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8岁被倒卖3次,以2700元卖给50岁大爷,21年后称丈夫对我很好

司空知山海 2024-07-01 18:31:16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2006年,河北曲阳贫穷落后的下岸村出了个名人。

媒体扛着摄像头竞相来到这里,打破偏远山村的宁静,只为了采访一个名叫郜艳敏的女人。

她是下岸村的乡村教师,坚守岗位多年,为山村教育孜孜不倦地贡献着力量。

正因如此,郜艳敏也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然而当记者打破她乡村教师的表相,深入接触她的生活,了解她的过去时,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郜艳敏竟然是一个被人贩子拐来的女人。

她不属于下岸村,可坎坷的命运把她与这座村子绑在了一起,用事业、用家庭、用无穷无尽的枷锁。

郜艳敏曾经经历过什么悲惨的事情?被拐真相曝光之后,她能离开下岸村,找回自己的家吗?

感动河北,命途多舛

2006年的下岸村很不平静,一连许多天,村民们都能看到外人进入村庄。

在此之前,下岸村是贫穷的、偏僻的、几乎与世隔绝的。

村民们抱团严重,对外来的陌生人带着很强的抵触心理,很少接触新鲜事物。

现在连续多日见到陌生人进村,大家都好奇地盯着他们手机的大机器,看着他们往郜艳敏的家里赶去。

消息灵通的村民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下岸村出了个奇人,郜艳敏竟然被评上了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可以去省会领奖,还能与各种各样的记者打交道。

在这座无人问津的小村庄里,郜艳敏无疑是最特别的存在了。

记者们之前知道,她在村子里当了很多年的乡村教师,辛辛苦苦耕耘教育事业,带着村子里的孩子学拼音、学认字、学简单的数学题。

许多支教的老师总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像下岸村这样的贫困地区,很难留住专业的教育人才。

在其他人的对比之下,郜艳敏选择坚守乡村教育岗位,这个行为便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媒体大多都带着挖掘乡村教师最美心路历程的目的采访郜艳敏,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趟来到下岸村,竟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

与村民交谈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郜艳敏并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乡亲,而是嫁到了此处。

十多年前,她出现在村子里,从此慢慢成为了乡村日常生态中的一部分。

和这里的大多数村民不同,她读过书,有文化,识文断字。

小孩子们对她非常好奇,也愿意围在她的身边,听她说一些许多人听不懂的知识。

可是一个有文化的年轻女孩儿,怎么会愿意嫁到贫穷落后的山村,和一个大字不识的丈夫过日子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记者们继续挖掘,意外地挖到了一桩发生在1994年的旧事。

1994年,18岁的郜艳敏刚从初中毕业不久,她成绩好,本身也很喜欢读书。

但因为家境贫穷,还要供养两个弟弟,无奈只能放弃继续读高中的念头。

在父母的心里,她是最懂事的女儿,非常让人省心,懂得为父母分担压力,也知道给两个弟弟做表率。

比如农忙时节,还不用父母多催,她就自觉主动地往家里赶,计划帮着父母一起收麦子。

在石家庄火车站,独自回家的郜艳敏遇到了两位好心的妇女。

她们脸上的笑容十分友好,言语之间的亲切问候,让社会经验并不多的郜艳敏自然而然产生了信任感。

两人对她说,既然想帮父母分担压力,那最好还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每个月可以往家中寄钱,这就是最好的体谅父母的方式。

这番话简直说到了郜艳敏的心坎儿里,她也很想找工作,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

两个女人又再接再厉地对她说,自己知道有个地方正在招工,老板很大方,开的条件很不错,不仅包吃包住,工资也十分可观。

其实看到这里,大多数人应该能够辨别出来,火车站的这两个女人是人贩子。

什么孝顺父母、介绍工作,这都是她们拐卖妇女的花言巧语而已。

只可惜,年轻单纯的郜艳敏没有听出这是陷阱,她兴高采烈地跟着她们离开火车站,从此堕入了一个再也爬不出去的深渊。

她的命运,也因为此时此刻的决定而天翻地覆。

郜艳敏在人贩子的手里受尽了折磨和屈辱。

心情好时,他们还愿意给她一口饭吃;心情不好,沾了水的绳子就得抽到她的身上。

被关在幽闭的小屋里时,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心里充斥的全都是绝望的情绪。

她前前后后经历过三次转卖,有男人对她实施了性侵,还有人把她打得遍体鳞伤。

此时此刻,她无比希望能有英雄从天而降,把她从魔窟中救出去。

哪怕她仍然无法回家,只要能逃离这些恶魔,她就感恩戴德,谢天谢地。

她的公公,就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出现的。

老头子姓刘,是下岸村的村民,家里有个儿子找娶不到老婆,只能朝人贩子手里张望,看能不能买到个合适的老婆。

见到郜艳敏,他打从心底里觉得非常同情。

眼前的小姑娘又瘦又黑,可怜兮兮地蜷缩在角落,眼神中满是惊恐不安。

老头子心生不忍,就指了指她,意思是,他愿意把郜艳敏买回家。

人贩子开出了2700元的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对于常年生活在乡村的底层农民来说,这更是不小的负担。

老头子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请人贩子宽限些时日,自己马上回家凑钱。

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到了2700元,他第一时间前去兑现承诺,把郜艳敏带回了家。

没有人能够想象,此时此刻,这个一辈子平平无奇的农村老者在郜艳敏心中的形象有多么高大。

乡村教师,找到归属

跟着老头子走到下岸村,郜艳敏见到了对方的儿子,也就是她未来的丈夫。

这个男人比她大了六岁,看起来倒是憨厚朴实,像个大老粗。

进到村子里,郜艳敏才知道,这里因为太穷太落后,年轻男人们很多都娶不到老婆,外面的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

要想成家传宗接代,有且只有一个办法,买老婆。

村子里和郜艳敏一样被买进来的女人,零零总总算起来得有三四十个。

不是没有人想过逃跑,包括郜艳敏自己也是想过的。

她们本就是人口交易的受害者,现在被迫来到这样一个看不见未来的地方,任是谁都会恐惧不安,产生逃避的想法。

可是,且不说下岸村村民们会团结一致,阻挠她们离开。

就算她们能跑出村子外,看见连绵不绝的大山,看见望不到尽头的小路,恐怕她们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跑不了,自我了结总还是可以的。

郜艳敏就曾经三次尝试过自杀,她跳过河,喝过农药,什么办法都试过,但总是会被人给救回来。

走又走不掉,死又死不了,没有办法,只能认命,踏踏实实过日子。

或许是对把自己买出来的公公还存有一丝感激,也或许是实在无可奈何,只能顺应命运,渐渐地郜艳敏不再反抗,和丈夫生活在了一起。

万幸的是,这个家庭并没有限制她的人身自由,更没有强迫她与外界断绝所有的联系。第

二年,她的丈夫还曾陪着她回过一次老家,让父母安心。

起初听说女儿被拐卖,家里的老两口哭得肝肠寸断。

但是在传统思想的支配之下,他们看到女儿既然已经成家,就不愿意女儿再回来了。

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年代总是会被人耻笑,一些如今看来无法理解的恶意,也可能真的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这样,下岸村成了郜艳敏的家。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名为认同效应。

它是指,当一个人身处陌生的环境当中,被周围的人或事逼迫着强行催生对环境的认同,那么久而久之,为了自我心理的安慰,或者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就会自觉产生对环境的认同。

郜艳敏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线的不断拉长,她从心理上把下岸村当成了自己的家,尤其是当她找到被需要的价值之后。

2000年,村子里开办小学,校长了解到她是唯一的初中生,会识字,也会简单的算数题,所以邀请她来学校当老师。

郜艳敏从来没有想过,在以为已经失去所有希望的人生中,竟然会出现这么一天。

她还能拿起课本,拿起戒尺,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求知若可的脸庞。

她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么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自己是被期待的、被需要的、被认可的。

从此以后,担任乡村学校老师就成了她最重要的工作。

孩子们是她的羁绊,也是她放不下的牵挂。

人们赞颂她为了基层教育呕心沥血,奉献力量,却不知道在这份力量的背后,其实还藏着她更多的心酸和眼泪。

自我和解,安于现状

在媒体抽丝剥茧的报道之下,郜艳敏悲惨的命运被一层层还原了出来。

舆论不断发酵,下岸村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地执法部门介入调查,承诺严打人口交易犯罪嫌疑人,不管是拐卖人员还是买家,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按理来说,郜艳敏作为人口拐卖的受害者,应该最乐意看到正义的到来才是。

但实际上,她却一点儿也不希望外界打破自己生活的宁静。

2015年,被拐21年后,郜艳敏已经成为了中年妇女,她看着前来采访自己的记者,真情实感地说:

“我丈夫现在对我挺好的。”

听到这句话,记者们瞪大了眼睛。

一个受害者,对她的买家已经有了亲人的认知,她再也离不开这里,离不开她的丈夫和家人。

绑住她的“绳子”有很多,其中一根来自于她的公公。

郜艳敏提到,公公已经70多岁了,如果现在被抓走,这让老人家怎么活。

她到现在都不能忘记,公公是怎样凑钱把她救出来的。

虽然那对于公公本人来说可能只是买儿媳妇,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实打实的救赎。

第二根“绳子”,是她的孩子们。

她和丈夫生下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成绩都很好,都有希望考上好大学。

如果家里出现变故,孩子们的状态一定会受到影响,这是郜艳敏作为一个母亲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她宁愿牺牲自己,无限妥协,也不愿意把所谓的正义和自由建立在孩子们的痛苦之上。

她说:“我只希望能平静地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看着他们考上大学,成为真正的老师。”

来自下岸村的第三根“绳子”,就是学校的学生们。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台下的学生都望着她欢呼,庆祝大家终于有了老师。

那是一群渴望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的孩童,他们澄澈的眼神,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重,都让郜艳敏舍不得离开。

他们从她的身上汲取知识,她也从他们的身上找到力量。

将自己的经历曝光之后,尤其是公安部门介入之后,郜艳敏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不能继续留在下岸村当老师。

为了学生,她同样愿意永远留在这里。

几十年的光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郜艳敏已经把丈夫、公婆都当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她只想请求法律惩罚拐卖人员,放过她的家人。

如今,郜艳敏依然留在下岸村当老师,依然过着平静无波的生活,这正是她所期待的日子。

参考资料

郜艳敏,人生跌宕 三联生活周刊

女子遭强暴被拐卖后成山村教师 民主与法制网

女子被拐后成当地教师 为贫困生忍受屈辱留下来 北方网

0 阅读:1

司空知山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