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整治6174个排污口贴上“身份证”邀市民齐监督

青岛信网 2024-06-26 08:35:53

原标题:排污口有了“身份证” 海湾变得更干净

青岛的海岸线如同一条旖旎的彩带,风情万种的海湾为其勾勒出绮丽的曲线。海洋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入海排污口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节点,强化入海排污口监管就是抓住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牛鼻子”。为让905.2公里海岸线上的49个海湾更加美丽,我市完成了6174个入海排污口的整治,在此过程中还建立多重长效工作机制,守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创新采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在排污口设置二维码,方便市民及时了解其用途,也便于及时扫码反映问题。

扫码就能知晓排污口信息

“扫一扫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可以清楚地了解排污口分布的编码、经纬度、排水去向、排放标准、责任及监管主体、监督电话等信息。”在崂山区一处入海排污口前,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崂山大队四中队负责人叶庆春这样说道。

树立标识牌,是加强入海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促进海洋水质持续改善的一项具体措施。整治过程中,崂山为进一步核实排污口情况,摸清底数,将全区297个排污口按用途分为水产养殖、农业农村生活污水、城镇生活、渔港码头、城镇雨洪及其他共6类排污口,实施分类整治。对非入海排污口、无排口、已拆除废弃排口、已废弃不再复用排口、整治后不具备出流条件排口等不纳入排污口管理,不断完善“一口一档”,动态更新入海排污口管理台账。崂山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实行每月调度通报,对工作拖沓,履职不力,逾期未完成规定任务的,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追责问责等措施。

建立小程序邀市民齐监督

为加强入海排污口管理,崂山区在重点排污口设置二维码标识牌,建立入海排污口小程序管理系统,用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反馈入海排污口现状情况,便于处理异常情况,做到公开信息,公众参与,共同维护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崂山区在全市各区市中率先完成标志牌设置,得到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肯定,并建议其他区市参照这一做法实施。

6174个排污口完成整治

早在2007年,青岛海湾就已被世界最美海湾组织认定为“世界最美海湾”之一,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最美海湾”。“湾美”青岛,拥有905.2公里的海岸线、49个海湾、120个海岛和少有的山海城交融的城市风光。

经过努力,全市6174个入海排污口完成整治,从源头治理陆源污染入海。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水质优良(一类、二类)面积比例达到99.3%,海洋生态环境保持稳定,一个“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靓丽画卷正在徐徐展现。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