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6-11 03:11:19

原创 老谈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这是困扰人类的三大终极难题。

即便是最伟大的诗人,似乎也很难回答这些问题,譬如陆游,他就回答不了“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暮年的陆游,写下过“磅礡昆仑三万里,不知何地可埋忧?”除了无处埋藏忧愁,他亦不知道,自己该身归何处。“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曾如是说道。

对于第一个问题,他同样探索过。

公元1196年农历十月十七——那天正好是陆游71岁的生日,在某个荒僻的山村,他写下一组小诗,巧妙回答了,自己从何处而来的问题。

写作那首诗歌时,正好是一个风雨绵绵的天气。

陆游当然不会记得,但是据说,他出生当天,恰好也迎来一场骇人的狂风暴雨。

他七十岁高龄时,“偶得二绝句”,其诗文如下:

少傅奉诏朝京师,檥船生我淮之湄。

宣和七年冬十月,犹是中原无事时。

我生急雨暗淮天,出没蛟鼍浪入船。

白首功名无尺寸,茅檐还听雨声眠。

诗中的“少傅”,即陆游的父亲,时年三十有八。如诗中之言,当时,父亲正在奉诏进京的路上。

他们一行人,走的是水路。到了十月七日这天,将船停到了淮河岸边,彼时天气并不十分好,正所谓“是日平旦,大风雨骇人”。神奇的是,“及予(即陆游)堕地,雨乃止。”随着陆游的出生,一整夜的狂风暴雨,竟然突然停止。

中国最高产的诗人陆游,就诞生于淮河岸边的一条官船,在旅途的路上,在一场电闪雷鸣当中。——这似乎也为他动荡漂泊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毕竟,黎明前的骤雨初歇,像极了彼时大宋的国运,表面上“犹是中原无事时”,实则暗流涌动,风雨欲来。

翻阅史料,我们就会发现,陆游出生的1125年,大金铁骑誓要攻打北宋首都汴京。由于李纲等人的顽强抵抗,金兵暂时无法攻入,双方订立盟约,实现了表面的安定与繁荣。

大宋的官家,用歌舞升平来掩盖战马的厮杀之声。可惜,总有“纸包不住火”的那一天。

果然,还没有过上几天太平日子,陆游的父亲,又要打点行装、拖家带口,准备南归了。

扶床踉蹡出京华,头白车书未一家。

宵旰至今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

他们这次的南归,带着“踉蹡出京华”般的狼狈,全无“奉诏朝京师”时候的庄重。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小小的陆游眼皮底下发生。

而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似乎终于能回答出,“他从何处而来”的问题。

在晴天与雨天的分界线,在乱世与治世的交汇点,在歌舞升平与金戈铁马的转折处,小小的陆游,呱呱坠地了。

关于陆游的出生,还有一个别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牵扯进来,另外一位名人。

南宋人在笔记中写道:

“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

笔记中的“公”即陆游,此话的大概意思是说,陆游母亲生产的时候,梦到了秦观秦少游,后来陆家便以秦观之名字,为初生的儿子起名字。

不知是不是巧合,他们两人的名和字,的确产生了某种联系。秦观,字少游;而陆游,字务观。看到二者的名与字,我们似乎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秦观的“名”是陆游的“字”;而秦观的“字”恰好是陆游的“名”。

笔记中最后一句是:“或曰公慕少游者也。”有的记载,干脆把“或曰”两字拿掉。他们能如此确信,主要是因为,成名后的陆游,的确很仰慕秦观。

某年,他曾看到过秦少游的画像,陆游变得十分恭敬,还特意题诗一首:

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

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

但问题是,“我名公字正相同”,纯粹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像笔记中说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故意为之?

究竟是哪一种可能,最起码,陆游在诗中并没有明说。

前面说过,陆游诞生在船上,他出生的那天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假设,母亲生产之前,又梦到了一位古人。这也太像“戏说”了吧?

朱东润先生写的《陆游传》,因为“传记文学是史,同时也是文学”的缘故,他倒是颇认可古人的这一表述。

朱先生在《陆游传》中,甚至还详细描写了,陆游降生时,其父亲的心理活动:

窗外的雨声停下来了,仓里好像安静了一些。他(即陆父)想起早一晚夫人曾经梦到秦观,这一位比自己高一辈,诗和词都做得很好,也能写些文章。

…………

“秦观,字少游,这个孩子就起名陆游吧。”陆宰做出了决定。及至陆游长大后,朋友们称他为陆务观,就是这个由来。

《陆游传》中的这段描写很是生动,但越是生动,就越像是“小说家言”。正是因为“小说家言”多了,陆游“我是谁”的问题,才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唯有以刨根问底的精神,去探寻这件事情的本源,或者才能有所发现。而想要搞清楚陆游“我是谁”,首先要弄明白秦观“我是谁”。

搞笑的是,这又是另外一个“巧合套巧合,三环套月的巧合”的故事。因为,想当年父亲为秦观起名字时,竟也是为了致敬自己的偶像。

秦观的父亲叫秦元华,少年时曾受业太学,他格外仰慕自己的同学王观以及王觌(读音di)兄弟,认为其才华无人可比。

仰慕到什么程度呢?秦元华最后以王氏兄弟的名字,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分别叫他们为秦观以及秦觌。

在今天,这种行为更像是“伦理哏”,古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以仰慕的前辈的名字,为子女命名,这是对偶像的尊重。

秦观三十五岁时,王观的母亲才去世,他专门写《李氏夫人墓志铭》,在其中提及了父亲大人对王观兄弟的崇拜,也隐晦地提到了改名字的事情。

父亲元华很是尊重王观兄弟,但是按照《墓志铭》里的说法,秦元华“称王观及其从弟觌,而不言名先生”,不称呼他们为先生的原因,大概就是“或取二王之名,先后以名其子。”

毕竟,天下没有哪个老子,愿意称呼自己的儿子为先生。

“观”与“觌”,皆与“看”、“见”等动作有关,秦观兄弟三人的名字(观、觌、觏),既然是为了致敬,它们所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所以,秦观名字中的“观”字,声调应该是一声,作“观看”之意讲。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其笔记中,记载过一个故事。

有个叫王景文的诗人,曾写了如下两句诗:“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陆游看后,不免哂笑,他评价道:“我自务观,乃去声(四声),如何把平声(一声)押了?”

也就是说,陆游的字“观”,应该读四声,与秦观中的“观看”之意,并没有什么关系。

再说一下秦观的字。

二十多岁时,秦观始取“太虚”为字。有些学者指出,“太虚”指的是天空高远,寓意他心似天高;有的人说,“太虚”可能与道家思想有关。

后者的证据是秦观的一首《反初诗》。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谓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

写《反初诗》时候,秦观已经五十岁(五十换嘉平),他追忆起平生,由衷地感慨,自己出生时“邂逅安期生”,也就是说,深受道教之影响。既然受到影响,有些人因此笃信,秦观的字“太虚”,一定也与道家有关。

首先,古代文人的字,很多是家中长辈起的;其次,起名字时,人家未必想那么多。我们想去分析“太虚”的意义,多少显得有些无聊。

好在,约三十七岁时,秦观正式将字由“太虚”改为“少游”。这次是他自己改的,而且比较确定的是,“太游”又是对古人马少游的致敬。

马少游是东汉时人,其兄马援乃是当时名将。马少游曾对其兄弟说道:“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在后人心目中,马少游变成知足安乐、淡泊名利的象征。很多人倾慕于他,譬如秦观的老师苏轼,不止一次写诗,表达自己的“心向往之”。

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

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据后人分析,秦观的“改字”,首先,他也羡慕马少游,其次,“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对‘苏门’的追随与趋同。”

那么,“少游”和“陆游”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情况可能是,没有任何关系。对陆游名字中“游”字的解释,最有发言权之人,应该是陆游的父亲陆宰。

我不得不要说另外一个巧合。陆游的父亲给儿子起名字,和秦观的父亲,其实是同一个套路。

陆宰有四个儿子,其名字分别是淞、濬、游、涭,皆与“水”有关。换言之,“陆游”与“马少游”八竿子打不着,与“秦少游”更是没有任何关系。

公元1125年的那个雨夜,小陆游出生时,其父亲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他不可能预先知道儿子会如此伟大,所有的故事和猜想,皆是来源自后人的一厢情愿与美好想象。

另一方面,陆游的故事,说再多也不要嫌多。毕竟,今天的我们,人人都知道有个诗人叫陆游,知道他还叫“陆务观”的,可能就没那么多人了。

鲁迅先生的段子,希望不要发生在陆游身上。这样说可能并不合适,但我们永远不要做那个傻巡捕,眼瞅着就抓到人了,被对方一句话噎得哑口无言。

“你们找的是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参考资料:

1,邱鸣皋:《陆游评传》

2,朱东润:《陆游传》

3,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

4,欧阳俊:《秦观陆游名字考释》

0 阅读:2

真情豫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