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作死的证据,就在“榴花开处照宫闱”的典故里,可笑又可怜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6-02 12:53:46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金陵十二钗判词,都有引用典故。比如林黛玉的“咏絮才”是谢道韫故事。薛宝钗“停机德”是乐羊子妻典故。史湘云是湘妃的典故。王熙凤是武则天的典故,迎春是“中山狼”的典故等。

每个典故都一一对应伏笔,命运脉络一清二楚。

读书人循着典故理解人物,更容易清楚明白。

要说判词最特别的引经据典是贾元春的判词,上下两句引用了两个经典故事。

“榴花开处照宫闱”,讽刺贾元春不辨是非。

“虎兕相逢大梦归”,揭示贾元春尸位素餐。

两者归总,指向了贾元春之死和贾家覆灭之因。

“虎兕相逢大梦归”,典出《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教育弟子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家臣,面对季氏膨胀不轨的不臣之心,要勇于作为和担当,不能放任自流,酿成灾祸。

贾元春坏在面对贾家对皇帝的不臣不恭之心,既视而不见,又推波助澜,最终拉着贾府一起殉葬,是为“大梦归”。

但本文要讲的是另一个典故,“榴花开处照宫闱”,为什么是作者讽刺贾元春不辨是非,最终导致身死家亡之祸。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后句榴花的典故是对前句的解释。足以说明贾元春为什么会二十多岁还不明辨是非。

那么,“榴花开处照宫闱”典出哪里呢?就是五月榴花神潘淑的典故。

潘淑,三国东吴孙权皇后,先为罪臣之女入宫为婢,后得孙权宠幸晋升为夫人。

五月榴花神之说,源于潘淑生前曾有“榴环台”的典故。

据说,潘淑为夫人时,孙权常与她一同游览昭宣台。曾于醉后吐酒于玉壶中,不想竟掉出一只红宝石戒指。

潘淑命人将戒指高挂在石榴枝上,并在此地建高台,称作“环榴台”。后因“吴蜀争霸,‘环榴’谐音‘还刘’,恐有妖异之象”,遂又改名“榴环台”。

潘淑也因此被后人尊为十二花神之五月榴花神。

“榴花开处照宫闱”,便以潘淑的经历影射贾元春。

潘淑的历史名声并不好。《三国志》记载其:“性险妒容媚”。说她容貌妩媚动人却生性善妒,心态不正常,凡事都要占足上风。这点简直是贾元春的翻版。

元春明知妃嫔省亲是太上皇下旨,非皇帝本意,还同意贾府倾尽家财操办贵妃省亲,不就是其“凡事要占上风”的虚荣么?

而妒忌、小气、阴险,恰是王熙凤翻版,不也是王夫人的写照?

有其母必有其女,贾元春有限的出场表现,恰恰表现出她的这些个性格缺陷。

比如,省亲不见贾环,卷入父亲的妻妾之争,不符合她的贵妃胸怀和地位。

比如,元宵节灯谜,与贾环置气。

比如,支持王夫人,将贾宝玉从贾母身边调离,安排进全是女儿的大观园,才有后面贾宝玉脱离管束,在母亲房中公然调戏金钏置其死。

比如,以贵妃身份在清虚观打“祈求风调雨顺的平安醮”,太过僭越。

比如,支持金玉良姻,反对宝黛姻缘等等。

贾元春的这样性格,也注定她会步上潘淑的老路,死的可怜又可叹。

孙权晚年病中,潘淑一心想让儿子孙亮(吴少帝)登基。按说孙亮已是太子,等孙权死后自然继位。

潘淑只要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她就可以成为一国太后。

可此时她利令智昏,不辨是非,竟公然卷入了太子继位之争。

要知道孙权虽病却还没死。太子孙亮又尚年幼。

潘淑不管孙权缠绵病榻,没有夫妻之情。

不顾国朝安稳,插手帝位之争,没有皇后之责。

且潘淑自己也有野心。史载:(潘淑)曾"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这可是大事。

母壮子幼,孙权岂不担心自己死后潘淑干预朝政?

所以,潘淑在一天夜里突然莫名被几个宫人给缢死。孙权“大怒”,将行凶者全部杀死。于是,这桩公案便成了历史悬案。

潘淑是病死,还是被人缢死,有分歧。

潘淑是被宫人自发缢死,还是被孙权暗中派人杀死,有分歧。

不管如何,显然是潘淑不辨是非,才召来杀身之祸。

“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人长到二十多岁就要明辨是非,潘淑显然是个糊涂任性之人。也为自己的人生召来死劫,成为贾元春之谶。

贾元春的年纪比贾宝玉大十岁那样,省亲时她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正符合“二十年来辨是非”的说法。

而元春任性省亲不说,省亲当晚数次哭哭啼啼,和贾母王夫人抱怨家里送她进宫,皇宫是不见人的去处。和父亲抱怨如今富贵不如小门小户天伦之乐,怨妇一般仿佛她一辈子不嫁人守着父母才是好的……这等不合时宜的事,分明就是潘淑一样的糊涂任性不辨是非。

反观元春突然被晋升贤德妃背后的问题,她显然是不想的。

如果不是皇帝发现贾家不臣不恭,与北静王等四王八公有结党嫌疑,不得已晋升她分化之,以她无子无宠如何能够晋升?

而事出反常必有妖,元春对此却无知无觉岂不是愚蠢?

既然晋升有问题,就要韬光养晦,改弦易辙。不但自己尽心伺候,低调做人,也要敦促贾家忠顺皇帝以自保。

可贾元春如何处之?太上皇下旨省亲,贾家踊跃响应,更遭皇帝忌讳。她不说禁止贾府操办,还积极响应。为了一己虚荣同意省亲,不光掏空贾府钱财,更是让皇帝对她和贾府深恶痛绝。为日后她的死,贾府的抄家埋下苦果。

关于贾元春的死,脂砚斋批语《长生殿》伏贾元春之死,暗示贾元春与贾家就像马嵬驿之变的杨贵妃和杨家一样结局。

杨贵妃被皇帝赐缢死,潘淑被缢死,贾元春岂不也是被缢死?弓上挂着一串香橼已足够说明问题。

曹雪芹在书中伏笔极为清晰,读书人稍作功课也就一清二楚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2 阅读:244