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重口味”博物馆,内部人体结构逼真,女游客不敢看

绍辉说过去 2024-06-03 04:40:17

文| L

编辑| 墨染史程

参观时间限制在55分钟!

你想象不到,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博物馆,被冠以“重口味”这样的形容词,甚至会限制游客的参观时间。

在探索未知、追求奇异的道路上,荷兰人似乎从未停下脚步,而这次,他们却将目光投向了人类最熟悉的领域,人体。

这个全球首座专门展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博物馆一建成就引来了巨大的争议。

赤裸,露骨,惊悚...

以至于游客经过参观之后甚至会产生生理不适的情况,他们声称仿佛成了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感受太过真实。

这个令人瞠目的博物馆究竟有着怎样的奇葩之处?

“人体”博物馆

小时候我们看《西游记》的时候,还记得有着这样一个桥段。

为了借到芭蕉扇,孙悟空变小飞进了铁扇公主的体内,四处撒欢,使得铁扇公主疼痛难忍,连连求饶。

小时候就感觉这真是一个奇思妙想。

而到现在,荷兰的这个人体博物馆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像孙悟空一样得以进入人体内部,感受人体的奥秘。

要说这座人体博物馆最醒目的特征,当属它外形上宛如一个巨人蹲坐于地的独特造型了。

高达35米的人形雕塑,双腿盘曲、手臂遮面的僵硬姿势,透着一股令人生畏的肃穆。

而最吸睛的部分,则是这座"巨人"的下半身竟似镶嵌进了建筑主体之中,仿佛邀请着参观者一起走进它的体内探秘。

博物馆本馆选用透明塑料作为外墙,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现代质感,更能在日月循环的风吹日晒中保持永恒的透亮。

可以说,这座巧夺天工的建筑流露出浓浓的荷兰设计风格。

但就连荷兰人都有些接受不了这种设计。

有句话这样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整座建筑外形还是让不少人感到审美疲劳。

这种诡异怪异的设计让许多本地人也不免侧目,对其"大胆"的外表露出嫌弃的表情。

哪怕它的耗资高达2700万美元,仍难逃"丑"的命运。

奇妙的冒险

博物馆的入口是巨人的膝盖部分,一路探寻到大脑区域的奥秘,如同一次微观世界的冒险。

参观者们将在55分钟内,经历这一场奇妙的旅途。

当我们走进这个35米高的"人体",参观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类肢体的内部构造。

展现在你面前的是逼真的骨骼、肌肉、甚至连细微的筋膜都一应俱全。

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化作了纤毫毕现的人体标本。

如果你足够勇敢,不妨伸手抚摸一番,体会一把人体内在的质地。

入手那种淡淡的纹理,甚至能让你感觉到一种生理上的战栗感。

沿路继续前行,你会步入一处黑暗又静谧的空间,这里正是人类生命孕育的地方——子宫。

在这里,你能亲眼目睹生命的奇迹:一粒微小的受精卵是如何着床并孕育新生命,继而通过大屏幕上的显微镜摄影图片,见证胎儿一点一滴在母体内渐渐壮大的惊人过程。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定将成为你的难忘记忆。

接下来的内脏区域也同样惊心动魄,逼真的器官在动态装置的驱动下,有的跳动有力,有的蠕动起伏,整个区域活灵活现,仿若真的置身于人体之内。

其实这些展示区采用的是最新全息投影技术,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心跳的节奏和肺部呼吸的起伏。

漫步其间,你能亲眼观察到心脏、肝脏、肺部等重要器官的运作逻辑。

在这个地方,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太过真实的脏器很有可能会引发生理上的不适感。

让你感觉到恶心,反胃,这个时候你就得停下来歇一下,平复一下心情。

而下一个地点便来到了消化系统部分,这里的体验就完全不一样了,会温和、生动许多。

你能看到一块奶酪三明治是如何从口中被吞下,继而在食道中滑行,最终到达胃中被胃液缓缓消化的全过程。

胆子大的小朋友,也可以在这里"游玩"一番,徜徉在柔软的巨型舌头上,或是近距离瞧瞧一口发黄的蛀牙。

在感官体验区,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四种感觉被巧妙地展现出来。

特别是在视觉体验区,你可以通过先进的全息技术,观察到人眼构造和视觉生成的奇妙过程,感受到人类如何凭借这双眼睛来捕捉周围的世界。

紧接着就是神经系统展区,你可在此近距离了解到神经元的迅速传递与处理信息的机制,以及大脑的复杂运作过程,从而对自身思维的形成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而到这,整趟旅途便结束了。

尽管这个博物馆内部以令人惊艳的真实度呈现了人体各脏器的生动场景,但也正因如此,这座人体博物馆的逼真程度令部分女性游客感到不适和害怕。

毕竟直观地面对同类的内脏结构,终究还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博物馆方面特意设立了一些限制:6岁以下的儿童将被拒之门外,而每位游客的参观时间也被限制在55分钟以内。

为保证参观体验效果,博物馆每日仅接待1000名游客,一旦达到上限,其余游客只能改期而归。

那为什么荷兰人要建造这样一座人体博物馆呢?

建造初衷

其实人体博物馆之所以建造如此直白生动的内部环境,自有其深层的教育价值和文化考量。

毕竟,长久以来,人类对于自身身体结构的认知总是一知半解,导致不少常见的生理疾病也备受忽视。

小到发烧感冒,大到器官衰败,我们总是从医生的口中大致了解其中的原理。

但总是不够直观。

而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无疑能帮助普通民众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引导大家重视健康。

一座恰如其分的人体主题博物馆的面世,对于促进科普教育和推广相关知识也大有助益。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充分获悉人体器官和细胞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更能亲身体验到生命孕育的神奇过程。

这种直观有趣的学习方式,较之枯燥的书本或视频,对于普及人体科学知识必将事半功倍。

当然,在这个题材独特、手法大胆的背后,我们也可看出荷兰人以对于艺术表现力和前卫创意的追求。

他们不惜斥巨资打造如此"重口味"的场馆,正是希望借助大胆创新的艺术形式,引发公众对人体和生命的反思。

这是一剂猛烈的催化剂,能促使人们不再对人体和生命这一主题打马虎眼,而是以崭新的视野审视自我,体味生命的可贵。

笔者说

荷兰人体博物馆虽有不少争议,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对于传统的一种颠覆和挑战。

不仅将往往被视为禁忌的器官内部毫无保留地暴露在阳光下,更有意打破人们陈旧的观念,引导大家正视生命的本源,直面人性的本真。

这样一座博物馆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于认识自我的决心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

正是基于对生命奥秘的虔诚好奇心,人类才能不断突破旧有的束缚,塑造出如此令人瞩目的探索成果。

我们期待一下后续吃螃蟹的人,继续带领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

信息来源:马鞍山日报 人体博物馆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中国日报网 环球在线 《荷兰修建“人体”博物馆生动解奥秘》

0 阅读:0

绍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