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城本来是韩国第二大城市,后来成了朝鲜第二大经济区,如今如何

献丑君 2024-05-26 20:54:31

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韩国的损失有多大?当时的韩国建国才两年,失去了大约90%的领土,只剩釜山一座比较大的城市,韩国被迫签署大量卖国条约,美国才在汉城附近的仁川登陆,救下了韩国,局势很快反过来了,朝鲜失去大部分领土,后来又推到汉城以南,缺少补给,又被推到了三八线附近。

韩国多次想收复三八线以南的开城地区,当时开城的经济水平仅次于汉城和平壤,是朝鲜半岛的第三大城市,比釜山经济好。朝鲜不可能将开城还给韩国,拼尽全力要守住开城和附近的3900平方公里土地;韩国无奈去东边,抢38°以北的山区,找补回来,成功抢了超过4300平方公里土地。

朝鲜战争之后,韩国总面积增加了约400平方千米山区,韩国和西·方·国·家满世界宣称自己赢得了战争,新增的面积相当于250个摩纳哥国大,250个摩纳哥国听起来很大,实际上就是我国东部两三个镇的大小,西部的话,很多村也远高于400平方公里。七十多年前的摩纳哥比现在小很多,通过填海造陆,增加了大概四分之一的领土,面积由1.58平方千米增加到了2.08平方公里。

而朝鲜则少了几个山区乡镇,却增加了一个沿海特大城市,开城的人口比东部的山区人口多大约十倍,耕地也更多,开城3900平方公里的税收远高于东部山区4400平方公里,开城的经济实力,在朝鲜仅次于首都平壤。朝鲜失去了几个山区乡镇,却如同得到了一个深圳,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鲜赚的有多大。

可惜的是,以美元计算,开城经济勉强恢复到战前状态后,就几乎停滞不前了,七十多年以来,开城百姓总是被粮票、肉票、蛋票、布票等票据所困扰,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停滞在了四五十年代,虽然朝鲜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是由于粮食困扰,上课时饿得慌,很多人初中没有毕业就去工作了,甚至不少人小学也没有毕业,12岁的孩子劳动量比较少,挣得公份也比较少,能够兑换的粮食也比较少,但勉强可以养活自己,不至于饿得前胸贴后背。如果遇到灾年那么,读书的学生家里可能饿死人,而退学参加工作的家庭则更容易挺过去。

1953年,韩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朝鲜、中国相当,人均GDP都是五六十美元,勉强饿不死人。在欧美的扶持之下,韩国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欧美多次收割韩国,但韩国人均GDP还是涨到了超过三万美元,洗盘子的、种白菜的、种西瓜的、拔萝卜的韩国底层打工人最低时薪是9860韩元,折合人民币52.26元,工作十个小时,不算加班费,可以赚522.58元人民币。租土地种白菜、种西瓜的韩国资本家也喊冤,因为人力成本高,他的西瓜、白菜也并不能赚多少钱。

如今一名韩国人创造的GDP,大概相当于一百名朝鲜人创造的GDP,开城本来比釜山经济高,如今八十个开城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釜山,韩国垫底的世宗市创造的GDP,也远高于朝鲜第二大城市开城开城特级市。

韩国人不介意的话,可以进口欧美的转基因粮食,韩国与中国进口美国粮食、猪肉、牛肉价格是差不多的,不过中国的进口美国大豆、猪肉的关税比较高,还有山东的蔬菜,物美价廉,韩国也可以进口。

3 阅读:840

献丑君

简介:我又来献丑了,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