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年内军衔晋升3次,职务比军衔提拔还快,40岁成正军职心有不安

从阳化石 2024-06-20 06:03:53

看过电视剧《绝密543》的观众,或许发现一个细节,男一号肖占武每指挥一次作战,击中敌机,肩膀上都会增加一个星,从最开始的少校短短几年就成为大校。

这样的故事情景在五六十年代真真实实发生过,不仅仅在空军,还有海军。

我们知道战争年代军人立功、提拔的依据就是歼敌多少,是否能完成作战任务等。在和平时期,依旧如此。

五六十年代,海战时有发生,对战最多的是与国民党海军。这期间也涌现出一些海战英雄,如张逸民。

张逸民是解放战争之初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后在6纵16师工作,一路从东北打到海南岛。解放后,他被抽调到青岛快艇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快艇艇长,一开始隶属于北海舰队,后转入东海舰队。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国民党还控制着一些浙东岛屿,以及不断袭扰华东沿海地区,为加强海防力量。

1955年1月,张逸民所在快艇大队接到作战任务,他指挥快艇发射鱼雷击中“洞庭”号。这不仅是他转入海军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快艇大队到华东第一个大胜仗。当返港部队进入定海内港后,海堤上站满欢迎的人群,欢迎子弟兵凯旋归来。

此后,他所在的快艇荣立集体一等功,个人荣立二等功。以战斗功臣的身份,参加1955年的国庆观礼。这一年他被授予中尉。

从军衔上来说,并不算很高,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连级职务。

1956年5月,他所在的快艇5支队扩编到5个大队,各大队主要领导均已重新调整任命,到8月份,他被任命为1大队参谋长,晋升为上尉军衔。

很多人对这些单位级别不清楚,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快艇支队属于师级单位,下辖大队、中队、小队,大队属于团级单位,中队属于营级单位,小队属于连级单位。他直接从连职提拔为团职。

1958年,他两次参加金门海战,他虽然担任大队参谋长,但实际上指挥战斗。当时大队长前往厦门开设的陆上指挥所去了,上级让他抓大队的全面备战工作。8.23海战一举击中“台生”号坦克登陆舰,重伤“中海”号坦克登陆舰。在9.1海战时,打得不够理想,他所在的快艇击沉,但艇上的人员没有伤亡。

对于金门第二次海战打得不够理想,两次金门海战成功与失败并存,官兵没有丧气,反而增强信心,让在日后崇武以东海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这一年底,他因为战功与指挥有方,晋升为大尉,提拔为大队长,成为正团职。这也让他有了更大平台施展才智。

按说正团职一般对应的军衔是中校,甚至是上校。很显然大尉军衔与他的职务有些不匹配。1962年之前,他第三次晋升,被授予少校。

在短短的几年里,他连续三次晋升军衔,职务也不断提拔,在全军中并不多见,因为军衔晋升也是与要求的,但耀眼的战绩使得他晋升速度快于其他人。

1962年以后,他的军衔就不动了,原因很简单。1963年他被抽调到海军学院学习2年。1965年在崇武以东海战打一个大胜仗,指挥击沉一艘军舰,按说应该在晋升军衔,但这一年军衔制度取消,因此他担任支队副参谋长。

崇武以东海战后,他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职务就开始不断提拔,可以说一年提升一级。支队副参谋长与大队长来说算是平级,但说起来一个是支队领导,一个是大队领导。

1966年6月,提拔他为快艇6支队副政委,从军事改为政工,这是对他职业的一个调整。1967年,被任命为支队政委,成为正师职。1968年,上级调他到舟山基地担任政委,他反而有些顾虑,心有不安。才39岁、40岁就成为正军职,很多老红军、老八路军都还是副军职、师职。自己一下子成为不少老领导的上级,顾虑很大。

因此要求先干一段时间副政委,不合适再说。当了几个月,1969年10月就被任命基地政委。

他从团到军一步步提拔,很多干部的提拔速度可没这么快,可能在团职、师职担任很多年才晋升。他仅仅用三年多就成为正军职。不过,1971年以后,他就离开了。

0 阅读:1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