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毛主席和蒋介石,两件事情处理方式,为什么说老蒋必败?

史海任我行 2024-06-28 11:47:54

一直以来,人们都热衷于讨论:为什么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能打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而夺取天下?有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蒋介石不得民心,所以失败了”,这句话当然没错,但却显得过于笼统了。

毛主席为什么得人心?蒋介石为什么不得人心?绝非一两句话所能概括,事实一定也只能是藏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这里就有两个典型事件,或可为大家解惑一二。

赤子热忱找到真正归宿

第一个事件的主人公叫陈嘉庚。关于陈嘉庚,想必很多朋友都有耳闻,尤其是福建的朋友尤为熟悉,因为厦门大学就是他一手创办的。

没错,陈嘉庚就是福建集美人,来自当地一个富商之家,放在那时候就是妥妥的侨商富少。不过,陈嘉庚这个富少和别人还不太一样。

在陈嘉庚婚后,父亲给他拿了两千大洋作为安家费,但他却把这笔钱捐给了老家修了一座学堂。

自古捐学修路都是很积功德的事情,但一般都是功成名就的富贾在晚年为了博取美名而做,从来没听说过刚成家还没立业的大小伙子做这件事的。

这就显出陈嘉庚的不同之处了,他并非是那种汲汲名利之人,而是真正有爱国情怀,捐款办学就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为国家振兴储备新式人才。

然而,就在陈嘉庚创办了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之时,他们家却发生了意外,简单来说就是家族企业破产了,他一下子就从富家子弟变成了负家子弟。

本来按照新加坡当地的规矩,没有父债子偿的说法,但陈嘉庚却选择了接过父亲的债务,然后自己创业还债。

陈嘉庚从罐头厂做起,从中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还清债务后,陈嘉庚继续扩展自己的商业版图,直至成为当地有名的橡胶大王和南洋首富。

难能可贵的是,成为大富翁后的陈嘉庚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拿出了更大的热情和财力来办学,并且只要学生到他的学校读书,一切费用全免。一生之中,陈嘉庚创办了一百多所各类学校,其中厦门大学就是他在1918年创办的。

不止是办学,陈嘉庚这辈子做的最为人敬重的事情就是支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身在南洋的陈嘉庚就对民族危机十分忧心,他随后募集了一百多万捐款来救济灾民。

七七事变之后,陈嘉庚更是加入了同盟会,然后发动南洋华侨为抗日捐款。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为国民政府捐助了3.6亿元,四年累计捐款十五亿。

要知道,当时国民政府一年的军费支出也才十八亿,陈嘉庚等南洋华侨相当于是包圆了国民政府十个月的军费,其风范岂是仁义所能概括。

但让人寒心的是,陈嘉庚的一片赤诚完全被蒋介石利用,他几乎是被当成了“摇钱树”和“财神爷”。

早在1936年的时候,蒋介石就曾邀请陈嘉庚参加自己的生日宴,目的就是要钱。

彼时的陈嘉庚因为事务繁多回不来,那些国民政府的官员就怂恿他买一架飞机为委员长祝寿,最后陈嘉庚只好拿出一百三十万相送,这笔钱在当时可以购买十几架飞机。

蒋介石拿着这笔钱都干什么了呢?不是被贪污,就是用在了打共产党上。

陈嘉庚对此一无所知,他对国内形势的了解主要依靠《中央日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知其事实究竟如何,如今中共势力弱小,受到国民政府片面宣传,很难分辨黑白。”

正因如此,陈嘉庚其实一直都想到延安去实地看看,考察一下真实的情况,以便确认是否要帮助中国共产党。

1940年,已经六十多岁的陈嘉庚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他的第一站就是重庆。

得知陈嘉庚要回国,蒋介石还是很激动的。按照他的想法,只要把老爷子哄开心了,那肯定又能有一大笔进项。

于是为了招待好陈嘉庚,蒋介石专门拨款八万大洋,仅接机团就安排了几千人,然后欢迎晚宴也是极尽奢华,各种山珍海味一股脑地端了上来,餐后还有舞会助兴。

这一切恰恰起到了反作用,陈嘉庚看到之后不喜反忧。别看陈嘉庚不管是办学还是捐款时都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好像钱对他就是毛毛雨,实际上陈嘉庚的家底并没有那么厚,他为了办学乃至捐款可以说是毁家纡难,反倒是自己过着相当清贫的日子。

因而在陈嘉庚看来,国民党这不是胡闹吗?国难当头,那么多人连饭都吃不起,为了欢迎自己摆这么大排场根本没必要,有钱干嘛不去买枪买炮打日本人,尽干这种好钢用在刀把上的事。

尤其是在看到孔祥熙的豪宅后,老人家脸上的笑都变得僵硬起来,其心情更是无比复杂。

这种心情也让陈嘉庚对共产党更加好奇,于是他就提出了要去延安考察的要求。蒋介石听了很不高兴,说了一大通共产党的坏话,但他又不敢得罪自己的财神爷,最后勉强同意了。

于是在1940年的五月份,陈嘉庚带领的南洋华侨团出现在了革命圣地延安,而他在这里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苏区的物质基础本来就很差,就算毛主席想要拿出好东西来招待陈嘉庚,那也是很难做到的。但陈嘉庚不看重这个,他反而对穿着土布旧衣、吃着腌菜萝卜的共产党人们很感兴趣。

尤其是在和毛主席等人的交谈中,当周总理向陈嘉庚重申:“我们共产党人有三大主张,第一,坚持抗日反对投降;第二,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第三,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这让他倍感鼓舞。

当天的接风宴也很有意思,毛主席在自己的窑洞里邀请陈嘉庚一起吃饭,他也尽己所能拿出了最好的东西,一共是四菜一汤,其中最硬的菜是一碟鸡块。

这样的饭菜在重庆简直上不了台面,但在延安已经是难得的美食,那只鸡还是毛主席问房东大娘借来的。

陈嘉庚得知那是大娘养的下蛋鸡,是大娘听说有一位爱国华侨来做客,毅然决然地将其送上了毛主席的餐桌,这让他更受感动,嘴里的鸡肉顿时比一切珍馐都要美味。

陈嘉庚一共在延安待了九天,走访了女子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安塞钢铁厂、印刷厂等地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红色土地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而这完全改变了他对共产党的看法,也让他对毛主席和周总理充满了敬佩之情。

于是在回到重庆之后,陈嘉庚就对公众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是我中华民族之幸事!”

尤其是在回到南洋后,他也把这些事告诉了华侨,这极大地改观了海外同胞对共产党的看法。

于是,一批批侨胞捐助的物资开始流向延安,他们还在海外声援中共,并为延安提供外交帮助,这极大地改善了党的处境,也对中国革命意义重大。

人才难得但公道更关切

做实事蒋不如毛,求公道他也比不上毛主席,这里就要说黄克功的事情了。

黄克功,江西南康人,从1927年就参加了革命,是从井冈山走出去的老红军。可就是这样一位老革命,却在抗战期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枪杀了一名女学生。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黄克功在延安的时候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十五队的队长,十五队有一个女学员叫刘茜,两人由此相识。

彼时的黄克功已经二十六岁了,但一直没有结婚,也有心解决个人问题。

更何况延安的女学员向来崇拜长征英雄,于是刘茜也对黄克功颇有好感。既然是情投意合,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谈起了恋爱,这在当时也很受大家的支持。

不过,相处的时间久了,两人之间巨大的认知鸿沟开始显现。黄克功是贫苦出身,没读过多少书,但打仗是一把好手,属于技术性人才。

刘茜则不同,她的家庭条件还不错,从小也接受了不少教育,是一个知识女青年。

美女固然爱英雄,但黄克功却给不了刘茜幻想中的浪漫爱情,这就让他们之间的感情逐渐变质,从甜蜜来到了乏味。

黄克功依旧对这段感情抱有期待,他还表示想要尽快结婚,但他的诉求得不到刘茜的回应,对方反而写信说:“我希望这态度永远下去好了,将来的问题,将来再解决,你不要再急急地想要结婚....”

由于刘茜的刻意远离,黄克功试图通过送礼物的方式来挽回姑娘的心,但却被一再拒绝。在刘茜看来:“爱情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而是意志上的认同,你不应把物质来供我。”

就现在的观念来看,刘茜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但这显然得不到黄克功的认可,两人的感情就越来越冷淡。

后来,抗大十五队与陕北公学合并,刘茜继续在陕北公学读书,而黄克功则到抗大第六队继续担任队长。不在同一个单位后,刘茜与黄克功来往少了,她对此也很是庆幸。

然而,距离带给黄克功的是更多的猜忌,尤其是在知道刘茜总是和其他男同学一起游山玩水、打球、讨论后,黄克功的妒火更盛,他愤怒地指责刘茜“滥找爱人”。

黄克功的指责让刘茜感到不可理喻,她坚称自己和别人只是正常同事和同学关系,别的一概没有。

这样的回复当然不能得到黄克功的认可,其实他并不想要什么解释,他要的只是刘茜同意结婚。于是,黄克功就邀请刘茜到河边散步,期间再次提出结婚的诉求。

刘茜对此感到非常生气,认为黄克功是在对自己死缠烂打,直接一口回绝。然后,愤怒至极的黄克功就掏出了自己的手枪连开两次,刘茜当场被打死。

杀人之后,黄克功仓皇逃离了现场。不过,这种人命案子是瞒不住的,陕北公学的学生发现刘茜一夜未归,而警卫员也在黄克功的手枪和衣服上发现了血迹,随后刘茜的遗体又在河边被发现。事情一下子就捅到了领导那里,并震动了整个延安。

黄克功倒也不失为一条汉子,他非常干脆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案件事实捋清后,对黄克功的量刑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很多干部同志在听说这件事后都赶来为黄克功求情,毕竟当年的娄山关之战黄克功是功臣,要是把一员虎将就这样枪毙掉,实在太可惜了。

另外,重庆方面也很快得知了消息,《中央日报》抓住机会对其进行大肆渲染,称之为“桃色事件”,这也给毛主席造成了压力。

怎么办?是杀还是留?毛主席的态度十分明确,“不杀,天理难容!”

于是,延安法庭就判处了黄克功死刑,一员虎将就这样被送上了刑场。

但就在行刑前一刻,突然有人高喊:“别开枪,毛主席的亲笔信!”

此时的黄克功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放声大哭,并说:“主席,您终于来救我了!”

娄山关之战乃至整个四渡赤水都是毛主席的杰作,黄克功作为该战役的功臣,毛主席对他当然是熟悉并且看重的。

然而,当毛主席的亲笔信当众宣读的那一刻,黄克功彻底傻眼了,只听信里说:“黄克功过去的征战历史是无比光荣的,可是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失掉了党员的立场。如果赦免他,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普通人。中央根据他的罪恶行为对他处以极刑,所有同志引以为戒。”说罢,凌空一声枪响,黄克功也倒在了血泊中。

毛主席在延安“挥泪斩马谡”,代价固然沉重,但挽救了党的纪律和声誉。类似的事情其实还发生在国民党阵营,而蒋介石的处理办法就完全不同了。

国民党这边出事的将领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灵甫,也就是孟良崮战役的反面主角,他当年曾枪杀了自己的妻子。与黄克功不同,张灵甫已经和妻子吴海兰结婚多年,两人的关系也还可以。

只不过,吴海兰是一个很摩登的贵族太太,喜欢出入歌舞厅,还总是和男男女女喝酒跳舞,这对行为刻板的张灵甫来说就很难容忍。

终于有一天,有人传说吴海兰与别的男人有暧昧之情,这让张灵甫积聚已久的情绪终于被引爆,他气冲冲地跑回家,果然没有看到吴海兰,因而更加火冒三丈。

就在这时,吴海兰意兴阑珊地推门回家,而她一进门就看到了怒目圆睁的丈夫。张灵甫大声呵斥:“你为什么背叛我!?”

吴海兰不明就里,被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结果就被盛怒之下的张灵甫一枪击毙。

事情发生后,张灵甫立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和蒋介石的老婆宋美龄,她们都对张灵甫很是不满。在宋美龄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表示:“一定严厉处置!”

可事实是张灵甫被关到了模范监狱收押,随后又在王耀武的建议下“戴罪立功”,来来回回也就吃了几天特供牢饭。

张灵甫杀妻事件还是很出名的,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也很恶劣。因为伺候很多国民党军官都开始恃宠而骄,更没人把国法当回事了。于是国民党治下变得越来越腐败,直至走向彻底失败。

结语

接待陈嘉庚、处理杀人案,这本是两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却极大地体现出了毛主席与蒋介石的不同。

从陈嘉庚的视角,我们看到的是爱国志士和海外侨胞的赤诚被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辜负,唯有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人在认真的对待每一份善意,尽可能利用每一分资源去做实事,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

至于处理杀人案,其实这两起事件都有同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普通人的命和将才的命等不等值?更深一点就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作取舍。身为领导人,毛主席选择了公平,而蒋介石选择了效率,显然历史更倾向于认可前者。

8 阅读:214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