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看了浙江才知道,什么叫“无心插柳柳成荫”

城市把脉 2024-06-23 11:28:49

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河北农村的普通人,忙活一辈子,家里几间瓦房价值20万,镇上一套商品房价值20万,银行存款20万,老年代步车一辆,退休金每月150。

浙江风光

浙江乡下普通人,忙活一辈子,家里一套自建房价值一百万,县城一套商品房价值一百万,银行存款一百万,合资中级车一辆,退休金每月1500。

一样的沿海省份,同样混得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差不多的智力和体力,大家都付出一辈子辛劳,结出来的果实却大相径庭。差别在于政策,改革开放之初的资源倾向哪里,哪里就先人一步,步步领先……

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其实国家发展的重点从来没在浙江,可以看看浙江各种国央企有多少,看看政策什么时候往浙江倾斜过?全是老一辈人一点点闯出来的。

浙江是完全靠自己发展起来的,从建国以来,长期被作为潜在的“作战区域”,国家基本上没有投入建设,以至于尼克松访问省会杭州都要感慨“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

浙江风光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城市破破烂烂,郊区都是茅草屋,完全无法和国内大部分省份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靠乡镇企业,靠辛勤劳动富了起来,从来没有靠国家的转移支付。

为啥同样忙活一辈子,浙江乡下的寻常人家要比河北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农民过得好一些呢?无非就是实现了乡村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可以反哺农业,产业升级,技术红利这些因素。

当然,近年来浙江的政府效能也提升很快。总之,浙江的发展是完全内生而励志的,浙江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举,与政策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浙江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2 阅读:615
评论列表
  • 2024-06-23 12:46

    一个是用心创业,地方支持,一个是用心打点关系人情事故,喂也喂不饱

    用户10xxx25 回复:
    没错!关键是人的思想观念不同!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