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有仙气的六首诗,日月山川,行云流水,尽显大唐磅礴之气!

墨尘染公子 2024-05-21 08:03:43
前言

他是大唐第一诗人,生于西域碎叶城,是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世孙。

他一生最爱饮酒作诗,是唯一一位把“饮酒”和“作诗”做到极致的人,在酒界,他是“酒中八仙”之一,在文坛,他被誉为“诗仙”。

他就是李白。

李白的诗,要属乐府和歌行,绝句成就最高,已经达到了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仙人之境。

在唐代诗人中,王维,孟浩然擅长五绝,王昌龄擅长七绝,而李白是唯一一位把五绝和七绝写到极境的人。

李白的山水诗,飘着浪漫的味道,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李白的感情诗,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震撼力。

李白一生留存诗词1000多首,其中六首,写得飘逸若仙,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妙不可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笔者观点】

727年,李白客居安陆,在此期间认识了孟浩然,与孟浩然相谈甚欢,成了好朋友。

3年后,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特定写信相邀江夏,举办一场离别宴,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离别诗,没有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的悲伤,也没有王维《山中送别》“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期盼,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愉快的分别。

诗人说“故人西辞黄鹤楼”,这里“故人”指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誉,李白很佩服他,彼此感情很好,因此称孟浩然为“故人”。

那么故人要去哪里呢?

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花”用来修饰三月,指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也指艳丽的春景。“扬州”是古代中国的“九州”之一,位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

在这个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的春天,孟浩然准备“下”扬州了,这里的“下”指顺流而下。

孟浩然登上了小船,只见“孤帆远影碧空尽”,这里的“碧空尽”指消失在蓝蓝的天际。

一艘孤独的帆船,渐渐消失在碧绿的江面上,只能看见“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的“天际流”指流向天边。

诗人只看见那滚滚的长江水,向天际奔流而去。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笔者观点】

753年,李白在扬州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做了龙标县尉。

李白十分心疼,于是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扬州寄给王昌龄,来安抚失意的老友。

这里的“左迁”指降职,在唐代是以左为尊,但在唐朝官场把“左迁”作为贬官的代称。“龙标”在现在的湖南一代。

诗人说“杨花落尽子规啼”这里的“杨花”指柳絮,“子规”指杜鹃鸟,传说杜鹃鸟的声音哀婉凄切。

王昌龄在柳絮落尽,杜鹃鸟哀鸣之时,被贬官了,那么,被贬之地“龙标”是什么地方?

诗人说“闻道龙标过五溪”,这里的“五溪”指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诗人听说王昌龄因为小事,得罪了人,被贬官去龙标,龙标是一个远荒之地,道路艰难,要路过五溪,想到此,诗人心里很悲痛。

最后,诗人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与王昌龄相隔两地,难以相见,我只能把一片愁思,寄给“明月”,希望明月能代替我,陪你去夜郎。

这里的“夜郎”指夜郎县,唐朝时,在现在的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置的夜郎县。

3、月下独酌·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笔者观点】

744年,李白客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孤独,寂寞无处排解,只能一个人在月下独酌。

诗人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里的“花间”指花下,“无相亲”指没有亲近的人。

诗人在花丛里,摆了一壶酒,一个人独自畅饮,身边没有亲朋好友,这酒喝得十分清冷。

诗人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举着酒杯,邀请天边的明月,地上的影子,一起小酌一杯,如此三人举杯共饮,原本清冷的画面,瞬间热闹起来。

诗人接下来,又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花”和“影子”终究是无情物,既不能对饮,也不能抒怀。

明月更不能理解我开怀畅饮的快乐,影子也只能默默的跟随我左右。

虽然“明月”与“影子”都不是最佳的酒友,可那又如何呢?诗人说“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这里的“及春”指趁着春光明媚的时候。

我也要趁着明月与影子的陪伴,在这春宵一刻,及时行乐。

诗人是如何及时行乐的呢?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里的“月徘徊”明月随着我来回飘动,“影零乱”指起舞时,诗人的身影纷乱。

我一边举着酒杯,一边吟诵诗篇,高兴之余,还跳起来舞,我抬头一看,这天上的月亮,也徘徊在我左右,我低头一看,影子也随着我翩翩起舞。

酒过三巡,我从醉梦中醒来,月亮已经西沉,影子也不见了,三个人的小酒宴结束了。

诗人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酒醒后,月亮和影子各奔东西,不见了踪影。

最后,诗人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向“明月”和“影子”发出了邀请。

这里的“无情游”指月亮与影子都是无情物,与李白结交为朋友,故称“无情游”。

这里的“邈”指遥远。“云汉”指云河,这里指仙境。

我愿意与月亮,影子结下一段没有情伤的友谊,我们一起相约在这飘渺的银河边。

4、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笔者观点】

公元725年,李白去金陵游玩途中,初次登上了庐山,诗人遥望瀑布,只见飞流从云端而下,好像一条银河,雄奇壮观。

这首《望庐山瀑布》就是李白的一首游记,通过夸张和想象,把瀑布写到极致,浅显生动,又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大唐山河的无比热爱。

诗人说“日照香炉生紫烟”这里的“香炉”指香炉峰,在庐山的西北面,长得又尖又圆,像一座香炉,故称“香炉峰”。

这里的“紫烟”指阳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阳光透过香炉峰的云雾,远远望去,好像香炉峰生出了一股紫色的烟云。

诗人用一个“生”字,把烟云袅袅升起的景象写活了,一个雄奇瑰丽的背景,踏步而来!

诗人再往前走去,便是“遥看瀑布挂前川”这里的“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一种白色的娟帕),挂在河流的前面。

一个“挂”字,化动为静,说明诗人与瀑布还有一段距离,这是诗人远望之景。

再走近一些,诗人不禁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九天”指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

高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的瀑布,好像有好几千丈,让人不禁怀疑,那是从银河,落入人间的天水。

5、送友人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笔者观点】

747年,诗人在金陵送别一位老朋友,诗人以诗情画意的诗风,来表达对友人的离愁别绪。

诗人说“青山郭外斜,白水绕东城”,这里的“郭”指古代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这里的“白水”指清澈的水。

城外的青山横卧在城墙的北面,一条清澈见底的江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我已经把故人送到了城外,可我还有很多告别的话,想对故人说,一直不愿分离。

但我明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能在这里告别了。

诗人说“此地一别,孤蓬万里征”这里的“孤蓬”指一种植物,干枯以后,遇到风,就会随风而去,故称“飞蓬”,后来文人用“孤蓬”形容远行的朋友。

再见了,我亲爱的朋友,你就像一朵随风飘零的“飞蓬”,到遥远之地,虽然我舍不得,但也只能说再见了。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里的“浮云游子意”是一个典故,出自曹丕的《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后世之人以浮云漂浮不定,来比喻游子的漂泊他乡。

这天上的浮云,像游子一样漂浮不定,太阳一点点落下,似乎也生出了对故人的情意。

天色已晚,黄昏已至,只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故人只能挥挥手,离别而去,故人的马儿,萧萧长鸣,似乎也不忍心离去。

6、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笔者观点】

公元725年,李白离开巴蜀,前往江东,途径天门山,看到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游记。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望,好像设了一道天门,故称“天门山”。

诗人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里的“楚江”指长江,“至此”指东流的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转向北流。

诗人乘着大船,一路上碧水青山,白帆红日,风光宜人。

诗人远眺天门山,这天门上的两座大山,好像本来就是一体,只是这东流的楚江冲破了天门山的阻隔,好像一把巨大的斧头,把天门山劈出一道雄奇的山峰,从此有了楚江水。

这碧绿的江水,滚滚而来,又回旋流向了北方。

最后,诗人说“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这里的“日边来”指孤舟从远处而来,远远望去,好像来自日边。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难分上下,一只小船从西边落日之处,悠悠地驶来。

2 阅读:188
评论列表
  • 2024-05-23 11:49

    小满》 小满节立新, 风吹穗麦沉。 乡间田头上, 人不往来频。 一岁口粮记, 农家多余存。 丁壮入城市, 做工才挣银。

墨尘染公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