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孙悟空,如来“代价”,可一点不小,你看他回灵山都说了啥?

古城青衣 2024-05-24 18:24:18

在《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中。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之所以引人入胜。

不仅仅因为,它构建了一个瑰丽的神话世界。

更在于它细腻地刻画了,孙悟空的反叛精神与天庭应对的无力,以及如来佛祖介入的微妙转折。

孙悟空,这只从花果山水帘洞走出的石猴。

凭借着从菩提老祖那里,学来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闯入天宫,挑战天庭的权威。

他的每一次挥舞金箍棒。

不仅是展示力量,更是对自由的渴望。

在蟠桃盛会的喧嚣中,他大口吞咽仙桃,畅饮琼浆,戏弄天庭诸神。

天庭,那是一个辉煌璀璨的仙境。

金碧辉煌的宫殿,仙云缭绕,仙乐飘飘,似乎无所不能。

然而,面对孙悟空的挑衅,天庭动员了所有的力量。

托塔李天王率十万天兵,哪吒三太子、四大天王等众多高手轮番上阵,却无一能将这泼猴制伏。

每一个与孙悟空交锋的场景,都让人不禁为天庭捏一把汗。

关键时刻,如来佛祖的出现,平息了这场风波。

佛祖没有直接使用暴力,而是与孙悟空进行了一场智慧的较量。

他以一个简单的赌约。

“轻描淡写”地,将孙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

这个过程看似轻松,但背后佛祖的“代价”,可一点不小。

盛况空前的“安天大会”

在孙悟空,被镇压于五行山下的那一刻。

天空仿佛凝固了时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如来佛祖,这位佛法无边的智者,非但没有在胜利的光环下停留。

反而急匆匆地呼唤着身边的弟子阿傩、迦叶,准备返回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

这一举动,可不正常。

灭妖猴,功高盖世。

为何不先向玉帝复命,便急于归去?

天蓬元帅和天佑星君,两位天庭的重臣,几乎在同一刻察觉到了这股不寻常的气息。

他们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急切。

随即快步上前,询问如来佛祖。

之后,玉帝为了庆祝这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特地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安天大会”。

天庭的大佬们,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尊贵之躯。

纷纷走出深闺,排着队,带着各自的珍稀宝物,向佛祖表达敬意。

只见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这些道教三清,手捧着光芒四射的明珠,异彩纷呈的宝玉。

还有那些人间难得一见的奇花异果。

逐一上前,献上自己的心意。

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今日的胜利,离不开这位来自西天的佛祖。

王母娘娘,这位掌管着瑶池仙境的女神,更是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的至宝——大株蟠桃数颗。

这些蟠桃,不仅色泽诱人,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

按照蟠桃园土地的描述,食用大株蟠桃之人。

可得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寿星也不甘落后,他带来的紫芝瑶草,是天地间极为罕见的仙药。

对于疗伤增寿,提升修为有着不可思议的功效。

每一片紫芝,每一株瑶草。

都是大自然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天地灵气。

面对这一切,如来佛祖没有丝毫的谦辞,他坦然接受了所有的礼物。

这一行为,或许在外人看来显得不够谦逊。

但实际上,这是对众神心意的尊重。

在那场震撼天地的大战之后,如来佛祖虽然成功降服了孙悟空。

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受到了难以言喻的伤害。

灵山的异常

带着疲惫与伤痕,如来佛祖回到了灵山。

而那里的景象,却与他离开时的吩咐截然不同。

在他启程前往天庭之前,如来佛祖特地下令给灵山的众神佛。

要他们稳坐法堂,坚守各自的禅位,维护灵山的宁静与秩序。

然而,当他归来时情形大不一样。

“但见那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异宝仙花,摆列在灵山仙境,娑罗双林之下接迎。”

众佛,阿罗,金刚,菩萨。

这些平日里修为无尽,心静如水的大仙,竟然一个个违规跑过来。

显然是意识到了如来的异样,究竟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如来说了一句:

“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

天空中似乎弥漫着一种预兆,众神佛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一种难以名状的震动。

他们低下头,双手合十,虔诚地礼拜。

仿佛能预见,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

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如来佛祖的周围,突然绽放出四十二道洁白如练的虹光。

这些光束横贯南北,将天空连接成一片光的海洋。

这每一道光芒,都预示着某种超脱与转化。

很可能,如来的肉身被毁掉了。

在普通人眼中,这或许意味着死亡。

但在佛教的哲学中,这却是生命轮回中的一环,是精神层面的升华。

肉身的破灭,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只要灵魂还在,肉身可以重塑。

尽管如此,这场转变对于如来佛祖而言,绝非无痛无痒。

他的元气大受影响,多年的苦修与修为,似乎随着肉身的消亡。

有部分随之而去,是一场漫长修行中的倒退。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