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高产种植技术讲座(五)春甘蓝

淇泉老翁农业 2024-06-01 20:56:37

北方春甘蓝栽培是在秋末或冬春保护地育苗,次年春定植,初夏采收。南方是在秋末或冬初在露地育苗,当年冬定植,初夏采收。

一品种选择

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春甘蓝从播种到收获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期内,低温占主要时期,植株很容易接受低温影响通过春化阶段,造成未熟抽臺。因此,要选择冬性强、具有早熟丰产特性的品种或杂种一代,凡秋末冬初播种的,要选鸡心种、牛心种等尖头类型,或黄苗。贯州大平头等平头类型。如若选用圆头类型,如京早熟。丹京早熟,小白口等,应推到次年早春播种。

二、播种育苗

我国南方春甘蓝多在秋播冬栽,第二年春收获。华北地区可秋播春栽,幼苗在保护下越冬。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冬季严寒地区,都进是行春育苗。由于春甘蓝秧苗遇长期低温,定植后抽苔率高,影响产量和品质,除选用各和品种或杂种一代外,还应注意安排适宜播种期。适宜的播期是控制春甘蓝未熟抽苔的有效措施。一般说来,播种越早,越冬植株生长越大,发育越早,抽苔率也越高。反之,播种越晚。越冬植株越小,发育越晚,抽苔也越低。适宜的播期应是既能使幼苗在越冬时长到相当大小,提早成熟,又要使幼苗不超过其通过春化的生理年龄。总之,春甘蓝育苗方式,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育苗方式、品种冬性的强弱来确定。一般秋播期在10~11月育苗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

甘蓝育苗用撒播法,每亩用种25~50克,需播种床面积3~5平方米。据种前种子用20度左右温水浸种2~3小时,浸种后进行催芽。催芽适温为20~25度,当胚根突破种皮(露白)后即可播种。播后注意苗床保温,北方严寒季节播种后加盖薄膜,以利出苗,苗出齐后要及时放风降温。

幼苗管理的目标是培育壮苗,即培育未通过春化阶段具有6~8片叶的较大幼苗。壮苗标准是:茎粗壮,下胚轴和节间短,色泽深,根群发达,定植后缓苗和恢复生长快,提早结球,并对不良环境和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凡冬前播种的春甘蓝,应采取先控后促的管理措施,在幼苗越冬前要严格控制生长量,以免越冬幼苗过大而发生未熟抽苔现象。为此,应适当控制苗期施肥、灌水及床温,越冬时注意防寒保温,冬暖时特别要注意控温(白天10~15度,夜间0度左右),待次年春气温转暖时要及时移栽,提高床温(15~20度),并适当追肥和浇水,以促进幼苗生长,避免或延迟未熟抽苔。这就是所谓“先控后促”的管理措施。南方栽培的春甘蓝,因为冬至前定植露地,为了防幼苗徒长,定植前应该移植一次,以防止定植时苗子过大,把越冬生长的幼苗控制在感受春化的生理苗龄之下。

凡春播育苗的春甘蓝,因育苗期短,需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15~20度,夜间6度左右)和较好的肥水条件,以促进幼苗生长。苗期根据生长情况进行1~2次移植。

不管何时播种的春甘蓝幼苗,定植前必须进行降低温度,在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温度,以适应露地的环境条件。

三、定植

结球甘蓝的根系在地温5度以上就能开始活动,而地上部却要在气温10℃左右开始生长,因此适当提早定植,利于根系生长。但定植过早,外界气温尚低,缓苗期长,植株在较长低温条件下,容易通过春化阶段而抽苔,晚定植可减少“未熟抽苔”,但叶球成熟延迟,影响早熟高产,故以日平均气温6℃以上时为定植适期,华北地区大约在3月中下旬。定植时应选择无风晴朗的温暖天气,预计2~3天内无寒潮侵袭时进行。南方大部分地区冬至以后进入寒冷时期,定植工作宜在冬至前完成,以使幼苗定植后来得及发新根,以利抗冻。定植过早,年内生长量过大,可能发生“未熟抽苔”。定植过迟,幼苗根系尚未恢复,寒冷来临,可能因冷害造成缺苗。定植时应尽量保持土坨完整,减少根损伤。每亩定植密度早熟品种4000株左右,中热品种2500~3000株。

春甘蓝定植初期,外界气温尚低,还会出现晚霜冻害,幼苗还有发紫现象,这是一种花青素物质积累的结果。早春的低温,定植伤根,根吸收能力下降,因而引起了磷素营养缺乏及碳水化合物运转受阻,导致花青素果积,里现呈现紫色苗。紫苗现可持续15~-20天,紫苗转绿则标志苗已缓好,栽培中应采取措施尽量缩短紫苗时间。

四、田间管理

定植后应及时浇水,以减缓早春气温低或晚霜造成的冻害。同时,在定植田块:施基肥的基础上,随植水每亩施尿素15斤,以提高幼苗抗寒力,加速缓苗。之后,除再浇一次缓苗水外,一般不多浇水,须进行多中耕。缓苗后即进入莲座期,这时根系已完全恢复生长,吸收能力增强,同化面积迅速扩大,心叶分化速度加快,应适当浇水和追肥。为使莲座叶壮而不过旺,促进球叶分化,莲座后期应浇一大水而后中耕蹲苗10~15天。当植株茁壮生长,种片蜡粉明显变厚,心叶开始抱合时,应结束蹲苗,进行浇水随水冲施尿素20斤,促进结球。

结球期是春甘蓝增重最快时期,生长量约占整个营养生长阶段的70-~80%,也是需要肥水最大的时期,早熟品种结球期应结合浇水追肥1~2次,中晚熟品种应追肥2~3次,每次道施尿素或复合肥20斤左右。

0 阅读:9

淇泉老翁农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