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留下三大发明,其中1件造福后人2000年,至今我们还在食用!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6-26 08:36:27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世人皆知,《三国演义》在罗贯中的笔下成为了诸葛亮的独舞舞台。

他精通天象地理,计算万里决胜于千里之外,被誉为神机妙算的天才。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如此神奇,但他仍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和书法家,被誉为“全才”。

更为人所惊叹的是,他还是一位发明家,一生创造了三项伟大的发明,其中一项至今仍在为人类带来福利。

一、诸葛连弩:蜀汉士兵的利器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时期,蜀汉政权的实力相对较弱,其疆域面积远不及东吴和曹魏,且地理环境亦无明显优势。

曹操雄踞北方,其领地涵盖了整个华北地区,东吴则握有富有繁华的江南地域,蜀汉却资源匮乏,捉襟见肘。

事实上,人口数量方面,蜀汉同样处于劣势,兵力规模无法与另外两大政治实体相媲美,因此,为了弥补这些不足,诸葛亮不得不致力于提升蜀汉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

在战争中,军队的数量固然重要,但武器装备的优劣同样不可忽视。

诸葛亮深知此理,于是不断改良蜀汉军队的武器装备,以期提升整体战斗力。在此过程中,他对刀、剑、斧等传统兵器进行了创新改造,尤其是他所发明的连弩,更是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诸葛连弩”。

那么,这种连弩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以至于备受后人推崇呢?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将其命名为“元戎弩”,采用铁质箭矢,使得这款新型连弩的射程大幅增加。

另外,为了增强连弩的杀伤力,诸葛亮还优化了箭矢的长度,使其仅为八寸,同时还能实现十支箭矢的连续发射。这样的设计无疑极大地提升了蜀汉士兵的战斗能力。

据史料记载,在同一时期,曹魏军队使用的连弩最多只能达到五箭齐发的效果,而蜀汉军队的连弩却能够实现翻倍的射击效率。

魏明帝曾在诗歌中感叹道:“一发连四五”,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诸葛亮的这项发明已经超越了其他国家的技术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箭矢的长度通常在两尺以上,大部分在两尺至四尺之间。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箭矢的长度逐渐缩短到了一尺八寸,尽管如此,诸葛亮发明的八寸箭矢仍然具有无可匹敌的优越性。

总的来说,诸葛亮所发明的连弩堪称最佳长度,它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箭矢的威力,避免因长度或重量等因素影响箭矢的杀伤力。

后世对于诸葛亮的连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许多人都试图仿制这位智者的杰作,但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未能复制出蜀汉时期的连弩。

二、馒头原名“瞒头”

馒头古名为“瞒头”,乃“蛮头”之谐音,察看至此,阁下心中定有所悟矣?确实无误,此为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之中,“七擒七纵孟获”一事之联想。

诸葛亮为实现先帝刘备遗志,在六出祁山之际,已进行了诸多周密筹备,其中便包含了平定南蛮之举,以期消除后顾之忧。

据史书记载,当诸葛亮率领大军战胜孟获,凯旋归朝之际,行至泸水之处,突然天色骤变,河水翻腾,大军难以渡过,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有人提出这是河神震怒,应以鲜血祭祀以平息河神愤怒,因此军中有将领主张处决南蛮俘虏,砍下其首级,投于河中!

而诸葛亮坚决反对这种残忍手段,然而当时局势严峻,人心惶恐不安,为防止军队发生哗变,诸葛亮灵机一动,采用面粉制成人头形状,内填肉馅,以此替代南蛮俘虏的头颅,并为之取名为“瞒头”,寓意欺骗河神,令人惊奇的是,“瞒头”投入泸水之后,天气转晴,河水平静,大军得以顺利渡河。

“瞒头”便是最初的馒头,自唐代起,“瞒头”逐渐缩小体积,名称亦改为“馒头”,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食品之一。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发明皆具有时效性,随着时光流转,往往会被更为先进的发明所取代,然而诸葛亮的这三大发明却至今仍存于世间,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生命力之长久实属罕见,

对于一位发明家而言,无疑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一项发明正是一位发明家生命的延续!

在这三大发明之中,馒头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显著,堪称造福后世长达两千余年,如今的馒头已然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试问天下之人,又有几人未曾品尝过馒头滋味?

三,木牛流马:跨越崎岖山川

地处蜀中的地理环境异常复杂多变,高山险峻,河流幽深,对于需要经常征战的蜀汉军队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经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诸葛亮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与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这种独具匠心的运输工具,整体形态犹如牛马,底部装有两个硕大的木质车轮。

每一个零部件的尺寸均经过精确计算和精心设计,其承载力甚至超过了常规运输车辆的数倍之多。

在崎岖不平的山地环境下,木牛流马能够如履平地般稳健行驶,大幅度提升了蜀汉军队的物资运输效率。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历次北伐战争中,都曾运用这种神奇的车辆来运送粮食和军备物资,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令人惋惜的是,在诸葛亮离世之后,这项伟大的发明便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后世虽然屡次尝试进行复原,但始终无法达到当年的制造水平。

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木牛流马的设计工艺极其精密复杂,对制作材料有着极高的要求,非寻常工匠所能胜任。

此外,也有人认为,尽管木牛流马在三国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那样震撼人心,因为蜀汉终究还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粮食供应而被迫撤军。

而即便如此,木牛流马仍然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诸葛亮卓越创新精神的又一杰出代表。

四、诸葛亮的传奇

回顾诸葛亮的人生历程,我们看到他乃一位卓越的统帅与政治领袖,且兼具创新发明的才能。

无论是其独创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或是食用之物馒头,皆展现出其丰富的智慧以及深厚的人文关怀。

身处三足鼎立的混乱时局,诸葛亮懂得武力之得失,因而大力提高蜀军的装备水平,以弥补军事实力的短板。

而并未忽视仁爱之心,在祭祀仪式中巧妙规避残忍行为,创新性地发明了馒头,使其既可作为祭品,亦可充饥果腹。

这种对智慧与仁慈的完美结合,正是诸葛亮独特魅力所在,他不仅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有一颗善良的心。

结语

透过对诸葛亮创制之物的解读,可见其被后人尊崇的缘由并非只因智慧卓绝,更源于他怀揣深沉的仁爱之心。

此馍的诞生,实为诸葛亮仁爱心境的体现,与相关史籍记载相吻合,至今,云南等少数民族仍视诸葛亮如信仰般膜拜。

1 阅读:360

杨司马说历史

简介:每天解说不同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