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权臣和士开,他是怎么得到皇帝宠爱的,他又是怎么死的?

北国历史爱好者 2024-05-19 06:27:18

公元569年,北齐武成帝高湛去世。高湛死后,关于和士开的去留,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由于和士开迎合皇帝,恣意妄为,所以许多大臣都对和士开很不满。高湛一死,就提议把和士开赶出朝廷,去地方任职。

在主张驱逐和士开的人之中,赵郡王高睿的实力最强,态度最坚定,连胡太后都没法直接回绝,只能通过宦官劝高睿,不要穷追不舍。

高湛正式下葬后,胡太后找借口把高睿召进宫里。高睿进宫后,立刻被刘桃枝带到了雀离佛院,随即处死。

高睿被杀,驱逐和士开的声音就此平息了下来。

高睿这个战功卓著的宗室王爷都被杀了,何况其他人呢?一时间,朝廷上下都畏惧和士开。和士开成了北齐的权臣。

直到和士开被杀,他在高纬一朝,当了八年的权臣。

那么,和士开是个什么来头,他是怎么平步青云的?是怎么接连得到两代皇帝宠信的?又是怎么被杀的?

和士开的父亲和安,本来是北魏的一个小官。有一次,孝静帝元善见让他去看看北极星。和安故意说:“臣不认识北极星。”

当时高欢已经在掌握了权力,在北魏朝堂上说一不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高欢早晚篡位。而北极星又称北宸,代表着皇帝。

和安这么说,是变着法的讨好高欢。高欢果然很满意,提拔了和安。

和士开也非常有父亲的风范,从小就擅长察言观色,很会迎合人。

和士开成年之后,结识了高欢的九儿子高湛,也得到了高湛的赏识。

高洋篡位称帝后,高湛被封为长广王,就把和士开征辟成了自己的部下。和士开更加逢迎高湛,也更受高湛宠爱。

高洋隐隐觉得这个和士开可能不是好人,就把和士开流放了,不许高湛再和和士开来往。

不过,高湛实在离不开和士开,所以他又想招求高洋,又把和士开召了回来。

后来,高湛当了皇帝,和士开成了天子宠臣,地位也水涨船高。

当时高湛除了和士开以外,还有两个亲信。一个是大侄子高孝瑜,孝瑜和高湛同岁,是和高湛一起长大的,所以高湛非常亲近这个侄子。

另一个,就是故事开头的主角,高湛的堂弟,赵郡王高睿。

他们三人,高湛都十分信任。但是那两个人都是高湛的家人,唯有和士开是外人,还能和那俩人平分秋色,可见和士开手段了得。

其中,高孝瑜看和士开很不爽,就像高湛进谏,说皇后是国母,不应该和臣下接触太密切,不该让和士开和皇后继续玩握槊了。

握槊是古代的一种游戏,和士开得宠,就和他擅长玩各种游戏有关。

高湛喜欢自己的嫂子李祖娥,所以难免冷落了胡皇后,再加上和士开相貌俊美,所以胡皇后就渐渐与和士开勾搭上了。

高湛一方面宠爱和士开,一方面巴不得胡皇后注意力转移,好让他有机会多亲近嫂子,就对和士开和胡皇后的事置之不理。

所以,高湛、胡皇后、和士开他们仨之间就形成了很诡异的和谐。

这种事情,别人劝肯定是没用的。但是孝瑜是高湛的侄子,还和高湛是一起长大的。所以孝瑜劝过之后,高湛很给面子,真的就不许胡皇后与和士开握槊了。

和士开因此狠上了高孝瑜,几次在高湛面前说高孝瑜的坏话。

在这个过程中,孝瑜又惹怒了高睿。结果高睿也开始说孝瑜的坏话。

后来,高孝瑜受到高湛的猜忌,因为琐事被高湛处死。当时孝瑜的几个兄弟虽然很悲伤,但是都不敢哭,唯有高孝瑜的三弟孝琬放声大哭。

和士开又在高湛面前说孝琬的坏话,导致孝琬被高湛虐杀。

和士开的父亲是高欢提拔的,但是和士开却通过谗言害死了高欢两个孙子。

胡皇后给高湛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长子高纬,被立为太子;一个是小儿子高俨,打小聪明伶俐,高湛非常疼爱,几乎就想把高俨立为太子。

和士开为了讨好胡皇后,就和高湛提议:人生苦短啊,工作怎么可能干的完,您不如传位给太子,然后自己好好享受几年吧!

高湛一想,把皇位早早传给儿子,自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儿子早登基几年,根基稳了,就不会像两个侄子那种被人推翻了。于是欣然同意退位。

就这样,高湛退位,高纬继位。由于高纬年幼,朝政自然还归高湛把持。和士开照样蒙受宠爱。

而高纬早早继位,避免了夜长梦多——皇帝可以废太子,但是太上皇总不能随便废皇帝吧?所以高纬也非常感激和士开。

几年之后,高湛去世,高纬要亲政了。和士开的命运,终于迎来了一个大波折。

之前高湛在世,大家拿和士开没办法。现在高湛死了,大家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和士开撵走,不能让他继续忽悠小皇帝了。

高睿、娄定远、元文遥三个人挑头,一起弹劾和士开,说和士开是先帝的弄臣,靠谄媚得势,决不能让他继续留在京城掌权,应该将他外放到地方。

其实高睿等人不算赶尽杀绝,去地方任职,他也能当个刺史。虽然不如京城风光,但是官职也不低。

但是,即使是这样温和的提议,还是被胡太后母子否决了。

高湛临终的时候,紧紧抓着和士开的手,还提起伊尹霍光的典故,让他好好辅佐高纬。高纬看在眼里,对和士开更加信任。

胡太后之前常与和士开一起玩游戏,所以和很喜欢和士开。因此也不愿意让和士开走。

胡太后不愿意让和士开走,除了感情上的不舍,还有另一重打算:北齐的皇位更迭非常频繁,小皇帝继位更加危险。当初高演不就是废掉了小皇帝高殷,才登上了皇位吗?自己的丈夫能登基,也是因为侄子高百年太小,掌握不住权力。

现在丈夫刚走,这几个权臣就想赶走丈夫生前的亲信,这是真想清君侧,还是想减除自己母子的羽翼啊?

所以,当高睿几次申明,必须赶走和士开的时候,胡太后的态度非常奇怪,她不和高睿争论和士开是不是贤臣,而是质疑高睿的动机:“先帝生前你为什么不说,偏偏要等到先帝刚死才来说?”

对于胡太后的态度,高睿等人非常愤怒,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太后和小皇帝都像被和士开迷了心窍一样,非要留着这个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

和士开也巧妙的利用了胡太后和几个大臣之间的隔阂,他故意做出一副忠臣像:“朝中的这几个大臣想驱逐我,是为了减除陛下和太后的羽翼啊!我走不要紧,只是担心太后和陛下的安危。”

胡太后母子本来就担心,这几个权臣会对自己不利。现在听和士开这么说,更觉得那几个大臣不怀好意,想留下和士开和他们抗衡。

于是,胡太后更加坚定要留下和士开,几次通过宦官暗示高睿,希望高睿能够让步。

但是高睿认定和士开是个小人,绝不可能退让。他继续和几个大臣一起劝谏太后和皇帝,希望他们能驱逐和士开。

几番争执之下,和士开明白,高睿他们是不可能退步了,于是他给胡太后出了一个计策:假装动摇,提出让和士开和元文遥一起外任刺史。

元文遥,就是和高睿一起弹劾和士开的重要大臣之一。

胡太后提出条件之后,高睿等人同意了这个要求。太后想交换,那就顺着太后的意思吧?总不能把太后逼的太紧,只要能铲除和士开这个奸臣,啥都好说。

但是,一换一,这肯定不是和士开的真实目的。

胡太后又提出,等到先帝安葬之后,咱们再让他们赴任吧!高睿他们也同意了。

等到高湛安葬,和士开即将赴任的时候,和士开抓住这个时间,带着两个美女和一车珠宝去拜访了娄定远。

娄定远本来和高睿一样,是弹劾和士开,主张让和士开外任的大臣。但是现在太后已经同意让和士开外任,娄定远也放松了警惕。

和士开对娄定远说:“我知道,那些大臣都是想杀了我,唯有您帮我说话,我才能外任逃过一劫。现在我要离开京城了,这点小小的礼物,聊表谢意。”

娄定远看到这么多礼物,本来就很高兴。又听到和士开似乎并不抗拒离京,就更放心了。

娄定远还关心的问:“您还想回京城吗?”

和士开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我在京城难以安心,还是去外任比较好,再也不想回来了。”

看到和士开心灰意冷,娄定远彻底放松了下来。要是和士开自己想要远离权力带来的危险,那比自己这群人日防夜防要安心的多。临走的时候,娄定远亲自把和士开送到门外。

出去后,和士开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现在这一走,就再也不回来了。我能进宫,最后一次拜访圣上和太后吗?”

娄定远已经彻底放下了戒备,自然就同意了。

现在,主张驱逐他的三个重臣,一个正在预备外任,一个被他忽悠的放松了警惕,就剩下一个高睿了!

和士开进宫后,做出一副非常紧迫的样子,他对胡太后和高纬说:“朝中的大臣们似乎要有什么行动。我走之后,必然会发生大变故。”

对于皇帝和太后来说,什么级别的事才能算“大变故”呢?自然是政变。

胡太后立刻想起当年,丈夫和高演联手废黜了小皇帝高殷,然后夺取了皇位。吓得抱着高纬就哭。

胡太后为何这么轻易的就相信了和士开的谎话?主要是北齐的政治风气太差了,大臣杀皇帝、叔叔杀侄子,都跟杀狗似的。他丈夫高湛就曾经废过皇帝,也杀了好几个侄子。

再加上和士开之前把大臣驱逐自己,说成是大臣想减除太后和皇帝的羽翼,胡太后就把和士开当成了抵抗权臣、保卫皇帝的大忠臣。

后来,和士开又建议,他和朝臣那边的元文遥一起外任。一副“我可以离开京城,只要削减了对方的势力,能让皇帝太后安全就好”的样子。他在胡太后和高纬眼里,就更是忠臣了。

现在他说大臣们要政变,太后和高纬就会想:和士开本来都已经愿意外任了,还有什么理由和那些大臣相争?

和士开这么急迫的进宫,那一定是真有危险啊!何况他刚从娄定远府上来,肯定是听到风声了!

就这样,和士开置之死地而后生,利用一场假外任,获取了太后和皇帝的完全信任。又故意在自己即将离京的时候进宫告状,让太后和皇帝相信:大臣们正在筹划政变。

既然大臣要政变,那就是不是大臣与和士开之间的矛盾,而是大臣去皇帝太后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矛盾。

在胡太后和高纬慌张的时候,和士开给他们出主意:“您可以紧急召见赵郡王高睿,出其不意的处死他。其他的人就成不了气候了。”

就这样,高睿被太后召进宫中。高睿一进宫,就被北齐御用杀手刘桃枝给带到了雀离佛院,活活打死了。

由于太后和高纬都以为高睿意图政变,所以也没给高睿追封。这个战功赫赫的宗室,就这么悲惨的死去了。

和士开有一点没说错,高睿确实是这些大臣中的主心骨。高睿一死,其他大臣也没了强硬劝谏太后的资格。

在和士开的唆使下,元文遥按照原来的旨意外任,娄定远也外任做了刺史。其他主张驱逐和士开的大臣,也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惩罚。

通过这场政变,和士开不仅得到了太后和皇帝的信任,还把自己变成了北齐朝堂上说一不二的权臣。

不过,和士开威风了几年后,他的危险也来了。

高湛和胡太后还有一个儿子,高俨。高湛和胡太后都特别宠爱这个小儿子,特意让高俨的衣食待遇,全都和高纬一样。高湛甚至还动过换太子的心思。

后来,和士开为了讨好高湛和高纬,就建议高湛提前退位,让高纬早点继位。这下子,高俨失去了上位的可能,自然恼恨和士开。

高湛死后,和士开通过虚构政变,获得了高纬的信任,专权多年。高俨就更看不惯和士开了。

高俨曾经当众质问和士开:“别人修府邸,很快就能修完,怎么您修了这么久,还没修完呢?”

当时和士开修府邸,修缮的极为奢侈,所以修了很久还没修完。高俨这么说,就是嘲讽和士开奢侈。

高俨和其他宗室不同,他的高纬的同母弟弟,是胡太后的亲儿子,天天都能见皇帝和太后。

和士开最大的优势,就是受皇帝信任。可是高俨的身份特殊,他也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从而威胁自己的地位。

更何况,这个高俨,明显和自己不对付。

为了打压高俨,和士开故意劝谏高纬:“琅琊王(高俨)已经大了,不应该总往后宫跑。”

高纬想起了父亲在世时,曾经想改立高俨做太子,顿时心气不顺,就把高俨调走了,只许他每五天进宫一次。

和士开的行动,激化了他和高俨之间的矛盾,也为他自己召来了杀身之祸。

高俨本来就对和士开不满,调离之后接触了一些大臣,发现大家都对和士开不满,就渐渐的产生了政变杀死和士开的打算。

高俨一伙人写了一封弹劾和士开的奏折,但是他们没指望能说动高纬,而是通过姨夫冯子琮的关系,把这封奏折夹杂在其他奏折里。

高纬懈怠政事,许多奏折看都不看,直接批准。这封奏折夹在其他奏折中间,自然也被这么稀里糊涂的批准了。

就这样,高俨一行人抓捕了和士开,通过这一封皇帝的批文,直接处死了和士开。

就这样,这个通过阿谀奉承上位,又借着虚构政变专权的奸臣和士开,被高俨这个十三岁小孩,用这种戏剧化的方式,给杀死了。

通过阴谋诡计上位,再因为阴谋诡计下场。不得不说,和士开的一生,真是有始有终啊!

0 阅读:5

北国历史爱好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