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的儿子个个聪明,诸葛亮儿子却是“草包”?

古城青衣 2024-06-05 16:26:25

一日,曹操从睡梦中醒来。

额头涨起一层冷汗,梦里的场景令他感到震惊。

三匹马,在并排站在马槽前用用食。

“槽”寓意着“曹”,“马”寓意着什么?

司马懿,突然进入他的脑海。

此人有鹰视狼顾之相,素有大志,难道是他要取代曹家?

因此,曹操在临死前,三番五次叮嘱曹丕。

一定要提防司马懿。

司马懿就此被钉上了“反派”的标签。

若不是因为他老辣隐忍,恐怕早就成了刀下之鬼。

诸葛亮玉司马懿不同,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刘备亲口说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后来白帝城托孤更是说道:“若其不才,汝可取而代之。”

成长环境

以上是两人的老板,对待他们的态度。

前者是处处提防,后者是亲密无间。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诸葛亮面对刘备的信任。

除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似乎别无他的选择。

司马懿不同于诸葛亮。

不过是一份工作,立功不见封赏,反而被惩罚。

反观那些亲贵们,不见尺寸之功,却位居高位。

任是谁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都会产生不平之感。

两种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孩子两种不同的性格。

诸葛瞻的父亲,是蜀汉实际的掌权者。

刘禅对他言听计从,尊其为相父。

也就是说,诸葛瞻可以和皇帝称兄道弟。

在那样的环境里,试问谁敢算计诸葛瞻,人家的父亲在前线为国家忙碌。

你们在身后算计人家儿子,傻子才会这么作吧。

有人会说,诸葛瞻的父母,都是学霸级别的人物。

其母黄月英,更是当时少有的聪慧女子。

为何他,就没能继承父母的智商呢?

按照生物学的理论解释,细胞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诸葛瞻很不幸,恐怕继承了隐性基因。

同时,父亲由于常年在外,根本没有时间悉心教导他。

从其为儿子写的《诫子书》就可以看出,一封家书写的那么短,可见他是真的忙。

其次,诸葛亮为了避嫌,故意不将儿子带在身边教育。

这一点司马懿做得非常好,举贤不避亲,经常带儿子到前线征战。

诸葛瞻能在绵竹做到一个“忠”字,就是父亲教导的结果。

其实,诸葛瞻又何曾不想立下不世战功。

父亲英明远播。

自己即使不能与之齐平,也总要作出一点点的功绩吧!

蜀汉太弱,弱到根本无法为他提供这样的机会。

除却做到一个“忠”,他别无其他选择。

司马师和司马昭则不同。

诸葛亮在摆“空城计”时,司马懿未尝不知。

即使不知,派一支精兵作出试探的胆量还是有的。

可他,偏偏选择了临阵退缩。

目的非常简单,飞鸟尽,良弓藏。

一旦蜀汉的威胁消除,司马懿功高盖主,也就到了被处决的时刻。

他这一去,司马家估计离灭门就不远啦!

他当然不敢冒险,曹操也好,曹丕也罢,不值得他作出这样的牺牲。

话语权在谁手中

他的儿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自然从小就学得一身本领。

之后,高平陵事变爆发,司马家彻底控制住朝堂。

手中有了权力,做事情便没有了掣肘。

尤其是他们家这种不顾忌的世俗规矩的做法,与诸葛家的“忠”相比,更是少了许多累赘。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想杀掉曹髦,众人都知道他的心。

曹髦也知道,但碍于面子。

他不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弑主的恶名,只能拖着。

曹髦此人极具骨气,不愿做傀儡窝窝囊囊地活着。

干脆带领宫中太监,冲向司马府邸。

结果被司马昭的忠心手,下成济结果了性命,野心昭彰。

但毕竟,权力掌握在人家手中。

有一句说得好,历史往往是胜利者书写。

后来司马炎,成为了皇帝。

要怎么编自家的历史,自然是自己说了算。

若不是陈寿此人,还保持着史官的操守,怕是连诸葛亮的名声都会臭上几分。

毕竟此人,乃杀父仇人。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司马家的名声愈来愈好。

就像曹家,刘家和孙家。

为什么曹操去世后,人家的儿子还比较能干。

刘禅,孙皓一个个都留下了恶名呢?

隋炀帝,修建了开通南北的大运河。

初唐的皮日休说: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能和三皇五帝之一的大禹,相提并论。

可是在唐朝编写的《隋史》里杨广不堪一击。

甚至还给了人家一个“炀”的恶谥。

可见话语权本身,也是相当的重要。

如果诸葛家,同样具备话语权,诸葛瞻会被塑造成一个忠孝双全的人物。

比如关羽,并没有因为投降曹操、败走麦城而被后人诟病。

教育成败

抛开以上因素,单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教育更胜一筹?

单纯从为人父母的角度出发,你乐意孩子和诸葛瞻这样的孩子交朋友?

还有和司马昭那样的孩子交朋友?

毋庸置疑,大多数会选择前者。

司马昭太阴险,和他交朋友的风险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被卖掉。

诸葛瞻不同,他心思单纯,品性高尚。

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和投降。

按照实用主义的原则来评判,最多就是不懂变通。

可古往今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源远流长。

南宋末年,十万军民在崖山跟随陆秀夫跳海,震惊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铁,骑驰骋亚欧大陆。

从未见过这样的民族。

人生中,有些东西,就是比生命本身更为重要。

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追求他们,拥有他们。

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而不是始终在王侯将相的圈子打转,为了更上一层楼而不择手段,连良知都可以出卖。

如果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司马家精神。

中华民族,就不会成为世界民族林中唯一一个没有断绝传承的国度,我们也不会因为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骄傲。

0 阅读:397
评论列表
  • 2024-06-05 18:15

    诸葛亮的儿子是大将好像是诸葛锦。为保蜀国不灭亡。挡邓艾大军于绵竹城外。终因寡不敌众为国捐躯[作揖][作揖]

  • 2024-06-19 15:46

    司马懿的儿子们都是实践派,从小跟随司马懿上战场。诸葛亮的儿子都是理论派,一直带在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