过硬的民营房企而言,无异于是利空出清。

打水漂的坑少了,对于后面集中优势火力突袭,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我们也的确需要从重重压力中,看到新的机遇——

譬如,在这次答记者问当中,倪部长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从城镇化发展进程看,我国城镇300多亿㎡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房地产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的。”

用这份辩证客观的评价,来审视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既看到了压力,也看到了潜力。

这或许正是当前房企积极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所在。

除政策端的压力与潜力被进一步明确外,我们近期从市场端也的确看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信号:

首先,关注房地产的人口比重确实在增加。

二月份的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全国找房热度整体上升了18.6%,其中一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升17.9%(其中,深圳涨了32.4%)、二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升17.7%,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环比上升22.8%。

诸葛发布的《2月份市场情绪指数》显示:重点50城情绪指数则来了波“三连升”,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市场情绪指数呈上升态势,二线城市情绪则相对平稳。

需要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楼市热度上升,受到春节期间返乡置业的利好影响,被奶了一把,但一二线城市的热度环比上升,就值得引起注意了。

一方面,前期的政策性利好与信贷面利好持续发酵的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需求端在市场持续筑底后,信心逐渐得到修复的反应。

像近期上海、深圳等地出现的“批量抢房”局面,真心久违了!

第二,是土拍市场开始升温,一些热门城市甚至出现了土拍出现溢价率的接连走高。

目前,全国地级以上主要城市土拍溢价率环比上升2.2%,整体溢价率已超过2022年以来的均线,这个信号意义非常值得注意。

除此之外,一二线城市土拍热度近期不断给市场贡献热度。

从成交情况来看,不同能级城市虽然表现略有不同,但整体呈现出加速修复的态势:一线量价同比均大涨,二线量价齐跌,三四线量跌价涨。

从溢价率来看,一线城市二月份土拍整体溢价率达到4.86%,二线城市土拍整体溢价率8.31%位居第一,2月溢价率达2021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像北京、杭州、合肥等热门城市,要么是贡献了触顶成交地块,要么是贡献了两位数溢价率的地块,要么是刷新了当地地价的天花板…

同志们,这到底说明了啥问题?

面粉又要比面包贵了!

这一点的确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听了我这话,你可能又想跳起来怼一句:“啊!你又开始鼓吹楼市!”

我只想说:“绝大多数普通人是看见结果才行动,只有极少数的成功者是看着信号就布局的…”

0 阅读:1

观察楼市的熊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