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出上联:山山出竹竹成林,纪晓岚触景生情,对出经典下联

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2024-06-19 12:43:32

对联,又称对子、对句、联句、对仗、对偶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由两行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义相对或相辅的文字组成,通常用于装饰、庆祝或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当时民间过年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上书写着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题写联语,代替了神的名字。

据记载,后蜀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新年悬挂春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当时春联盛行的景象。

明代是春联发展的高峰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提倡公卿士庶家门加春联,并亲自观赏取乐,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清代是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乾隆时期的纪晓岚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臣子、学者和文学家,还是一位热衷于创作对联的才子。尽管现代的艺术作品对他的描绘可能有些夸张,但历史的真实记载无疑证实了他的卓越才华。

纪晓岚出生于直隶献县,即现今的河北省,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被誉为神童。15岁时,他跟随著名学者董邦达学习,24岁便考中举人,31岁更进一步,考中进士,从而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成为乾隆朝的重要人物。纪晓岚一生深受汉儒学派的影响,他博览群书,擅长诗歌、骈文以及对联创作,后世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对联故事。

有一次,纪晓岚与一群好友外出踏青,他们游览了名胜古迹,偶然间发现了一片连绵数里的竹林。竹子错落有致,互相映衬,随风摇曳,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就在这时,竹林中传来了清脆的钟声,他们这才注意到在竹海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寺庙。他们前去参拜,受到了寺庙方丈的热情款待。

当方丈得知眼前这位宾客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纪晓岚时,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挑战:“我有一副上联,不知诸位能否一对?”众人听到方丈要与他们对对联,立刻兴趣盎然。他们都知道纪晓岚是当世著名的对联高手,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方丈随即念出了他的上联:“山山出竹竹成林”。方丈的上联看似简单,却隐藏着拆字的巧妙之处,两个“山”字结合成为“出”,展示了文字的魅力。

然而,这却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他们绞尽脑汁,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下联。此时,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纪晓岚。这位才子也一度感到棘手,但他并未放弃。

正当他陷入沉思之际,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美景如画。这突然触动了他的灵感,他脱口而出:“夕夕多霞霞满天”。

这句下联与上联“山山出竹竹成林”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两个“夕”字合成“多”,不仅满足了重字联的要求,而且上下联的意境相得益彰。青竹繁茂的山林和红霞漫天的天空,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博学多才的纪晓岚的下联一出,立刻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赞叹。

2 阅读:28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简介: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