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入京陛见,多久一次?

绍辉说过去 2024-05-10 13:52:54

我们小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火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相信看过的人很多,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康熙微服出访体察民情的桥段。

每当康熙一亮出身份,周围的人都立刻拜倒在地。

但令人奇怪的是,里面的众多桥段中,很多的官员似乎并不认识康熙的面容,他也没有乔装打扮,尽管衣服变化极大,但皇帝的脸不会认不出吧?为何总能闹出这种笑话来呢?

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一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确实没有见过,那在古代,究竟什么样的官员才能进宫面圣呢?

其实在古代,能够踏入皇城,觐见皇帝,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但一般只有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们,才有资格面圣。

而对于其他小官而言,这就是一种奢望了,他们需要耐心等待,甚至可能需要数年之久,才能在皇帝的御前露上一面。

进宫面圣的艰难

在清朝,这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时期,对官员的朝见制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皇帝这般尊贵的地位,可不是一般人想见就见的,得需要达成一系列的条件,我们从小到大来讲。

如果是一个县长,那几乎没有机会,而往上走,作为府县治理的重要支柱,总督和巡抚便有了这个资格,他们被赋予了特殊的陛见特权。

从职能上来讲,他们每年必须主动上奏,向皇帝汇报当地的政务情况,展现对皇室的忠诚。

为了避免这些领导在路途奔波中耽误军国大事,朝廷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制定了差异化的陛见制度,一般上是轮流朝见。

江南地区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其税收和物资运输对国家至关重要,所以皇帝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尤为关注。

当国家财政出现紧张或者漕运出现问题时,皇帝便会召集江南的总督和巡抚进京,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

这种紧急召见的情形虽然不多,但足以显示出江南地区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而相较于江南地区,偏远省份则可以每两年或三年轮替朝见。

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因此在朝见皇帝的频率上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对这些地区不重视。

相反,为了保持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皇帝会通过定期召见的方式,了解这些地区的民情和政务,以便更好地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

武职大员的朝见也一样,轮流制,通过定期的朝见,皇帝可以了解到军队的情况,及时调整军事部署,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像直隶提督每两年便需要朝见,而驻防马兰和泰宁的总兵,也需要两年轮替入京。

由于路途遥远,伊犁总兵的朝见仅在五年任期满时进行,而台湾镇总兵更是只有在升迁调动时才能朝见。

这样来看,面见皇帝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总归还是一句话,皇帝想见你便是有工作需要汇报了。

面圣的站位

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大臣们上朝的时候有时候是两个列队,有时候是四个列队,而且衣服的颜色图案各不一样,这就不得不说面圣时候的站位问题了。

其实“开会”这种模式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当时大臣的仪态极为重要,从官服帽子上就能看出一二,帽子上两边有大大的玉片,一走神就会啪啪打脸。

十分夸张的是,有些还专门设官员负责用玉片打大臣的耳光,站位则按官职高低排列,右者为上,左者为下。

汉朝朝会的时候,臣子还必须持有"门籍"方可出入宫门,三师三孤居首位,诸侯王次之,武官如大将军等亦位列前列,可见汉代武官地位甚高。

到了唐朝,上朝的文武百官遵循"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的原则,文官左列,武官右列,与今日电视剧中的布景别无二致。

而唐朝的正一品和从一品官员大都是虚衔,实际上朝者以正二品为主。

这些高级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尊崇,但他们的职责往往更偏向于荣誉性的象征,而非实际的行政事务。

到了明朝那可就壮观了,上朝的人数大大增加,你可能想不到一千余人集体开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难以想象。

而这一时期的朝会制度更为复杂,从一品的大学士到七品的给事中,无论官阶高低均有资格参与朝会。

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使得朝会的规模空前庞大,同时也体现了明朝对于官员参与政治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明朝还专门编制了朝班表,这是一种详细的官员名单和座位安排,以确保朝会的秩序井然。

朝班表详细记录了每位官员的名字、官职以及他们在朝会中的位置,根据官阶的高低,官员们被分为不同的班次,每个班次都有明确的位置安排。

这样一来,即使朝会中有上千名官员参加,也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至于出现混乱。

而到了清朝,朝会规模骤然缩小,只保留每十天一次的"早朝",除皇帝、内阁学士和各部大臣外,其他官员鲜有机会觐见,重大节庆才会召开"大朝",但每年仅数次而已。

古代上朝制度经历了从简陋到规范,再到式微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了不同朝代中央集权程度的强弱。

上早朝并非易事

在我们现代社会,开会迟到无非是罚钱,而在古代,假如你上朝迟到了,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大臣们上早朝的时候,无故旷工、迟到或行为失仪都将受到严厉惩罚,从打板子到扣薪,直至入狱或贬官谪居。

唐宪宗时期虽暂时放宽了雨雪天气的要求,并为提早到场的官员设立了"待漏院"歇息之所,但这一时期的官员生活并不轻松。

他们不得不在天未明就起床赶路,行路工具也因官阶有别。

高阶官员或可乘马车,但普通官吏只能步行,雇佣仆从的费用又使大多数人选择靠双脚。

路途遥远和恶劣天气依旧会成为他们的痛苦来源,甚至有官员因夜半赶路而失足身亡的记载。

到了宋朝,情况略有改观,宋代适度减少了早朝的次数,每月仅在初伍、十五和廿五三日进行朝会。

这种改变旨在减少官员们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日常事务,提高行政效率。

而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个变化,那就是官员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坐着议事,而是改为站立。

宋太祖赵匡胤因为视力不佳,难以在较远的距离上清晰地看到官员们的表情和动作,于是要求他们在汇报工作时站立,这样一来,官员们必须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想象就觉得难受。

为了适应这种新规定,官员们不得不在朝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能在站立的状态下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了缓解站立带来的疲劳,一些官员可能会在朝会间隙寻找机会稍作休息,或者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支撑身体。

进入元明清时代,皇权意识达到了极致,官员们不得不在严寒酷热中长跪不起,以昭示皇权的尊崇。

膝盖受伤、行动困难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人甚至就此丧生,可见当时生活的艰难程度。

而古代的朝会制度还伴随着严格的礼仪规范和惩罚机制,官员们在朝会上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严密监视,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皇帝的愤怒,轻则贬官,重则可能连累家族。

结语

对于古代人来讲,进宫面圣实在是一项不容易的事,而有幸面圣之后,“开会”的过程也是十分的痛苦。

尽管制度稍微复杂一些,但总归还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这也是皇权的威严所在。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古代官员上朝借光行路 迟到要打屁股》

界面新闻,《故宫揭秘之三:去乾清宫上朝是种怎样的体验?》

中国青年网,《古代放假与上朝趣事》

《南游记旧》、《项脊轩志》

3 阅读:3785

绍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