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酐废水处理挑战与常用工艺介绍

漓源环保 2024-06-05 18:25:43

顺酐废水具有高COD含量、大量大分子污染物、低pH值和营养物质缺乏等特点,使得传统废水处理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例如,某企业顺酐装置排放的三股废水中,离心机轻相废水的COD浓度高达26000mg/L-32000mg/L,真空泵排放废水的COD浓度超过10000mg/L;另一企业的顺酐装置废水COD浓度甚至超过40000mg/L,含有邻苯二甲酸、富马酸、马来酸、焦油等复杂污染物,处理难度极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生物法成为处理顺酐废水的常用工艺,主要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和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可生化性、去除大分子污染物以及较高的COD去除率(如从7000mg/L降低至1200mg/L,使用UASB反应器等)来处理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CH4等。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水解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分子有机物被水解酶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脂肪酸和醇类。

酸化阶段:在酸化阶段,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被酸化酶转化为更简单的有机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

产氢产乙酸阶段:在这个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将有机酸转化为氢气、乙酸和二氧化碳。

产甲烷阶段:在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盐、乙酸以及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

然而,由于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较长、出水水质可能未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与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废水的全面净化。

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高浓度废水的处理,如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降解反应器系统(RBS)、深井曝气法(DSP)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等。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其中一种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附着在固体填料上的生物膜作用来去除有机物。

好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好氧微生物(如好氧菌)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这些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好氧生物处理主要用于处理低至中浓度有机废水,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生物处理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吸附阶段:微生物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

代谢阶段:微生物利用吸附的有机物作为能量和碳源,进行代谢活动,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固液分离阶段: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填料层,微生物和悬浮物一起被截留,形成生物絮体。这些生物絮体在后续的工艺中通过沉淀或过滤去除,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 针对顺酐废水的特点,如油脂、可生化性和偏酸性等问题,在生化处理阶段前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系统可由隔油池、微电解和絮凝沉淀等工艺组成:

- 隔油池:利用污染物重力特性分离大部分油脂。

- 微电解工艺:对高浓度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铁碳原电池降解污染物,提高可生化性,降低毒性。

- 絮凝沉淀池:调节pH值至8-9,投加PAM絮凝剂去除残留的铁离子,使出水水质更加清澈。

综上所述,顺酐废水处理方案通常包括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和深度处理四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

0 阅读:3

漓源环保

简介:专注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