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地狂建高校引争议:深圳的“豪横”刺痛了谁?

城市把脉 2024-06-22 11:29:56

一种观点认为,那种大刀阔斧、揠苗助长式疯狂新建高校,浪费了相当多的资源和经费。事实上,深圳一些大学的题组连学生都没招收多少,就随便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大型昂贵仪器,项目快到期想法子怎么把钱全部花掉,最后立下各种名目去花钱。

深圳

这花的可都是国家的钱,某种程度上是在不公平地挤压其他高校。明明一些办学水平更好的其他地区的院校更需要资源,却过得捉襟见肘,这很不公平。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家里把资源都给小儿子了,小儿子自己赚钱了大手大脚,别的儿子想娶媳妇都难,这对别人是不是多少有点不公平?钱要花得有效率……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①当年在深圳创办分校,最积极的是黑龙江的哈工大,也就是今天的哈工深。哈工深可不是盖的,这几年的新企业大疆、速腾,都和它有直接关系,可都是技术卷出来的;

深圳

②深圳自负盈亏,从来不找国家要钱。钱要花得有效率本身也是个伪命题,又不是战争年代后线紧吃、前线吃紧这种有战线去证明的明确指代效率,资源是存量衍生出来的,流量自然就大。深圳有钱就去搞教育,不存在一个效率的宏观概念,其他人怎么样我就要怎么样。

大刀阔斧地狂建高校引争议:深圳的“豪横”刺痛了谁?钱的效率是自发的,不是那种老旧僵硬的计划思维能规定的,花了发现错了,那就及时止损,再去投其他项目。

后视镜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对于现实完全没有作用。深圳的钱还能落实花在教育上,有些地方上的钱转一圈,最终落在何处就不太好说了。

深圳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0 阅读:606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