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正史推断:他才是“最适合”守荆州的人,比关羽稳,比张飞勇

古城青衣 2024-05-24 18:24:05

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

刘备便以他过人的智慧与仁德,迅速在荆州培育势力。

庞统、徐庶、诸葛亮,相继汇聚麾下。

为刘备的事业,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使得他的版图与影响力日益扩大,仿佛春天里破土而出的嫩芽,生机勃勃,充满了无限可能。

然而,在这欣欣向荣背后,却藏着一处不易察觉的瑕疵。

刘备在用人上的一个决定,如同在织锦上不慎落下的一个墨点。

虽然微小,却影响深远。

他将重要的荆州,交给了关羽镇守。

这一步棋,成为了他人生棋局中的一记败笔。

谦受益,满招损

关羽,这位手持青龙偃月刀,义薄云天的英雄。

他的武勇无人能敌,他的忠诚令人钦佩。

然而,正如太阳也有黑子,关羽的狂傲,如同他性格中的一道暗影。

随着吕布的陨落。

这道暗影逐渐扩散,遮蔽了他审时度势的理智。

关羽的傲骨,让他在面对盟友时少了些圆融,多了份强硬。

在处理外交关系时显得格格不入,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在荆州的日子里,关羽的威望与日俱增,但他的骄傲也随之一路高涨。

他忘记了“谦受益,满招损”的古训。

对四周的危险,视而不见。

最终导致了与东吴关系的破裂,失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

也为蜀汉的未来,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兵家必争之地

风云际会的时代。

荆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刘备帐下猛将如云,然而谁堪当镇守荆州之重任,却成了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黄忠,老当益壮,箭无虚发。

但年岁已高,且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难以独立支撑起荆州这方重地的安危。

赵云,一身是胆,计谋也不逊色。

可他的战略眼光,似乎更适合成为刘备的贴身护卫,而非独当一面的帅才。

至于张飞,一声怒吼曾喝断当阳桥。

其勇猛,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张飞的性格,却像是一把双刃剑。

他的暴躁与缺乏恩信,成了他最大的软肋。

刘备曾忧心忡忡地告诫他,过度的严厉与暴虐。

甚至鞭打身边的勇士,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这样的性格,显然不适合需要细致手腕与人心管理的荆州防务。

于是,环顾五虎上将。

似乎只有锦马超,能够担此大任。

英勇、谋略、兵力

在刘备麾下,马超这位曾经威震西凉的英雄。

他的加入,无疑为蜀汉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但若论及他是否能守住荆州,还需从多个维度细细考量。

马超,作为五虎上将之一。

其英勇与谋略自然不在话下。

但孤木难成林,能否固守荆州,还需看其麾下的力量配置。

马超身边,最引人注目的副将便是庞德。

庞德,一位勇猛无双的战士,曾在与年迈关羽的激战中,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这份实力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庞德的存在,无疑为马超的队伍,增添了硬核的战斗力。

如同一把锋利的剑,随时准备在战场上斩断敌人的锋芒。

然而,仅凭马超与庞德的勇武,尚不足以确保荆州的安宁。

兵力的数量与质量,同样至关重要。

马超投奔刘备时,虽然原有的八健将已不复存在。

但他凭借个人魅力和过往的威望。

重新召集了1500名失散的旧部。

加上原有的随行军士,手中约有3000人的兵力。

这在乱世之中,虽不算庞大,却也不可小觑。

尤其是在马超与庞德的带领下,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容忽视。

历史中,刘备与马超的关系,以及对荆州的布局,充满了遗憾与假设。

如果刘备能够更加信任,并充分利用马超的才华。

历史或许会不一样。

刘备出于种种考虑,决定架空马超,将其麾下兵力尽数收编。

这一决策,虽加强了刘备对军队的直接掌控。

却无形中削弱了马超的影响力,也错失了利用其独特优势的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刘备能放手一搏,让马超在入蜀之后镇守荆州。

那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马超,这位曾经驰骋西凉的猛将,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展现他的军事才能。

他遵循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

不仅能够稳定荆州局势。

还能有效抵御外敌,使蜀汉的南方门户固若金汤。

对马超而言,这份重任,不仅能激发他内心的荣誉感与归属感,更能让他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摆脱因不受重用而生的郁郁寡欢。

战场上的马超,如龙归大海,鹰击长空。

定能让敌军闻风丧胆。

而关羽,这位万人敌。

若非因荆州之失而陨落,他与张飞这对兄弟,将大大增强蜀汉的军事实力。

也许历史的走向会因此而改变,北伐的胜算也会大大增加。

当然,要想在复杂的荆州局势中,稳住脚跟。

光有勇武和一定的兵力还不够。

还需要有智谋的辅佐。

遗憾的是,史料中,并未详细记载马超在投奔刘备后,是否有杰出的谋士加入。

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就如同航海中的指南针。

没有它,即便是再勇猛的舰队,也可能在风暴中迷失方向。

因此,再配上谋士,马超确有守住荆州的潜力。

他本人的英勇,庞德的武力,以及3000人的忠诚部队,都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不甘屈居人下

但马超,其实也有一定的野心和不安分。

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将,马超以其勇猛闻名。

但其生涯也充满了变故与争议。

他最初与父亲马腾,在西北地区拥兵自重,后来因与曹操的冲突而起兵反抗。

导致其家族成员在曹操手中遭遇不幸,包括其父马腾被杀。

这一举动,体现了他的野心和对权力的追求。

同时也反映了不甘屈居人下的性格。

之后,马超辗转投靠多主,先是从曹操手中败退后投奔张鲁。

再从张鲁处转而投向刘备。

这种频繁易主的行为,在古代往往被视为缺乏忠诚或稳定性不够。

即所谓的“反复无常”。

特别是在他背叛张鲁,转投刘备的事件上,可以看出马超在乱世中为了生存和实现个人抱负不惜改变立场。

加入刘备后,由于其过去的记录和潜在的不稳定性。

刘备和诸葛亮对马超的使用相对谨慎,更多是给予荣誉头衔,而非实质性的军事指挥权。

历史无法重来。

刘备的决策,虽有其复杂的政治考量,却也让后人惋惜不已。

如果能有那么一个平行时空,马超镇守荆州,关羽、张飞并肩作战。

蜀汉的未来,也许会更加耀眼。

但也许,会掀起另一番血雨腥风。

1 阅读:104
评论列表
  • 2024-05-26 10:53

    守荆州最合适的人是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