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长征路上的一袋干粮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6-27 01:25:37

1935年七八月间,我们这一支红军队伍,到达了藏族同胞聚居的毛儿盖。再往前走,就是荒无人烟的草地了。

为了做好过草地的准备工作,上级决定在这儿休息几天,筹备粮食。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高兴,因为几个月来,我们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已经感到十分疲劳了。

藏族同胞由于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不了解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我们还没有到达毛儿盖的时候,就已经全部跑光了。

我们看到藏族同胞都不在家,大家都没有住民房,也没有动藏族老乡的东西。我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被单撑起来当帐篷,在树底下或房檐下露宿。

我们没有吃的东西,就到山上挖野菜、采蘑菇充饥。有一天,我们在山上,忽然发现了三十五头牛。我们估计是藏胞放牧的牛,就把它们全部都牵了回来,天天派人轮班割草喂养。

三天过去了,还是不见一个藏胞回来。同志们有些急了,因为藏胞不回来,我们就无法完成筹粮任务。

这时正是秋收季节,地里一片片都是成熟的麦子、苞米,可是不知道哪些是地主和土豪的,哪些是群众的,因此不好随便收割。

有些同志等得不耐烦了,想到地里去收粮食。李营长和张教导员虽然比我们更急,但还是耐心地向我们解释党的民族政策,要我们严格地遵守群众纪律。

一天傍晚,哨兵送来了一个藏族青年。他看到我们一声也不吭。他的脸色阴沉、眉头紧皱着,似乎是又害怕又着急的样子。

李营长和蔼地告诉他,我们是北上抗日的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用不着害怕。不知他是听不懂还是不相信营长的话,只是不住地摇头叹气。

张教导员指指田里的庄稼,又带他到灶边掀开锅盖,指指锅里的野菜,意思是告诉他:我们红军没有动用他们的粮食。但他仍露出怀疑的神色。只听他用不熟练的汉语说:“牛?牛?”

李营长和张教导员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亲热地拉他到喂牛的地方。他一见三十五头牛,全都被喂得饱饱的,一头不少,高兴得手舞足蹈。

接着,这个藏族青年什么话也未说,立刻箭也似的跑出了村子。

许多躲在山上的藏胞,听到那个青年带回去的消息,知道红军是纪律严明的部队,就解除了顾虑,连夜从山上赶回家里。

第二天,毛儿盖热闹起来了。在金碧辉煌的大喇嘛寺前,集合了许多穿着各色鲜艳服装的藏胞。他们成群结队地端着糌粑,前来慰问红军。

经过调查,营部决定一部分部队就地征用地主和土豪的粮食。我们这个连被分配到泸河对岸去筹粮。

从毛儿盖到泸河对岸有六七十里,藏胞听说我们要去那边筹粮,都主动要求为我们做向导。

我们连夜赶到泸河边上,正准备渡河,忽然对面传来了“砰砰砰”的一阵枪声。原来藏民们受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企图阻止红军过河。

如果红军硬要强渡,双方就会有伤亡。因此,指导员决定请向导向对岸的藏民解释党的政策。但是,河宽风大,喊了半天也不见效。

后来,向导说上游有个渡河点,可以从那边转过去。连长、指导员研究后,决定由指导员带一半人和一个向导从上游渡河点悄悄渡过去,连长带另一半人和一个向导留在原地,以吸引住对岸的藏胞。同时,双方还约定了联络的信号。

我们留在原地的人都隐藏在苞米地里,从太阳升起一直等到太阳偏西,一整天没有吃任何东西,大家都感到肚子饿了。但我们都牢牢记住上级的指示,谁也没有动藏族老乡的苞米。

傍晚,排长赵常胜同志见大家实在饿得难以支撑了,才请示连长决定摘些苞米叶子和辣椒叶子,煮一煮充饥。

一位老大娘看到我们煮“饭”的烟火,担心我们吃了她的苞米,拄着拐杖到苞米地里来探望。

她看到田里的苞米一个也没有少,被我们遵守纪律的精神感动了,立刻跑回家端来了一盆煮熟的苞米粒,请我们吃。我们不肯吃,她就一定要我们收下。最后,连长叫司务长收下,并给了她三块白洋。

入夜,对岸的枪声逐渐沉寂下来。忽然,“砰砰砰”响起了三响手枪声。我们知道,这是指导员和我们联系的信号,说明他们与河对岸的藏胞已经联系上了。

我们过河以后,在藏胞的帮助下,立即上地主、土豪的地里去收割庄稼。这样,筹粮的任务总算完成了。

我们在毛儿盖虽然筹到了一些粮食,可是由于部队人多粮食少,结果每个人也只能分到三四斤粮食。

大家分到了粮食,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不仅是粮食,还是宝贵的生命,如果缺少了它,要想活着走出草地是很困难的。

大家都把这三四斤粮食当作宝贝似的。每个人缝了一个小布袋,把粮食装在里面。有的人还在小布袋上绣上了自己的姓名。大家走路带着它,睡觉枕着它,一刻也不离身。

一天早晨,红军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始行军。我们带着这仅有的一小袋干粮,踏上了茫无边际的草地。

草地的情景,真使人心寒!举目一看是茫茫无边的草原,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森的浓雾,草底下河沟交错,积水泛滥,黑色的水散发着腐臭的气息。人和牲畜,偶一不慎,就会陷入泥潭爬不出来。

越往草地中心走,困难越大。特别是天气变化很快,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是漫天大雪,一会儿又是冰雹骤下。这时,我们分辨不清东西南北,只好沿着前面的脚印,艰难地一步步走着。

晚上,气温骤降,人被冻得十分难受。我们找到了一个小山坡,大家挤在一起取暖。风雨一来,衣服尽湿,地面上都是积水,大家只好在风雨中站着。

风雨、泥泞、寒冷、饥饿折磨着同志们,大家衰弱得两腿瘫软。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一天,我们正在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皮包骨头的孩子。那妇女怀里的孩子大声哭着

我们从他们身边走过,心里非常难过。同志们都在这里停了一下,有的抓出一把炒麦递上去,有的摸摸干瘪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

部队继续前进,忽然大家发现行列里少了一个同志——我终生难忘的好战友谢益先同志。

当大家都在惦记谢益先同志的时候,他气喘喘地从后边赶上来了。大家问他上哪儿去了,他说去看那两个孩子了。

谢益先同志告诉大家:那个妇女是川陕苏区的,亲人都被国民党杀了,她带了孩子和一些老乡在红军的掩护下,逃出了虎口。现在她们断了粮,大人能挨,小孩怎么受得了?

从这以后,谢益先同志有了变化: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帮大家打水、拾柴、烧水;现在呢,他放下背包,就一个人走开了,等大家吃完东西才露面。

谢益先同志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的。到了没有野菜的地方,他就背着同志们,喝上几口凉水充饥。

起先,大家以为谢益先同志把粮食吃光了,次数多了,秘密也就暴露了。饥饿使同志们的感情更深了。每逢吃饭的时候,班长再也不准谢益先同志离开,大家总是抢着你一瓢、我一勺地匀给他吃。

班长亲切地对他说:“千万不能把身体拖垮,过草地,还有想象不到的困难!”谢益先同志听了,笑笑说:“不要紧,我是贫苦农民的儿子,我吃苦吃惯了。”

原来,谢益先同志和所有的红军战士一样,受尽剥削、受够痛苦。国民党反动派烧了他家房子,杀死了他的母亲。血海深仇使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参军不久,就被同志们评为全连的好战士。

过了几天,谢益先同志的身体更虚弱了,大家常常看到他走在路上,两条腿直打晃。

谢益先同志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可是他对工作丝毫没有松懈:战斗打响时,每次传递信件都少不了他。

谢益先同志终于支撑不住了。他走一步喘一下,走几步就要躺一下。领导见他跟不上队,就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边走。

一天,在路旁休息的时候,谢益先同志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但他还在想念那两个孩子。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在团部看到了那个妇女和两个小孩时,谢益先瘦削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没说几句话,就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艰苦的岁月,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可贵的生命啊!大家流着泪掩埋了谢益先同志的尸体,举手宣誓:谢益先同志安息吧!我们活着的人,一定要通过草地,将斗争坚持到底!

我们走出草地的那天,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当她一下子认出我们时,笑着问我们谢同志在哪里。

“谢同志那天送干粮给我时,再三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要不是粮袋上绣着一个‘谢’字,我连他姓什么还不知道呢!”这个妇女一面说着,一面拿出了粮袋。

她接着说:“那天红军大队走过去了,谢同志站在我跟前问长问短。后来,他把自己的粮袋给了我,我坚决不要,但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们见到这位活下来的母亲和两个小孩,不禁又想到被饥饿夺去生命的谢益先同志。他把生死攸关的粮食送给了这个妇女和她的孩子,这种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使我们万分感动。我们都忍不住落下泪来。那个妇女看到我们哭了,不安地问:“出了什么事?”当她知道谢益先同志已在草地牺牲了,她眼圈红了,泪水顺着干瘦的面颊流了下来。

她弯下腰一字一顿地对着两个孩子说:“孩子,要记住!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草地的。”说完,她紧紧地搂抱着两个孩子,眼泪扑簌扑簌地落在孩子们的脸上。

红军万里长征,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但谢益先同志的光辉形象、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1 阅读:2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